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夏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020-07-20 0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初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初夏有很多别称,比如孟夏、首夏、早夏等。

此外,因为江南地区梅子正处于成熟期,而降雨连绵不断,所以四月得名“梅月”,雨水得名“梅雨”,这时段也称为“梅雨季节”。

初夏时节,江南梅雨连绵,岭南也进入雨期。阴雨潮湿的气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还常常让那些容易触景生情的古代文人心生伤感,而久雨放晴,成为了他们值得欣喜的瞬间。

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就在一首诗中,描写了他看见初夏久雨初晴后的喜悦心情,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公元847年,李商隐三十四岁。当时他陷入“牛李党争”,仕途发展并不顺畅。

这一年初夏,他离开京城,到桂林任职,暂时远离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中心,心情进入一个舒缓轻松的阶段。因此,他对于雨后天晴的晚景感到欣慰,写下了这首风格明快的诗。

诗中写道:幽深的官邸处于夹城俯临之下,此时春天已经过去,初夏仍就清朗。

在幽暗地方生长的小草,曾经饱受连绵雨水的浸泡,而今在夕阳的照耀下,蓬勃生长,好像是上天在怜爱这些微小的生命。经过长期多雨阴霾的日子,人们也分外珍惜这傍晚的久雨初晴。

我登上高阁,眺望远方,只见天阔地远。夕阳的余晖穿窗而过,让原本光线阴暗的房间一片光明。

天空远处,一群归巢的鸟儿正在飞翔。鸟巢干了,鸟的翅膀也干了,它们飞行起来体态格外轻盈。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初晴后,幽草蓬勃生长、人们欢欣喜悦、归鸟身姿轻盈的景象,表现了初夏的生机蓬勃。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两句诗深有寓意。“幽草”,既可以指在幽暗地方顽强生长的小草,也可以指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人们。

面对久雨初晴,作者突发奇想,是因为上天对生命力顽强的微小生命心生怜爱,才给予他们一抹温暖的夕阳。

即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这短暂的美好已足以让长久处于困境的人们感受到欣喜和希望。

让他们在未来面对更加艰难险恶的人生时,去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云开日出的一天,所以他们分外珍重这短暂的夕阳。

初夏晚晴,幽草如获新生,万物生意盎然。它是大自然的一道亮丽景色,也给人生低迷的人带来继续前行的力量。

进入初夏后,消暑开始成为文人的日常活动。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创作过一首名为《销暑》的诗,“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宋代佚名画作《柳院消暑图》,就描绘了一位文人坐在庭院窗前观景消暑的场景。

▲《柳院消暑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28.7cm×2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幅画中,一座庭院临湖而建,庭院只露出一角。一间房舍中,一位白衣文人坐在窗前,正观景远眺;一位童仆站在文人身后,手执长扇。

房舍屋顶上,瓦片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房舍前面,芭蕉枝高叶长,一棵杂树枝繁叶茂,枝叶伸向墙外。

房舍外,围墙环绕。古朴素雅的围墙上,有一扇小门。双门微开,露出墙内景色。围墙外面的小路上,一位童仆捧盒而来。小路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

再往前,两棵高大的垂柳并肩而生,柳枝如丝,袅娜多姿,茂密的枝叶为文人所在的房舍投下一片浓郁的阴凉。

庭院四周,栏杆环绕。庭院前,一片湖水宽阔淼茫,为湖边房舍送去阵阵凉风。湖中荷叶初生,表明这是初夏时节。

再远处,青山连绵,树木林立。

在这幅画中,垂柳多姿,庭院秀美,湖水如镜,青山绵延,文人高雅,童仆乖巧,再辅以明丽清新的设色,一股清爽文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画中的文人,是在借柳下阴、湖面风消暑,同时也是在大自然中获得内心平和的力量,修身养性,从而心静身凉。

初夏时节,北方晴日,槐花盛开;南方阴雨,梅子黄熟。初夏赋予广袤的大地各具特色的美丽,也促使文人留下了名垂青史的诗画篇章。

原标题:《初夏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