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兴义下足农业产业发展功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每亩豇豆的产量有2吨多,每个务工人员每天能采摘500多斤,每斤按照0.2元的工时费计算,每天至少有100多元的收入。豇豆采摘后直接就进入了我们鲁布格镇引进的食品加工厂。”鲁布格镇新土界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忠银说。
时下,兴义市鲁布格镇新土界村种植的豇豆进入收获季,田间地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该村以“工厂+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豇豆种植,推行订单种植模式,形成了以豇豆种植、管理、销售等为主的产业链,推动豇豆种植向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杨忠银介绍,豇豆丰收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让当地种植户鼓起了“钱袋子”,土豆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
治贫之本,在于产业。近年来,兴义市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始终坚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累计带动农户13.46万户40万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85户33982人),创造就业岗位1323个。
截至目前,兴义市累计发展蔬菜种植23.88万亩、食用菌0.385万亩、烤烟6.13万亩、薏仁米3.228万亩、生姜4.5152万亩;新植精品水果1.26万亩、茶叶0.513万亩、道地中药材0.279万亩、优质牧草1.55万亩;生态畜牧业实现生猪出栏11.81万头、牛出栏0.94万头、羊出栏1.18万只;生态家禽实现家禽出栏132.3万羽、禽蛋产量达0.35吨;生态渔业实现产量1690吨。
兴义市洒金街道办鼓励支持种植户发展林下经济一大早,在兴义市洒金街道洒金村雷打田组、大坪子组,笔者看到500余名村民正背着背篓在山间栽种石斛、食用菌等,现场一派繁忙,给夏日的树林增添了不少生机。
为有效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兴义市洒金街道依托辖区林地多的优势,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农业,鼓励支持种植户发展林下经济,主打菌药产业,种植竹荪、木耳、石斛等,为脱贫攻坚和群众增收开辟了一条绿色之路。
兴义市洒金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志华说:“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大龄劳动力,为解决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难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指引下,在洒金村实施1000亩的林下菌药项目来带动开发就业岗位。”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覆盖优势,有效挖掘林下菌药等产业潜力,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兴义市计划发展林下菌药产业1万亩,预计带动项目实施地和洒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万人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培训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共勾画了2万亩产业图斑145个(其中2020年106个,食用菌5200亩17个,中药材4800亩89个),兴义市福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已订购红托竹荪200万棒、灰树花200万棒、铁皮石斛15万丛、木耳130万棒。已种植林下菌药1910亩,占上半年目标任务3900亩的48.97%。
兴义市敬南镇新坪村十里坪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在兴义市敬南镇鸿鑫农业公司得到很好的体现,走进公司十里坪坝区种植基地,不仅感受到这里绿水青山的原生态自然风光,也看到了长势喜人的特色种植田园风光。“我们公司有4000余亩蔬菜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蔬菜种植面积上万亩。目前公司基地一线有80多名工人进行蔬菜收割,可满足兴义市场三分之一的需求份额。”鸿鑫农业公司总经理秦永红说。近年来,鸿鑫农业公司突出区域优势,提升规模质量,在保证城市人口蔬菜供应的同时,拓展以珠三角为核心,外销市场,实现黔货出山,带动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我家里的土地都已流转给公司,前段时间复工后就到基地来干活了,一天最低能挣80块钱。”敬南镇新坪村村民王正碧告诉笔者,她家有4亩地,按照每亩地1015元的租金,全部承包流转给了贵州鸿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从去年开始,她放弃外出打工而选择就近到基地就业,一年挣了3万多元。“现在离家近,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挣钱也不比外面少,挺满意的。”尝到了甜头的王正碧,接到公司复工通知后便第一时间赶来上班。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能全面激活群众的“造血”能力,十里坪坝区积极发展产业仅仅是兴义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兴义市围绕坝区的特色产业,唤醒了坝区发展的活力,转方式、调结构,打造农业经济增长新“高地”,从培育新主体、转变新模式、引进新技术、示范新品种着手,按照“高产、优质、特色”的工作思路,健全坝区“七率五覆盖”,提升坝区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兴义市11个坝区实现亩产值4157.5元,农业总产值达5400万元,户均增收3160元。
兴义市白碗窑镇岔米坝区截至目前,11个坝区有效灌溉率87.3%;田间道路通达度89.9%;土地流转(入股)率95.15%;入驻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新型经营主体覆盖率95.15%;完成种植10822.49亩(其中蔬菜4630.68亩、西瓜110亩、火龙果160亩、中药材327.05亩、烤烟2254.41亩、水稻3340.35亩,其余土地准备种植水稻及蔬菜,目前正在育苗中);共涉及农户6448户29376人(其中贫困户428户1476人)。
在产业扶贫载体上,兴义市发挥体制机制作用,引导企业、合作社良性联动,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大力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狠抓基层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贫困户对接产业、联结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引导新建“村社合一”合作社19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635个(其中,“村社合一”合作社143个),累计带动36528户农户实现产业发展。
兴义市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突出深化以“三变”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增强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切实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下一步,兴义市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继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搞好产销对接,切实把当地特色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品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精深加工,打造品牌,延长产业链,形成“强一产促二产带三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黔西南日报通讯员 杨雯)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漫漫 胜胜 夏夏
本期审稿:然然
值班总编:查必芳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zgqxnw@163.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原标题:《兴义下足农业产业发展功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