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实拍阳江盐场晒盐工,凌晨3点摸黑工作,有人坚持了49年
历经风雨和海浪冲刷的盐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近海滩涂,泾渭分明,像一副巨大的棋盘。有时海风轻抚,有时咸水漫灌,有时太阳暴晒……无需诉说,流传千百年的盐田和晒盐技艺,其本身就是历史的“活化石”,被人们称为沙扒最早的“工业”,至今仍在演绎着它的古老和神奇。
面对职工和产业工人的身份选择,沙扒年轻一代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未来,沙扒盐田村还有村里的盐田,将会变成遗迹供后人参观,还是会承担新的角色演绎新的历史?我们小心翼翼地与它接近,触摸这片海岸古老晒盐技艺的温润与传奇。
工人们的任务,是用盐耙把盐田里的盐颗粒像推稻谷般堆拢,再拿盐撬铲装上车,收进仓库。剩余的盐颗粒要“躲”在海水下面,继续均匀受热,不能“露头”,这时候,整滩就尤为重要。“干旱天,晒盐天。”“天热朝外跑,雨天往外冲”是千百年来近海盐民的写照。盐工在烈日下翻晒盐田,阳光越猛,越是忙碌。雨天也不能偷闲,遇上不期而至的风雨,抢收保卤更是一项大工程。
古话说,人生有三苦,晒盐、打铁、卖豆腐。盐工的饮食从来没有规律,想要吃上一口热饭都属奢侈。在盐场,女人们和男人们干一样的活,日复一日地露天作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赚的全是辛苦钱。如今,虽是已值低温清晨、寒凉深秋,然而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劳作下,盐工们仍是挥汗如雨。
千百年来,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盐田、晒盐人和晒盐技艺。有些盐工祖祖辈辈晒盐为生。“我们没有其他技术,不晒盐,还能干什么?趁还有力气,多干点。”有盐工从盐场退下来已有三个年头,还是习惯了待在盐场,生活里“除了晒盐,还是晒盐”。
“中国盐业史、煎煮五千年。”传说,在距今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炎帝就教化民众“煮海为盐”。近年,福建考古发掘出土多件煮盐工具,证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利用海水煮盐。明永乐年间,有文字记载,我国开始废锅灶、建盐田,变“煮海为盐”为“晒海为盐”,制盐工艺不断发展。
从远古“万灶青烟皆煮海”,到如今百亩银滩晒盐忙,沙扒古盐田已有至少700年的历史。阳江盐场前身创建于元朝大德四年,即公元1300年。相传,700多年前,在南海北面的沙扒岸边上,一群傍海而居的盐民,找到了一大片平整开阔的滩涂,围上十几公里的堤围,取名“双恩盐场”,开始煮盐为生。
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盐民不断改进晒盐技术,形成“制卤-旋盐-收盐-整滩”的复杂工序。首先把涨潮的海水引入蓄水塘;“一步一卡放”,然后让海水流过13个“大水幅”、3个“倾幅”,在阳光和风力的作用下,一层一层地蒸发、浓缩;最后,海水盐度达到饱和,变成卤水,在结晶池里凝结成盐。
1952年,双恩盐场收归国营,更名沙扒盐场。1966年,阳江盐场成立,沙扒是最大最早的分场。现在阳江盐场除沙扒分场外,还下设双鱼、溪头两个分场,这两个分场规模较小,总面积约220公顷,年产量不及沙扒分场的三分之一。
鼎盛时期的阳江盐场,是全省四大盐场之一,拥有800多名工人,年产盐最多达7万余吨,供应阳江、江门、开平、云浮等多个地市。一方盐田养活一方人,阳江盐场还拥有自己的化验室、气象站和学校以及职工医院,这是盐工曾经最引以为豪的事情。那时候,盐工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生活优越,在盐场做一名工人,是最体面的工作。
盐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旅游、船运、渔业和商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被延伸的产业还有餐饮、住宿和百货,小镇繁荣而富有生气。鼎盛期大概十几二十年。自1998年后,阳江盐场再也没招收新工人。现在盐场职工不足200人,真正懂得晒盐的不到百人。去年,阳江盐场计划10000吨产盐任务,仅完成两成。
举目望去,冷清的沙扒盐田、废弃的仓库、陈旧的办公楼、少数晒盐人坚守的晒盐技艺……都是岁月“活化石”。晒盐是个体力活,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没人愿意干。目前盐场的主力还是60、70后,工人们多是“盐二代”或“盐三代”,祖辈、父辈干这行,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也就习惯了,有人在盐场干了49年。
晒盐人逐渐老去,盐田逐渐转变为养殖场,多年后,阳江人或许再难吃到自产盐。永远留存着的,是阳江盐场办公楼的展柜上、橱窗里收藏陈列的旧文献、老照片、晒盐工具,闪耀着它们过去的光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