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文宏: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应具有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自SARS之后,上海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经过H1N1、H7N9禽流感防控等多次实践,以及国内外卫生应急工作交流,卫生应急的理念、知识等也不断更新,已到了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阶段。”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
7月12日,“第十五届医院管理高级论坛”在上海召开,该论坛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等主办,已坚持15年。本届主题为“疫后谈医,灾后论防”。
邬惊雷在此次会议中表示,从实践来看,特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倚重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已成为其重要功能组成部分,成为国际社会判断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依据。
“本次疫情发病情况远超预估,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直接对医疗资源使用及防控措施的选择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行建设,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邬惊雷进一步指出,今后的主要举措是加快建设58个医疗服务圈,提升区域医疗中心诊疗能力,抬高全市医疗服务基础水平;设置117个发热门诊,配置CT等设备,提升发现病患能力;设置200个发热哨点门诊,筑牢发热诊疗服务网络网底。
围绕将上海建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目标,邬惊雷表示,上海正在着力提升硬件设施、学科人才队伍、科研攻关、公卫应急信息化、舆情应对和引导多方面能力,一是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纳入城市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之中,不再是卫生单打独斗;二是借助各方力量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产学研工作;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主干-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四是加强有效的国内外合作交流和舆情应对能力。
“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重启生活,没有必要过度的焦虑,并应具有与病毒共存的智慧和准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疫情的延续就意味着给医院发展带来深刻的思考,要不断壮大感染科、传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诸多学科建设,有一支技术过硬、团结谦虚的团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能共同挑战疫情,同时需要有一个强大公共卫生预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对病毒全基因组的测序、治疗方法的应用、临床药物的使用等。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畅谈了“上海堡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一步规划及建议。
他认为,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应具备三大功能:一是区域范围内病例应急救治,在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大规模灾害事件发生后,提供紧急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城市安全;二是快速确认、鉴定病原体,为临床救治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新发病原体可能导致的疫情提供早期预警;三是研发、创新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尤其是研究和储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的技术。
卢洪洲认为,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堡垒,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继续密切开展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才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抵御百年一遇的传染病大流行。
瑞金医院副院长、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陈尔真则提及了援鄂经历。
“在这次武汉保卫战中,国家共派出344支医疗队赴鄂支援,共42322人,其中上海医疗队1649名医务人员。4月日8武汉解封,4月26日患者清零。上海援驰武汉医疗队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陈尔真表示,首先是医护人员零感染,三批临床医疗队共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共422例,总治愈率85.1%,共制定医疗、护理、院感制度40余项,同时病理医疗队共完成19例病理解剖,明确发病机制。
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马昕则表示,方舱医院的模式创新和管理给他带来了诸多思考。
他坦言,一是公共建筑要预规划,即城市建筑进行临时医院改造时,要预先进行可能性排摸,制定快速改建预案;新建建筑时,感控、应急专家应参与设计等;二是应急物资要预储备;三是应急物资要“平战结合”,既能满足日常临床使用需求,也要考虑便携、轻便,能够快速打包;四是多团队要协调演练,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需多学科、多单位、跨部门需配合,完善协调合作机制,联合培训和联合实战演练。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刘华在会议中指出,中医技术在雷神山医院救治患者中起到的作用。
“本次上海派出援鄂中医医护人员共252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派出3批次总共227人。在救治过程中,注重中西结合,一人一策,精准施策,负压病房24小时医护值守,病人第一时间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消除了因较长隔离产生的恐惧等心理问题。总共收治201人,中医药治疗率100%,成为收治最多的病区之一、抗生素使用率最低,192名出院病人,纯中医治疗率66.7%,没有一例加重,复阳,零死亡、零感染。”
刘华坦言,早期在认识、沟通和了解方面,中医的参与率和作用发挥不足,应当充分发挥中医作用,取长补短,而中医应对疫情的人才队伍十分薄弱,缺乏中医药防疫物资的储备,今后应具有科学、正确的宣传导向。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希望,未来能有一个有效、敏感、科学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预警体系,也希望这一体系是一个法律的体系,是一个自动启动的体系,是一个更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的体系。“公共卫生问题一定要被高度重视,任重道远,但这一定是方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