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进办学与自办高校并举,深圳高等教育走出跨越式发展之路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过去的40年里,深圳高等教育从零起步,到如今已开办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11.32万人。纵观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的探索史,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创新”。
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加快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战略部署。特别是近年来,深圳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办学与自办高校并举,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2020年7月6日,深圳大学的毕业生在合影。用“拓荒牛”精神探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时光回溯至1983年9月,此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仅3年,特区的第一所大学——深圳大学开学,迎来首届216名学生。从1983年1月决定筹办,到9月27日开学,第一批本科生到校上课,仅仅8个月时间。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拓荒牛”的精神不断创新,这种精神使深圳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也具有区别全国其他城市的独特性。作为一所应改革开放而生的大学,深圳大学始终以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为使命。建校伊始,深大就在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等,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南科大,明确赋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在招生改革、学生培养、现代大学制度探索等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深圳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在全国率先出台针对高校管理的规章——《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理事会制度,南方科技大学在国内公办高校率先探索形成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的校长负责制。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南科大率先实行 “631”(高考成绩60%、能力测试30%、高中学业成绩10%)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在全国自主招生高校中推广。
而在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上,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公办高校率先实行去编制化管理,探索建立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形成“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非升即走”的全员聘用制度,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分类聘用、考核评估、晋升制度体系,为全国传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积累了新经验。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永久校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走出“深圳路径”
世纪之交,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深化改革、迅猛发展的新阶段,深圳的高等教育同样不甘落后。然而,与国内一些一线大城市相比,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还不够雄厚,尤其需要走差别发展、重点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为了满足深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2000年,深圳开始尝试与名校创办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大学城,成为深圳追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又一创举。
从1983年创建深圳大学,到2000年引进一流名校进驻深圳办研究生教育,再到近年来积极推进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共建深圳校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从未放弃探索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近年来,深圳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办学与自办高校并举,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7年9月,首所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学并迎来首批新生。学校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致力于开展精英教育以及高水平的研究和创新活动,为中俄战略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另一所合作办学的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于2014年3月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港中大(深圳)的开办开启了深港合作办学的新篇章,也是两地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回忆,当时有意与港中大合作办学的地方有很多,之所以选择深圳,因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不仅经济上如此,教育上其实也如此。深圳年轻人多且创新意识强,这座城市的特质,让徐扬生坚定深圳是港中大在内地合作办学的不二选择。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表示,深圳具备良好的创新合作机制、开放的国际化氛围,通过充分发挥合作各方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可为国内名校新的发展搭建平台,探索高水平大学建设新模式,既可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贡献,也有利于快速增强深圳高等教育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对南科大怀有兴趣的中学生在校名石前合影。大学和城市实现“融合发展”
对于深圳而言,知名高校的不断增加、规模扩大,不仅仅意味着深圳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高校还是创新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深圳吸引创新人才、夯实创新地基、提升创新能力、完备创新链条的重要功能。
深圳的高校建设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深圳的重点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持的领域,着力培养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急需高端人才。政产学研联动发展,各高校积极与深圳各企事业单位和各区政府合建研究机构或研究生实践基地,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随着深圳高等教育取得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趋凸显,将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力量。
如今,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已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高校全职两院院士超过30名,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超过500人。2018年1月,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依托单位的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深圳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我市高校牵头建设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5个重大基础研究机构。
陈秋明表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我们更为在意和追求的是,努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将高等教育打造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名片,为深圳扛起科技体制创新的旗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智力支持、文化引领。
十八大以来的“深圳新作为”
擘画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深圳蓝图
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高教意见》),确定了我市下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为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
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建领表示,作为我市第一个针对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制定的文件,《高教意见》针对深圳城市特点,确立了我市高等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坚持现有高校和新建高校协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同步推进,统筹兼顾、分类发展、优化层次、集约建设,提升内涵水平,办出质量特色,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新高校,重点发展经济社会亟需的学科和专业。
《高教意见》在高校数量、高水平大学数量以及高水平学科数量等方面明确了目标和分步走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深圳将形成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并从提升质量、推进国际化、增强支撑能力、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张亮眼的大学增量成绩单
作为光明科学城的重点规划项目之一,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于今年投入使用,目前项目已进入建设的关键冲刺阶段。记者梳理发现,“十二五”以来,深圳大力集聚优质高教资源,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交出一张令人瞩目的“增量”成绩单:南科大、港中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工大(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先后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创造出了高等教育的又一个“深圳速度”。
近年来,深圳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坚持“扩规模”与“提质量”并重,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如今,全市现有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学生11.32万人,专任教师6999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66%。
此外,我市已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新高校。
机制创新助推高水平大学快速崛起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深圳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提升质量。近年来,深圳不断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开放多元经费筹措机制,持续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
高水平大学建设连获重要突破,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8年11月,广东公布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深圳4所高校和20个重点建设学科成功入选。其中,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进入整体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作为新面孔成功入选重点学科建设高校。4所高校成功入选是深圳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最好诠释。
如今,深圳高校寥寥,吸引力不足的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其中,深圳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四;南科大报考人数不断创新纪录,去年达到4.2万多人;港中大(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可同步招收博、硕、本科生的中外合作大学;大学城被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誉为全国大学城建设的成功范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国际国内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上综合排名迅速攀升,引发关注。
目前,深圳正努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发力建设全国高等教育高地,随着深圳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国好大学”版图正在重新绘制。
深圳高等教育简史
1983年1月,深圳市委作出筹办深圳大学的决定,成立深圳大学筹备委员会。
1983年9月27日,深圳大学开学,首届学生216人,临时校址位于解放路(原宝安县委旧址)
1984年5月31日,深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这是深圳第一所普通专科学校。
1986年6月,深圳大学首届毕业生在全国率先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推荐就业。
1988年9月,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成立。
1993年2月12日,国家教委正式下文批准暨南大学与香港中旅(集团)、中国中旅(集团)、深圳特区华侨城、广东中旅、福建中旅等5家企业合作在深圳华侨城设立暨南大学中旅学院。
1993年9月13日,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59名新生举行开学典礼。
1994年7月15日,深圳大学校董事会成立,这是深圳大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1994年9月,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准撤销深圳师范专科学校,将其并入深圳大学,成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199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深圳大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7年9月,国家教委复函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同意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8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为首的西安光机所电子学科16名科研人员调入深圳大学,组建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1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成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设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2年4月,由原深圳市工业学校、深圳市财经学校与深圳教育学院合并重组成立新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9月,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入住深圳大学城。
2005年6月,深圳大学成立了两个由“布衣教授”组成的委员会,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迈出新步伐。
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深圳大学晋升为博士授予单位,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2007年3月,在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09年11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首批国家级示范校。
2010年2月6日,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约定按合作办学模式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10年11月30日,教育部批准南方科技大学正式筹建。
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南科大,明确赋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
十八大以来深圳高等教育大事记
2014年9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开学典礼,迎来了首届313名学生。
2015年8月31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设。
2015年11月30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协议,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签约仅一个月后,中山大学·深圳即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2016年10月,首个针对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制定的文件——《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高教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我市高校数量翻一番,达到20所左右,深圳将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2017年7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正式开展本科教育。
2017年9月1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迎来首届新同学。
2018年6月12日,作为深圳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位于深圳光明的中山大学·深圳正式启动建设。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是清华大学唯一的国内异地办学机构。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
2019年9月1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标准建设好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高校,加强与境内外一流高校合作办学。
2019年11月27日,深圳技术大学举行成立大会。
2020年3月25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姚卓文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原标题:《深圳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