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忆、观看与沉思 | 思南经典诵读会线上版

2020-07-16 1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诗歌是崇高的道路,带我们到最远的地方。”

作为我们时代最具天赋的诗人之一,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被哈罗德·布鲁姆称为“难以穷尽的诗人和作家”。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他都能以明晰的智慧和简洁的风格进行创作。他作品中略带讽刺的幽默,些微的怀疑,以及对历史黑暗面的书写为其在国际上赢得了一批忠实拥趸。

《无形之手》是扎加耶夫斯基2011年的诗集。除了延续他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比起更年轻时的作品明显多了一些回忆和往事的成分,因而更显个人化与深度。在这本集子里,扎加耶夫斯基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平静、温和,却多了一些伤感、疲倦的基调。有几首诗是他对童年、家庭、早年生活的回忆,朴素的文字里饱含了深情与敬意。

《无形之手》&《永恒的敌人》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著 | 李以亮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一頁folio

2020-6

而在《永恒的敌人》中,扎加耶夫斯基怀着某种自我意识重新审视了同胞切斯瓦夫·米沃什的抒情、他描绘的“二战”前的波兰,以及米沃什式的悲悯、信仰与怀疑的混合。

这部诗集再次探索了那些曾经定义他诗人生涯的主题——对地域、语言和历史的动人沉思。扎加耶夫斯基在此向相熟的朋友或在书本中相识的作家们致意——米沃什、塞巴尔德、布罗茨基和布莱克……这些诗歌与刻画家庭成员和挚爱之人的作品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展现出博大的同情与关怀。《永恒的敌人》是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一次明亮的交汇。

本周五晚,我们请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汉语译者李以亮,带领读者细读他的作品。同时,我们将向读者开放名额,请他们也参与诵读和分享。

记忆·观看·沉思

思南经典诵读会第111期

时间

2020年7月17日(周五)

20:00—21:30

地点

思南书局·诗歌店微信读者群

嘉宾

李以亮

活动流程

20:00-20:30

嘉宾导读与分享

20:30-21:30

读者诵读+嘉宾解读、答疑

作者简介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1945-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波兰“新浪潮”诗歌的代表诗人和主要理论阐述者。主要著作有诗集《无止境》、随笔集《另一种美》《捍卫热情》等。曾获特朗斯特罗姆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格里芬诗歌奖终身成就奖、阿斯图里亚斯公主文学奖等多项权威大奖。

嘉宾简介

李以亮,诗人、译者。著有个人诗集《逆行》,译有《希克梅特诗选》《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捍卫热情》《另一种美》《两座城市》《猎人的一年》等。曾获宇龙诗歌奖、《诗探索》诗歌翻译奖、《西部》翻译奖等。

参与方式

1.扫码注册零门槛会员,加入世纪朵云club。

扫码注册“世纪朵云”零门槛会员

2.扫码添加活动助手微信,发送会员注册成功截图以及“无形之手”,等待拉入活动群。

3.想要参与诵读分享的读者,长按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信息。

如无法在微信中打开,请在浏览器打开网址报名: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9554034862814

扫码报名分享环节

报名成功者选择嘉宾推荐篇目中的一篇或从书中自选篇目,活动时以文字/图片/语音的方式在群里作简要分享。每个人的分享+讨论时间为5-8分钟,由主持人控制秩序并提醒下一个分享者出场。

赠品福利

你如何理解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诗?

在文末留言,将有机会获得“一頁”提供的

《无形之手》《永恒的敌人》赠书一套

+周边帆布包一份(可选款式)

活动中参与诵读分享或提问讨论的读者

也将有机会获得赠品

获赠读者可到思南书局·诗歌店自取

或选择邮寄送达(自付邮费)

选读篇目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诗

李以亮 译

1.家谱

我永远不会懂得

那些过时的人物,

——和我们一样

却又完全不同。

我的想象致力于解开

他们存在的秘密,

等不及记忆的

秘密档案开放。

我看见他们在狭窄的教室里,

在哈布斯堡不悦的帝国

外省小镇里。

白杨歇斯底里

在窗外抽动,

当雨和雪口授着

它们的正字法。

他们无助地攥住一截

无用的粉笔,在拳心里,

在沾染黑墨水的手指里。

他们向吵闹、饥饿的孩子

艰难地揭示世界的神秘,

孩子们却只顾成长和尖叫。

我做校长的先祖们努力

平息了一片汹涌的海洋,

正如那从波浪上

站起的疯狂艺术家

紧紧抓住他虚弱的指挥棒。

我想象他们筋疲力尽的

空虚,空洞的时刻,

透过它们我窥见

先祖们生命的核心。

而我想到在我

也从事教职时,

他们注视着我,

修改我的抱怨,

纠正我的错误,

以逝者那平静的确信。

2.在一间小小的公寓

我问父亲,“你整天都在

做什么?”“我回忆。”

那是在格利维采一间满是灰尘的小公寓房,

苏联式样的、低矮的街区

他们说所有城市都应看起来像营房,

狭窄的房间便于战胜阴谋诡计,

墙上一只老式壁钟走着,不知疲倦。

他每天重温三九年和煦的九月,它呼啸而过的炸弹,

利沃夫的修士花园,闪亮的

枫树、白蜡树的绿叶和小鸟,

德涅斯特河上的小舟,柳枝的香气和潮湿的沙地,

一个炎热的日子你遇见的一个学习法律的女子,

乘货车去西部的旅行,最后的边界,

六八年学生们为感谢你的帮助

送来的两百朵玫瑰,

其他一些我从不清楚的小插曲,

没有成为我妈妈的一个姑娘的吻,

童年的恐惧和甜鹅莓,在我诞生前

平静的混沌里所有的形象。

你的记忆活跃于那安静的公寓房——在沉默中,

有条不紊,你致力于瞬间恢复

你的痛苦的世纪。

3.海

在巨砾间微微闪光,在正午呈现深蓝,

西风召唤时显露凶兆,

却在夜晚安静下来,一心想着自我修正。

不知疲倦地,在小海湾中,指挥着

无数横行的蟹群,

仿佛布匿战争①时混身湿透的老兵。

午夜的缉私艇从港口出发:一道

强烈的灯光切割着黑暗,

引擎震动。

在西西里,靠近切法卢的海滩上,我们看见

无数垃圾堆,箱子,避孕套,

纸板盒,一个写着“安东尼奥”的褪色的牌子。

爱着大地,永远被岸吸引,

送来一个浪又个一浪——每一个

都力竭而亡,如一位希腊信使。

拂晓时只能听到悄悄话,

卵石抛于沙上的喃喃低语,

(甚至在渔镇的小广场上都能感到)。

地中海,神祗曾游于其间,

还有阴冷的波罗的海,我曾游进它,

一条二十一岁的鳗鱼,精瘦,颤抖。

爱着大地,进入它的城市,在斯德哥尔摩,

在威尼斯,听着游客大笑、喋喋不休

在回到它黑暗、固定的源头之前。

还有你的大西洋,忙着建造白色的水丘,

以及害羞的太平洋,藏在它的深度中。

翅膀轻盈的海鸥。

最后的航船,白帆

横渡,随巨浪翻滚。

谨慎的渔猎者驾控着纤长的独木舟。

太阳升起在巨大的沉寂里。

灰暗的波罗的海。

北冰洋,无声,

伊奥尼亚海,世界的源头和终止之地。

————

译注:①布匿战争,公元前3-前2世纪间在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而进行的三次战争。

4.平凡的生活

给克莱尔·卡瓦纳①

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

我从丢在一只长椅上

揉皱的报纸上读到。

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

哲学家这样告诉我。

生活,寻常的日子和忧虑,

音乐会,交谈,

城市郊外的散步,

好消息,坏消息——

目标和思想

却未得完成,

如粗糙的草稿。

房子和树

欲求更多的事物,

在夏天,绿草地

覆盖了这颗多火山的星球

如一件外套被抛到海面。

黑暗的电影院渴望光芒。

森林狂热地呼吸,

云团轻柔地歌唱,

一只金色黄鹂祈求着雨水。

平凡的生活欲求着。

————

译注:①扎加耶夫斯基诗歌的主要英译者,美国西北大学斯拉夫语学者。

5.咖啡馆

柏林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这家咖啡馆有着一个法国作家的

名字。我坐下阅读《在火山下》①,

热情已不似当初。有待治愈的时间,

我想。或许我只是一个庸人。

墨西哥是遥远的,它的星辰

并不为我照耀。逝者的白日缓缓而进。

充满隐喻和光的假日。死亡扮演了主角。

邻桌的几个人,各自不同的命运。

谨慎,悲伤,常识。领事,伊冯娜。

天在下雨。我感到一丝快乐。有人进来,

有人离去,有人终于发现了

永动机。

我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一个孤独的国家。

没有什么发生,大炮在睡觉。

音乐不偏向任何人,扬声器舒缓

播放流行曲,慵懒地重复着:许多大事将要

来临。

无人知道该做什么,去哪里,为什么。

我想着你,我们的亲密,秋天

来临时你头发的香味。

一架飞机从机场起飞

仿佛热情的小学生听到了

老校长的吩咐。

苏联宇航员宣称他们没有发现

外太空的神,但他们真的寻找过吗?

——

译注:①英国作家马尔科姆·劳瑞的著名小说。

6.不可能

芝加哥,黑石街5414号

试着写作,是如此艰难,无论

在家里,在穿越大海与黑色森林的

飞机上,在夜的寂静中。

永远从头开始,全速

接近,十五分钟后

放弃,不甘心地缴械。

我希望你至少可以听见,

——因为,如你所知,精于理论的人总在

提醒我们,我们往往错过了

要点,遗漏了

更为深刻的意义,我们读着

错误的书,唉,

得出错误的结论。

他们说:诗是根本不可能的,

诗像一间大厅,人们的脸

模糊在聚光灯的金色迷雾中,愤怒的人群

发出激烈的喧哗淹没了

个人毫无戒备的声音。

然后呢?巧言迅速腐烂,

而平常话语没有力量。

所有证据都在表明,静默

只需不多的信徒。

有时我羡慕死去的诗人,

他们不再有“坏日子”,他们不识

“怠倦”,他们不理睬“空虚”,

“修辞”,雨,低气压带,

他们不顾及那些“精明的评论”,

但他们一直在对我们讲话。

他们的怀疑与他们一同消失,

他们的狂喜却长存。

7.与美学无关

在八十年代,父亲

为他的朋友抄下我的诗《去利沃夫》

(他有点尴尬地把这告诉我

要晚得多),我怀疑他在思考美学,

隐喻,重音,深意,

而他爱过又失去的城市,他度过

早年岁月的城市,他的启示,他与世界的相遇

却如人质,被扣押,

他一定是带着巨大的力量去敲打

那部老旧而忠实的打字机,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那敲打的意义

我们或许能够在此基础上

至少重建一条

给过他最初狂喜的街道。

8.脸

傍晚在集市广场我看到不认识的

诸多面孔。我贪婪地看着

人们的脸:每个都不一样,

每个都说着什么,被说服过,

笑过,容忍过。

我以为城市并非建立在房屋、

广场、林荫大道、公园、宽阔的街道上,

而是在这些脸上,它们像灯一样闪亮,

像电焊工的焊灯,在夜里

用一簇簇火花,修补着钢铁。

原标题:《记忆、观看与沉思 | 思南经典诵读会线上版(预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