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昭通昭阳:搬出大山住“馨”居 “红火”日子过起来!

微昭通
2020-07-17 1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走进昭通昭阳区红路馨居,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笔直的道路干净整洁、路上的行人笑逐颜开,绿树、小草、鲜花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绘出了一幅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一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苹果园地,如今已成为了21871名“新市民”的温馨幸福家园了,5086户群众从深山搬入“馨”居,从“土坯房”住进“单元楼”、从“农民”变为“新市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进城入企上班”,从“出门办事走一天”到“家门前就办事”的便捷......易地扶贫搬迁给贫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搬迁群众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一站式”服务窗口 群众办事更方便

来到红路馨居便民服务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便民咨询服务台,前来办事的群众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便有工作人员带领他们到相应的窗口办理业务。红路馨居便民服务大厅共开设了10个便民服务窗口,分别是“就业服务站、资产运营、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广电网络、房屋维修、区供电分局、市供排水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一站式”服务窗口不仅解决了群众就医、就学、就业等问题,同时将办理业务化繁为简,为社区群众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优质的服务。

便民服务大厅的两侧是爱心超市,超市内设立着兑换奖励的物品展示柜,架子放满了各类生活物品,前来兑奖的群众们认真阅读着兑换规则,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做好操家理务和孝顺老人就能兑换奖品,孩子们看到心爱的文具,便高兴地说道:“我要多参加社区活动,把喜欢的文具抱回家!”

据悉,为营造文明、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昭阳区易迁群众服务管理中心推出了爱心超市积分制度,每位住户按照爱心超市积分手册的积分标准,做好人居环境、家庭美德、遵纪守法、配合工作即可获得相应积分,群众可到爱心超市将获得积分兑换成自己所需物品,爱心超市积分制度实行后,不仅为社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价值导向,也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在社区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红马甲”常伴随 志愿服务暖民心

龙兴梅一家,原居住在炎山镇大沱村7组,丈夫因车祸去世,只剩她和5个孩子相依为命,搬家时,因孩子不在她身边,自己身体又不太好,搬家成了她的“心头难事”,区工会和区妇联了解到龙兴梅家的实际情况后,组织了志愿者前来帮助龙兴梅家搬家,2019年12月25日,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服务队员来到大沱村7组,齐心协力帮龙兴梅搬家。搬来红路馨居新家后,志愿者们帮助安装家具,摆放物品,耐心地教她使用电梯、马桶等,教她叠被子、衣服。

来自大山包车路村14组搬迁群众付中华说:“我比较早搬到红路馨居来,志愿者也常常到家中教我妻子折叠衣裤,打理家务,打扫卫生、辅助孩子作业,我也应该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像他们一样服务群众。”

红路馨居“红马甲”志愿队对龙兴梅、付中华的帮扶事迹,只不过是在安置区服务群众的一个普通缩影,他们用真心用真情服务社区群众,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之歌,这群可爱可敬的“红马甲”已经成为了安置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标识”发挥大作用 社区管理见实效

同心社区的陶小白老人今年已80高龄了,搬来小区后,因不识字,一出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2020年1月初,社区想出妙招,在98栋楼的各楼栋单元和电梯分别贴上了苹果、香蕉、梨、梅花鹿等蔬菜、水果、动物图案,让不识字的老人、小孩看图记家门,轻松回家。如今,陶奶奶很轻松就能找到家了,她笑着说:“我现在走不丢了,回家就是望那个大骆驼就找得到了。”孙女夏娅娜说:“外出打工时总担心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现在有了贴心图案,也不会再走丢,自己也可以安心工作了。”区易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魏施静说:“刚开始群众找不到家,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对他们来说每栋房子、每个单元都是一样的,找起来相当费劲,现在通过贴心图案群众都能找到回家的路。特别是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对数字使用不习惯,不知道住几层楼,但是看图案,一看就清楚,现在对他们来说,认家门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红路馨居为易迁群众设置的贴心标识,是做好社区管理的有效举措之一,为服务好搬迁群众,红路馨居全面推行“社区党总支+片区长+楼栋长+党员+住户”的五级网格化服务体系,聚焦“维修维护服务、安全服务、人居环境服务、医疗保障服务、就业服务、邻里互助服务、特殊群体服务、志愿服务、业务办理服务、营商环境服务、综合服务、兜底托底服务”等12个方面服务,做细做实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操家理务等系列集中培训,帮助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多措并举促就业 稳定增收促脱贫

在苗家绣扶贫车间,妇女们坐在桌台前一针一线,用巧手绣织苗族服饰图案。今年60岁的苗族老人王玉珍也在车间里忙碌着,她从洒渔镇新立村搬到同源社区,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苗家绣手艺,既在车间里务工也给车间学员教授苗家绣技法,她希望苗家绣的手艺等到更好的传承。王玉珍说:“我们来到这里条件非常好,比我们老家那边条件好,我们在这里绣苗族服装,做了以后就可以拿出去销售。”

乐业才能安居,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为切实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红路馨居探索开展了以“合作社+扶贫车间”为主抓手的“产业党建”工作,成立了山尖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质企业入驻扶贫车间,让群众家门口上班。为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在安置区划定了两条街道固定摊位800余个,60%以上的摊位由搬迁群众经营,通过居民代表民主表决将农历二、五、八定为赶集日。

红路馨居通过推荐就业岗位、组织外出转移就业、就近吸纳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截止目前,昭阳区红路馨居共有劳动力11214人,已就业9952人,就业率88.75%。

卫生运动常态化 小区环境共爱护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小区人居环境,提升社区群众文明素质,红路馨居自3月以来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红路派出所、红路综合执法大队、北闸交警中队及三个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开展交通秩序、治安、消防隐患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综合执法大队队员每日对临街商铺进行清扫,利用高压枪清洗人行道、机动车道,派出洒水车辆进行日常除尘维护;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楼栋长、公益公服岗位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服务中心各站所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协警、保安、治安巡防员分区域负责清扫小区卫生环境。通过全民爱国卫生大行动的开展,红路安置点环境得到有效整治,主干道宽敞笔直、人行道、商铺门前整洁卫生。同心社区的群众雷启芬说:“卫生打扫干净好,住着也舒服,走到哪里都不灰。”

“志智”双扶激活力 携手奋进奔小康

“挪穷窝”是手段,“断穷根”才是目的。搬迁群众的思想教育是后续扶持工作有效发展和持续发力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综合素质,激发搬迁群众奋发有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昭阳区易迁服务中心为红路馨居搬迁群众创办了扶贫夜校文化素质提升培训课堂,把扶贫与扶志(智)有机结合起来,开设的扶贫夜校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有汉字、数学、常用图标解说、安全教育、生活习惯教育等,“扶贫夜校”不仅让群众学有所得,也成为树立搬迁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基地。截止目前,红路馨居扶贫夜校已培训搬迁群众180余人次。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易地扶贫搬迁

原标题:《昭通昭阳:搬出大山住“馨”居 “红火”日子过起来!》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