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大会址”日记|考完高考,这名女生来“历史现场”补党史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朱奕奕 见习记者 巩汉语
2020-07-17 20:2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7月17日,星期五,阴雨

中午十二点,大雨如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口,依旧排起长队。学生们戴着红领巾结伴而行,西装革履的银行职员衣服湿了大半,身着制服的警察站得笔直,大雨没有浇灭他们参观的热情。

2020年7月1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大厅。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巩汉语 图

10岁的小梅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到纪念馆参观学习,她左看右看,时不时让爸爸妈妈帮她拍照,童稚的声音中满是兴奋。

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雕像前,小梅当起了小讲解员。“大家好,我们可以看到左边这位大胡子先生是李大钊先生,右边这位是陈独秀先生......”小梅兴奋地介绍着,并让爸爸妈妈拍视频记录。

小梅爸爸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2020年暑期,学校建议家长们对孩子进行“四史”教育,综合考量后,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来到中共一大会址日记。

小梅妈妈说,来一大会址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关于国家和历史的印象。她不求让孩子一次能记住多少知识。在她看来,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孩子的一生当中会有很多次这样的机会,我希望让她慢慢积累。”

当天,今年参加完高考的李玮宜也来到了这里。

高考结束的李玮宜在一大会址的党旗前拍照留念  受访者供图

李玮宜说,她喜欢历史,她认为课堂上获得的历史知识有限,所以这次特地到“历史现场”看一看,“补一补党史”。

在纪念馆大厅的党旗前,一群党员举起右拳,齐声念着入党誓词,李玮宜驻足观看。

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的妈妈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妈妈熏陶,她想在大学选择历史学专业,同时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除了这些新访客,一大还迎来了四位党史教师,她们来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次数都是两位数了。

四名党校教师合影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在90后讲师叶慕林看来,一大会址纪念馆“常走常新”,这里经常配合重大节点推出临展,内容十分丰富。

她们一行四人今天走过了毛泽东故居、渔阳里,下一站是二大会址纪念馆,继续深入四史学习。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