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百岁学者波普尔辞世,建筑联盟学院解职女院长

钱雪儿 畹町
2020-07-20 07:5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回顾一周艺术人物,在瑞士,研究现代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第一人、享誉世界的法国艺术史学家弗兰克·波普尔于7月12日辞世,享年102岁。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历史上首位女院长吉拉伯特近日遭到解职,理由是她为学院制定的五年计划被大多数成员投了不信任票,但也有声音称,她的遭遇只是学院性别歧视中的一桩。

在英国布里斯托,17世纪奴隶主雕像被推倒后,青年英国艺术家团体(YBA)成员马克·奎安用一座“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动家的雕像取而代之。在中国杭州,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吕洪仁绘画展“真予不夺”在浙江美术馆举办。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瑞士 | 法国艺术史学家弗兰克·波普尔

102岁辞世,研究现代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第一人

弗兰克·波普尔(1918-2020)

据《The Art Newspaper》等媒体报道,7月12日,研究现代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第一人、享誉世界的法国艺术史学家、艺术理论家、策展人弗兰克·波普尔(Frank Popper)在瑞士辞世,享年102岁。

波普尔在国际艺术理论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为新媒体和伦理的探讨奠定了基础(在他后期的写作中,将其称之为艺术的“虚拟化”),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对当代艺术中光和运动的早期分析影响了无数历史学家、艺术家和学者。

1918年生于捷克布拉格的波普尔早期职业与艺术并不沾边,那时候只是皇家空军的纺织品技师、无线电报员。艺术之路的转折发生在他与身为画家的妻子Hella Guth移居法国巴黎之后。波普尔获得了索邦大学的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将对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关注转变成了一篇关于动态艺术的论文。

1968年,波普尔出版著作《动态艺术的起源与发展》(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Kinetic Art),与同年出版的杰克·博纳姆(Jack Burnham)的《系统美学》(Systems Esthetics)在艺术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追溯了1860年就开始的关于印象主义与动态艺术之间关联的探究。

在波普尔后来的著作《艺术活动与参与》(Art—Action and Participation,纽约大学出版社,1975)探索了“观众参与”作为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

在著作《电子时代的艺术》(Art of the Electronic Age,Harry N. Abrams,1993)中,波普尔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艺术已经让位给了他所谓的“虚拟”艺术,这是一套通过互动使技术人性化的做法。在他看来,这个体系阐明了“我们不仅在现实本身的存在,而且在模拟现实的存在”。(整理/宗和)

英国伦敦 | 西班牙建筑师伊娃·弗兰奇·伊·吉拉伯特

因“失败表现”被解除英国建筑联盟学院院长一职

伊娃·弗兰奇·伊·吉拉伯特

据dezeen网站报道,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简称AA)学院近日解除了伊娃·弗兰奇·伊·吉拉伯特(Eva Franch i Gilabert)的院长职位,原因是她为学院制定的五年计划被80%的AA成员投了不信任票。2018年,伊娃成为AA学院历史上首位女院长。

在“不信任票”情况发生后,学院请伊娃概述她的修正计划,但结果“不尽人意”,她“未能让委员会相信”她能够胜任自己的职位。

成立于1847年的AA是英国最古老的独立建筑学院,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院校之一。其校友包括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与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等。该学院独立于英国的政府资助大学体系之外,拥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该系统让1200名职工和学生来投票表决重要决定,投票作为建议,在委员会作出决定时起到重要作用。

2018年,伊娃在学院委员会的三轮投票中胜出,成为院长。在其两年的任期中,学院首次获许颁布其学士与硕士学位。在此之前,学院课程必须经过RIBA与建筑师注册委员会的认证。

伊娃被解雇引起了建筑同僚的不满,根据教师和校友的说法,作为西班牙建筑师以及学院的首位女院长,伊娃的遭遇只是学院性别歧视中的一桩,AA校友、法证建筑创始人埃亚勒·魏兹曼表示,“这类问题已经毒害了建筑文化长达数十年,如果不能理解和面对它们的话,将为学院、乃至建筑界蒙上阴云。然而,如今AA选择抛弃了首位女院长,一个数十年难见的出众人才。”(文/钱雪儿)

英国布里斯托 | 艺术家马克·奎安

用女黑人活动家雕像取代奴隶主雕像

马克·奎安

据artnet网站报道,英国艺术家、著名的青年英国艺术家团体(YBA)成员马克·奎安(Marc Quinn)用一座“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动家的雕像取代了位于布里斯托的一座被推倒的17世纪奴隶主雕像。

新雕像描绘的是当地活动家珍·里德(Jen Reid),在奴隶主雕像倒下后,她站上空荡荡的基座,举起拳头,向“黑人权力”(Black Power)致敬。奎安的新作也被恰当地命名为《力量的涌动(珍·里德)》。里德称,她希望这能够激起一种黑人的自豪与归属感,在公共雕塑中很少会描绘或赞美黑人。

珍·里德和描绘她的雕像

奎安的雕像安装没有经过地方当局的允许。作为在公共场合直接采取反种族主义行动的一种姿态,奎安的举动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但也有人对于该决定没有咨询当地居民而感到不快,许多人认为这个空出的平台应该留给一位黑人艺术家。艺术家赫·卢克(Hew Locke)就认为,没有询问布里斯托居民的意见,这是一种自大,“比起‘黑人的命也是命’,它更多展现了雕塑家的自我。问题在于,所有关于最近这些雕像的讨论应该考虑到当地社群是否参与其中的事实。奎安这怎么做,是因为他有钱这么做。”

目前,雕像《力量的涌动》已经被当地市政官员移除。奎安表示,他并未期望雕塑永久地竖立在那里,只是认为时机成熟,应该在公共领域发起对种族主义的直接行动。“这是一个火花,希望以此引发人们对于这个议题的持续关注,”奎安说道。(文/钱雪儿)

中国杭州 | 艺术家吕洪仁

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绘画展“真予不夺”在杭州举办

吕洪仁(1927-2017)

7月16日起,新中国第一代油画艺术家吕洪仁(1927-2017)的展览“真予不夺——吕洪仁绘画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展期至8月4日。

吕洪仁,别名吕剡、海犁,浙江嵊州人。1947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师从吕霞光、关良、潘天寿、周碧初、颜文梁等名师。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留校任教,历任研究员、油画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油画系副主任、浙江美院附中校长。是新中国第一代油画艺术家。

吕洪仁先生长期从事油画教学和创作。早期作品有着较深的法国印象派痕迹,并独创“色彩堆积构图”自成一派的画风。代表作有油画作品《小街》(1960),为南昌八一纪念馆创作《欢迎铁军》(1978);《人体》(1986)刊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人体习作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瑞丽风光》(1988)由北京外联局选送去扎伊尔等国展出;《宝塔山》(1991)由日本千田俱乐部收藏;《天目金秋》(1990)参加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

吕洪仁 《舟山渔岛》1970年 浙江美术馆藏

吕洪仁 《富春江景》 2011年 浙江美术馆藏

2018年,根据生前愿望,由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一批油画作品。此次展览分为“正声雅音”“传神写照”“妙造自然”“素以为绚”四个版块,通过学术梳理,展出油画、素描、水粉、丙烯作品及文献共150件,不仅体现出吕洪仁先生的艺术风貌,同时还展现了新中国油画、素描教学的探索历程。(文/畹町)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