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丨钟芸诗:钟氏手术,技惊欧美

2020-07-17 18: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逸 晔问仁医

人 物 介 绍

钟芸诗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1

吉尼斯之最

浙江农村有位老汉,因为大肠肿瘤而便血,肿瘤虽然是良性的,但足足有15厘米,且距离肛门很近,以致当地外科医生都说:“肿瘤太大,开刀只有直接将肛门切除,或者随访。”老汉不死心,在四个儿子的陪同下,慕名来到中山医院就诊。儿子们对钟芸诗说:“父亲辛苦一辈子,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希望手术创伤小一些,并且能保住他的肛门。”

钟芸诗被患者及其家属的真诚所打动,决定冒着风险,运用内镜微创的优势,为老汉剥除这个巨大肿瘤。手术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钟芸诗通过内镜,将这个15厘米的肿瘤顺利剥除,同时保住了患者的肛门,第二天老汉就能起床走路。这例内镜黏膜下剥离面积最大的结直肠肿瘤的手术也因此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认证。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是全球完成内镜手术治疗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中心。这里诞生了一系列在内镜下“挖隧道”“铲草皮”式切除肿瘤的方法。数个手术方式命名,不再是欧美专家一统天下,而由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命名。钟芸诗则被誉为中山医院内镜科技创新团队的一把“小尖刀”。他在国际上首个报告了开展双镜联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最新成果,他的手术方式被世界内镜外科医师年会命名为“钟氏手术”;由他创新的经隧道食管肿瘤切除手术和内镜下金属夹联合尼龙绳结扎修补内镜手术后巨大消化道管壁缺损技术均为国际首创,奠定了内镜手术缝合技术的基础,其成果发表在欧洲内镜杂志上,被“欧洲指南”作为标准。

成功的背后,是钟芸诗超乎常人的辛勤付出。他的工作量是别人的几倍,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他永远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的医生。近5年,钟芸诗累计完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3000余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3000余例、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300例、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100余例。

因为表现突出,钟芸诗入选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获得“银蛇奖”一等奖、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名优秀青年”等荣誉。

2千锤百炼

如今,钟芸诗名气响了,求诊病人中“高、富、帅”越来越多。高,指有许多高龄病人慕名前来诊治;富,指合并症多,病情复杂;帅,同“衰”谐音,指重症病人多了。然而,面对疑难杂症,钟芸诗从未退缩,始终以竭力治病救人为从医的准则。

有位年逾百岁的高龄患者,因持续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被送往医院急诊,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如不及时取出结石,解除梗阻,胆道系统反复感染会引起化脓性胆管炎,对于老人而言是致命的。但是这个年纪的老人心肺功能都比较差,如果行外科手术,很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面对如此棘手的患者,钟芸诗组织团队进行讨论,决定运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胆道取石。如此高龄老人,内镜下治疗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钟芸诗凭借着娴熟高超的内镜技术,仅不到30分钟,就快速准确地将导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至胆总管,顺利取净胆总管结石。

王先生食管早癌,经过多次手术,食管内疤痕组织较多,黏膜下纤维化程度严重,组织层次粘连,已经没有医生敢再为他治疗。钟芸诗接诊后认为,若不进行内镜治疗,王先生就只能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已造成各种并发症,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势必严重降低,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一招不慎就容易造成出血、穿孔。可是为了患者着想,钟芸诗在经过详尽的术前准备之后,还是为患者进行了内镜手术。果不其然,患者食管内疤痕粘连得很严重,组织层次很难分离,钟芸诗耐心地用勾刀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进行组织分离。手术耗时将近三个小时,汗水湿透了钟芸诗的手术服。他表示:“虽然手术难度大,过程很艰难,但结果令人满意,内镜微创治疗会让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香港患者刘先生因腹痛到当地医院就诊,经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处有占位,经病理检查,发现是良性病变。由于患者十二指肠乳头的肿块较大,香港医生认为无法进行内镜微创治疗,需手术切除。刘先生担心手术治疗风险太大,未接受香港医生的建议,远去英国寻求治疗。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难度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英国没有医生愿意为刘先生施行内镜治疗。刘先生最后来到中山医院找到钟芸诗。钟芸诗在与普外科医生多次讨论后,决定先尝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在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漫长内镜手术后,钟芸诗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技艺,成功地切除了刘先生十二指肠乳头处的巨大肿瘤。术后刘先生感慨道:“中国内镜医生的水平真是国际一流啊!”

3坚守初心

在临床实际中发现问题,在患者需求中努力创新,这是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创新之路,也是钟芸诗的成长之路。他在国内最早开展了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诊断和金属支架治疗,使患者避免了急诊手术和结肠造瘘之苦,完成病例1500余例,培养进修人员150余名,成果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第2完成人)。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他在国际上首创性地开展了经隧道食管肿瘤切除手术(STER),年完成STER手术100余例,是国内完成STER手术数量最多的医生之一;在埃及开罗完成了非洲第一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手术(POEM)和STER手术;在我国澳门完成了该地区第一例POEM手术和STER手术。

与此同时,钟芸诗协助姚礼庆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了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工作;协助周平红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早期消化道疾病的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在国际上首创并开展了内镜下消化道全层切除术(EFR)、内镜下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和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消化道肿瘤(LCES);协助许剑民教授在国内较早系统开展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和综合治疗。

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胃镜或肠镜无非是一种痛苦的检查手段。但如今,它成了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而钟芸诗手握这把手术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做一名外科医生,曾经是钟芸诗的理想。“高级外科学”这门研究生课程改变了他的观点。课堂上,姚礼庆教授主讲“消化内镜技术在外科领域中的新进展”,这让钟芸诗在心底里坚定了做一个内镜外科医生的信念。

凭借着出色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实习评价和起得早、能吃苦的品性,钟芸诗被姚礼庆收入门下。他没有安于做一名内镜匠,每天做完内镜,感觉很累,不思考,没有创新,而是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内镜医生,无论在外科手术中发现什么问题,或是在内镜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比别人多留一个心眼——为什么?怎么发生的?如何处理?……

如今,钟芸诗培训了包括美国梅奥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有关人员在内的欧美专家30余名;获邀参加美国消化病周、欧洲消化病周、世界微创外科大会、世界食管疾病大会,把创新的技术展示在欧洲、北美等国际内镜顶级大会上。这位40岁的兼有外科技术的内镜医生,坚守了从医的初心,也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采访/张逸 编辑/燕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