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鹏举丨让时间沉淀进去,平实自然地生长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内蒙古工业大学 教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张鹏举
“我在自己生长的地方设计建筑,个人觉得是一件很有满足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多看到世界的广大,我越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丰富。”
-
从学建筑谈起
全部建筑作品都在这个地域
我小时候是能够不断看到村里邻居家盖房子的,也参与了自家盖房子的过程,看到木匠、泥瓦匠的工作,虽然当时对建筑没有什么认识,但现在想来,那就是我对“建造”最早的认知吧。那样的房子基于当地人居住的需要,基于祖辈习惯的建造方法,无论是需求或方法、以及材料的应用都是自然平实的。
建筑档案记录现场
考大学选建筑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在招生简章上对绘画基础有一个备注,而我恰好喜欢画画。真正开始接触建筑是上大学的时候。在那个年代,学生们考学的目标,就是上大学本身,很少会考虑择业,农村的孩子更是如此。
当时我对建筑这个专业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农村“建造”房屋的“技术”层面上,虽然是片面的,但经历的多了,发现“建造”本身的营养是丰厚的。
大部分时间在内蒙古地区内活动,项目也都分布在这个区域内,去外地出差,基本上就是做一些考察与交流活动。
我至少是没有把业务拓展到内蒙以外当作自身或者设计院未来的发展目标。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如果把建筑看作生存的话在当地就够了,如果有追求在当地也足够了。更重要的是,我在自己生长的地方设计建筑,个人觉得是一件很有满足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多看到世界的广大,我越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丰富。
内蒙古偏于中国北方,从地域上来说,与中国最前沿、最活跃的部分是有距离的。距离带来两个效应,一是疏离,缺乏深层的对话;但另一方面,距离也使得漩涡中心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减弱一些,至少没有那么容易被裹挟。我想我需要思考的,不是出不出去做项目的问题,而是如何与外界建立并保持从容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对地域的尊重,本身是一种思考方法,甚至是价值观,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
多年来,与建筑有关的工作确实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平时有90%的时间都花在建筑上,除此之外,生活和别的内容其实很少,但我觉得这种状态挺好。
-
若说建筑需要一种分类
一种是自然生长的建筑 ,一种是预设的建筑
从开始接触建筑到现在,始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感觉到思想转变的节点和清晰的界限在哪里,也并没有只干什么而不干别的类型建筑的想法。
房子,我更希望它是从场地和需求中自然而然生成的,而不是由甲方事先植入一个概念,也不是设计者事先建立一个脱离场地语言的目标。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甲方可能会有很强的主体意识,相关社会属性也会有一定的约束,这一类建筑可以称之为预设的建筑。前一类是我个人倾向的状态,也会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反之,预设的建筑作为建筑师其实能改变的有限,基本上,这一类型的项目我更倾向于作为产值任务来做。
一面是设计,一面是生存。而生存是管理者的一份责任,所以第二类项目在数量上会大很多,相当于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给创作提供条件,才能追求自然生长。但经常会面对一种中间状况:在不太自然的各种因素里进行协调和接纳。
早期,不管接到一个什么任务都会兴奋,因为知道:这样做一群人就可以有活干。现在会有所不同,由内而外自然发生的项目更能让我觉得有创作的愿望。如果不是,同时也选择做了,就当作“定件”来做,尽量去满足各方的需要。
“定件”的那部分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作为和自然相对的这部分当然也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会设有一个底线。
-
更倾向于建筑的土生土长
一种策略总是希望解决多个问题
以自然而然的设计状态,去面对自然造就的环境与场所,建筑能够在环境中生成,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经常会有“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等等。经常会把“土”当做一种资源,一方面它是文脉资源,一方面又是材料资源,从两个角度来让它进入建筑。当然,进入建筑的方式也是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最终,希望呈现的结果是建筑和项目所在的场地环境是融为一体的,是长在那里的。
罕山生态馆和游客中心(张广源摄)
比如:我们在内蒙东北部做的一个项目——罕山生态馆。那里冬季的常温是零下40度,建筑的保温节能是首先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房子和基地的地形密切结合起来,于是,申请更改了选址,把建筑靠在附近小山坡上,把大部分本来可以裸露在外的界面,埋到山体的内部去了,只有向阳的前脸露出来,不仅解决了房子的保温问题,还通过用挖山的沙土石头做材料,把房子和山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这一办法关联了多个问题,也就是说建筑师的一个设计策略,是能产生多种效应的。
罕山生态馆和游客中心(张广源摄)
多年来,早已形成了一种设计习惯:一种策略尽可能解决多个在地问题,我管它叫做在地策略的“统合多效”,解决多个在地问题的设计策略通常会让建筑更自然,更平实。
并始终认为,这种真实处理在地问题的适宜策略,是建筑地域性生成的重要前提,而策略的统合多效则更为重要,也更为关键。
每一次设计都是对当地资源挖掘的一个过程。比如:我们在草原建房会就地取土,把生土装在袋子里,然后一层一层地堆砌。这也是一种策略,挖掘建筑发生地的土资源,建成的房子当然是土的,是很直观的土生土长。
当然,许多从土里长出来的这种建筑,不一定是指土本身,更不是为土而土。它可能是一种我们对设计建筑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有时是价值观,有时是策略。
-
我们努力延续的
或许正在被使用者抛弃
当然,针对地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环境的不同特性,从不同的维度切入。内蒙古地域从东到西的风土差异很大,很难总结出内蒙古狭长地域内传统聚落的共性特征,如果说有的话,只能做非常宽泛的描述,比如说建造技艺相对粗放等。但它的多样性表现很鲜明,而且这种多样性和它接壤的中原汉地相关,表现出明显的近地域性。
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张广源摄)
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人们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使用建筑的行为心理都跟地域有关。从林区到沙漠,从农区到牧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很不一样。但是现在这些地方人的生活在慢慢趋同,当我们认为提炼出他们传统中应该有的生活习惯时,其实已经不是活的状态了,他们其实在寻求改变。
我们正在试图延续的,使用者也许正在抛弃,或者说正在寻求改变。我们需要从别人的改变中,去探求到底建筑能帮助他们实现什么。这触及人的思考,需要建筑师跟使用者建立联系。
九龙湾游客中心(窦俞钧摄)
所以,我们经常是以开放的状态来看待这件事,按照一个现代人对于居所的需求来看待,按照他们当下的生活生产状态,给他做适宜的房子。而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接纳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
自然中生长建筑
城市中生产建筑
内蒙古也有呼和浩特、包头这样的城市,但我还是更喜欢在自然环境当中做设计,不管是沙漠还是森林,农区还是牧区。在这样的地方做设计,更容易让建筑自然发生。因为这样的房子规模相对小,介入的人相对比也少,所以建筑师之外的意志施加上去的成分就比较少。但这不意味着让自我的东西放进去更多,重要的是有了引导建筑自然生长的机会。
临河岩画博物馆(张广源摄)
通常这样的房子不像城市当中的房子,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节奏完成。这样的房子可以拉长节奏,也就是说可以让它慢慢地长。
先是在心里有一个构想,不急于在某一天必须要完成它,当觉得还不够好的时候,先把它放到一边,远离它,什么时候当你又回来了,突然发现这房子可以以某种方式生长出来。
临河岩画博物馆(张广源摄)
现在城市中的很多建筑都是被生产出来的,是经济追求催生出的“产品”,而不是生长出来的。我们被建筑产品包裹着,卷进了一个无感的时代。我们只有给建筑生长的机会,将人的思想,场地的诉求表现出来才可能有一种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实际上有一个词叫适宜,如果土的办法是适宜的,那就用土的办法;如果新技术是适宜的,那就用新技术的办法。它来自于对功能的适宜、空间的适宜、建构的适宜、经济条件的适宜等等的考量。
九龙湾游客中心(张广源摄)
可能未来的建筑发展需要进入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都太着急了,这种相对缓慢的“自然而然”,可以让时间沉淀进去。
本文图片由张鹏举老师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