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众志赞歌”抗疫主题版画——《最美背影》创作回顾

2020-07-14 17: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捐赠仪式

《最美背影》在邵逸夫医院的展示效果图

2020年7月7日下午,《最美背影》作品捐赠仪式在浙江省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举行: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创作团队将抗疫主题作品——《最美背影》黑白木刻版画赠予邵逸夫医院。

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浙江省对口支援湖北荆门市抗击新冠肺炎前方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队长刘利民,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长虞洪,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副院长翁晓川、周道扬;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版画系主任、主创者于洪,以及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援鄂医务人员代表和中国美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学生创作团队参加了捐赠仪式。

据悉,创作团队为了呈现最好的展示效果,前期曾多次到邵逸夫医院选址,最后决定在下沙院区一楼门诊大厅设计搭建一组展墙,专门用来陈列《最美背影》五幅组画。

捐赠仪式在陈列作品的展墙前举行,刘利民主持开幕式,他代表邵逸夫医院感谢中国美院版画系的捐赠,并介绍了邵逸夫医院支援湖北抗击疫情活动的情况。沈浩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中国美院抗疫主题创作和“众志赞歌”展览的情况,站在社会的宏观角度,就此次抗疫主题创作讲述了艺术工作者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响应医护人员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认为《最美背影》陈列于邵逸夫医院是这件作品最好的归属。主创者于洪分享了《最美背影》创作背景及捐献的缘起,代表创作团队向战斗在一线的全体医护工作者致敬。创作团队学生代表张航介绍了团队的创作初心和创作历程。

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致辞

《最美背影》主创教师于洪致辞

《最美背影》创作团队学生代表张航讲述创作历程

缘起

5月16日,“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展览”开幕当天,浙江省援鄂医疗队队员成为展览第一批参观者。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荆门医疗队队长刘利民在现场看到这幅《最美背影》时,忍不住感动落泪,他说在那个特殊时刻,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同事们身穿防护服的背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展览开幕式上说,“他们是英雄,我们只是赞颂英雄”。对于亲赴前线奋战过的医疗战士们来说,他们无疑是最能够感受到画作背后的意义,并成为与之共情的人。作为历经两个多月日夜创作,刻下这近亿刀刻痕并印制成画的创作团队,在新闻媒体报道中看到这一幕时,内心倍受感动和鼓舞,于是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创作团队决定把这幅作品捐赠给邵逸夫医院。对邵逸夫医院来说,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纪念,一枚抗战后的勋章;对作品本身来说,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到最适合展示的场所,回到大众之中;而对创作者来说,这是一首唱给英雄的赞歌,更是创作的初心。

作品介绍

《最美背影》240 x 600cm 黑白木刻

创作感言:

(向上滑动启阅)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举国抗疫,人民群众响应国家号召,足不出户,居家隔离。而与此同时,众多的医务工作者却身先士卒,奋战在抗疫一线,成为在疫情中逆行的“最美背影”和时代画像。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渴望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回馈社会,于是我们拿起了手中的刻刀,希望能以独特的方式记录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

作品的题目是“最美背影”,表现的是平凡而伟大的医务工作者的背影,这些穿着笨重防护服背影的细节强烈震撼着我们。画面最初的立意是将真实与虚幻相结合。真实是指最大程度地保留记实摄影般的真实感。

在作品展出期间,我们看到有新闻报道: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荆门医疗队队长刘利民在我们的画前感动落泪,这使我们倍受鼓舞,说明艺术除了表现美以外,更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来源于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虚幻”是指我们将这些真实人物的“背影”从日常工作环境中抽离出来,聚拢在虚构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主角,营造一种“崇高”的舞台效果。

在技法上,我们运用了黑白木刻中的“席纹”刀法,尽可能地还原最真实的视觉效果和细节。“席纹”刀法善于表现明暗,难点在刀法的组织与统一,整幅画面由成排的三角刀刻出的细线组成,“刀痕”由亮部向暗部渐短渐疏。

整幅作品从3月12号开始到5月14日结束,用时2个月零2天。由于疫情关系,创作前期23天都是居家构稿,老师和同学通过网络反复沟通定稿,最后9个日夜回校后完成现场刻制,“席纹”的另一特点是工作量大,最后完成的作品刀数有上亿之多。

在作品刻制及布展期间,许江院长就画面及展陈方式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可以说最后的作品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中凝结着老师、学生以及整个学院的共同努力,谨以此献给所有不畏艰险、前赴后继奋战在一线的医疗战士。

——《最美背影》创作团队:

于洪 孔国桥(教师)

张航 程嘉雯 刘芷茵 袁仁盛 朱颜 徐子昂 周心语

夏添 林德伙 王康梦之 候娜 谢典 刘爽(研究生)

中国美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浙江美术馆展览现场

浙江展览馆展览现场

获得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浙江广电集团共同开展的“寻找身边的感动”系列活动十佳书画作品奖

创作回顾

在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看到医护工作者为了新冠的救治防治工作呕心沥血,手边只有一根画笔的我们,感动之余,内心也同时在思考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此时,学校发起了抗疫主题创作的动员,正好是一个契机,我们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岗位,开始了《最美背影》的创作。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15名师生历时两个月零两天,从出稿到装裱送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坚韧的过程。

构稿

2020年的3月上旬开始,三工的师生们就在网络上搜集各方面的图像和文字资料,并对木刻语言中的“席纹”刀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刀法的排布、走向,大小精确到毫米。确定基本画面布局和表现形式后,利用电脑手绘板,把照片转换成席纹木刻精稿。画作确定为五个不同角色的医务工作者背影,为了更高效地工作,研究生们分成五个小组,各由一名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位人物的绘制。

考虑到版幅较大,为了方便后期的刻制,要求稿子是一比一的比例,尽可能表现出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就是说,必须把最后要刻掉的刀数一笔一笔画出来。密集的席纹刀法运用在如此巨大的版幅上,还有电子作图和实际比例需要比对,每人负责的画面局部的笔法要求协调统一,这些问题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善,但是留给创作团队的时间并不多。从四月底到五月初,为了成稿,老师和同学们几乎不分日夜地工作。15个人的创作团队,又都因疫情各自居家创作,沟通却是极其重要的,老师同学通过钉钉会议,微信等网络工具,时刻保持着联系,最终在电脑端完成了画面的精稿。

创作手稿

教师们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居家创作

学生用平板电脑处理席纹

处理版面

5月4日,印着底稿的木板在夜幕降临之际运到了学校,三工的老师同学赶忙来到学校版画实验室检查木板,并连夜开始处理版面:打磨,上漆,再打磨...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凌晨两点结束,为第二天一早开始的刻制工作做好了准备。

处理版面

刻制

5月5日,开始正式刻版。为了方便比对,同学们把确定好的稿子打印成版面等大的画幅,贴在实验室里,铺满了一整面墙。因为这是一次集体创作,牵涉着许多分工配合的问题。刻版之前,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好了明确的分工安排,有负责地面刻制的,有负责人物刻制的。各组的小组长负责统筹一个版面的效果,还有一位专门的学生统筹负责协调整个创作画面的刀法统一,主创老师于洪在现场一起刻制并对各组的刻制随时进行调整和指导。为了更高效地工作,创作团队的工具材料,场地,餐食都有固定的同学负责,合理的分工,各司其职,才能够保证团队合作的条理性。在同学们都沉迷刻版之际,许江院长也来到了版画实验室,对这次的创作提出了非常宝贵且重要的建议。

许江院长对创作提出建议

虽然一开始准备好了很精确的稿子,但是实际刻制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时候需要根据现有效果再调整,稿子里的刀法在木板上原比例观看时不能够完全吻合结构,所以刻的过程中,需要二次修改,重新组织刀法,经常是老师和同学们头对头地伏案讨论,一丝不苟,直至得出最优方案。为此,在现场制作期,大家从早上八九点开始工作,直到深夜才离开实验室。

讨论方案

推敲、刻制版面

打墨

刻制现场

打样修版

5月10日左右,五块版面已经初步完成刻制。同学们将地面和人物的部分都分别做了打样,以观察效果。除去刻版的部分,使用不同的纸墨往往也是影响画面的效果的重要因素。打样的同时,我们还分别试用了多种不同的纸张和油墨,来帮助选择最适合画面效果的搭配。

印制

5月12日左右,准备好纸张,油墨,马莲等工具,开始正式的印制工作。印制是版画创作中十分关键的一步。由于版面较大,无法使用机器压印。只能够靠人力手工磨印。印制一张画面需要五六个同学同时配合,花费3小时之久。在试印第一张画面时,就出现了墨量过多,版面不匀,炸墨等状况。进行几轮的试印之后,版面,纸张以及印画的人,终于得到了磨合。开始印制正式的作品,印制也越来越顺利。

师生合力印画

5月13日,第一套完整的《最美背影》终于完成,并在实验室悬挂晾干,5月14日,在许江院长对作品的陈展方式提出了宝贵意见后,立即送去拓裱装框,并于当晚9时送抵展厅。可以说,最后的作品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中凝结着老师,学生以及整个学院的共同努力。

作品在实验室悬挂晾干

题签

全部印制完成后,所有参与创作的师生按照版画题签的规范在画面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作为作品落款。

创作团队署名

写在最后

2020年的疫情给每个人带来了太多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但它终究使我们从自己的小圈子中开始放眼周遭,关注整个社会,触摸到真实世界的残酷,也在时代义举中感沐人性光辉。这两极交织的体验,滋养升华了我们创作的灵感,使得略显单薄的学究气氤氲着一种普世关怀的浑厚。无论是战斗者在画前的动情落泪,还是创作者的感念赠予,无不在消解着不同职业不同领域工作者的某种界限。当国家共同危难来临,国人势必会怀同心,存同愿,共渡难关。

疫情磨砺了每个人的心智,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我们更应思考,当以何种角色立世,承担怎样的社会担当,未来又应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end

编辑 | 刘杨 马美妮 严心格

原标题:《“众志赞歌”抗疫主题版画——《最美背影》创作回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