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羊肚菌高原试种成功,上海援青再添扶贫新项目
因受疫情影响,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研究人员2月赴青海班玛县试种羊肚菌的计划不得不推迟。羊肚菌生长期最怕高温,成菇时若赶上夏季气温升高,实验大概率会失败。
终于到了3月24日,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食用菌所副研究员陈辉、唐利华用最快时间做准备,于3月29日飞赴青海播种羊肚菌。约60天后, 陈辉和同事为羊肚菌再赴班玛,看到大棚中发出密密麻麻的羊肚菌原基(小菇蕊)时高兴极了,这意味着海拔3500米以上人工种植羊肚菌已成功大半。
7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班玛县采访发现,实验大棚中已长出成片的羊肚菌。这些时价280元每斤的鲜羊肚菌,将是上海援青又一扶贫力作。
青海果洛州班玛县实验大棚中的羊肚菌。 高宇婷 图
从东到西,2600公里外的实验大棚
自2010年7月起,根据中央安排,上海市承接对口支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工作任务,至今年7月已满十年。十年里,上海先后派出四批74名援青干部。
2019年8月,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抵达果洛,陆续与第三批上海援青干部交接工作后,便奔赴各自岗位。第四批援青干部联络组组长冯志勇是食用菌领域专家。2019年8月,刚到青海不久的冯志勇,在班玛县调研时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或许适宜种植羊肚菌。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副研究员陈辉得到这一消息后有些兴奋。陈辉介绍:“此前国内羊肚菌种植,最高海拔为3200米,而且产量不高、效果不好。3500米种植羊肚菌是个挑战,我们很感兴趣。从科研方面看,业内还没有海拔3500米以上人工成功种植羊肚菌的先例。”
班玛县位于果洛州最南部,东南部与四川相连。因纬度、海拔相对较低(北纬32度,海拔3500米以上),这里气候更为宜人。县内的玛柯河原始森林是青海面积最大的林场,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天然原始林区。班玛的野生羊肚菌在青海也小有名气。
陈辉查阅大量资料发现,近几年7月是班玛一年最热的时期,温度最高25摄氏度,偶尔会超过25摄氏度。其他气象资料也显示这里的气候或许适合种植羊肚菌,但还需实地考察。
2019年10月24日,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副研究员陈辉、唐利华从上海赶赴2600余公里外的班玛。在班玛实地调研4天得出初步结论:当地有人曾在海拔3500米以下种过羊肚菌,但效果不好;当地人在种植羊肚菌过程中技术上有不足;可以肯定在海拔3500米的班玛种植羊肚菌能够出菇,但是产量、质量仍是未知。
此行之后,陈辉和同事便开始培养羊肚菌菌种。他们初步计划冬天过后,来年3月初赴班玛播种。因为按照羊肚菌生长期计算,3月播种、6月出菇,这样可以躲过夏季高温天气,进一步保证羊肚菌这种低温菌的产量。
没想到疫情差点将实验计划打乱。“那段时间比较着急,一直在等什么时候能出上海。”陈辉回忆,终于3月24日,上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陈辉和唐利华用最快时间做好准备后再赴班玛,赶在4月初播种了羊肚菌。这一时间比原计划已晚了整整一个月。
陈辉和唐利华两人在班玛呆了近半个月,指导当地百姓将10个试种大棚挨个起垄、翻地。最麻烦的要数给大棚铺设遮阳网。因为实验大棚是上海市第一批援青干部在班玛县工作时建设的蔬菜温棚,陈辉和唐利华则要把温棚改为凉棚。
实验大棚上的遮阳网。 高宇婷 图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对羊肚菌幼菇来说是致命的,为了防晒,他们专门定制了市面上密度最大的一种六针遮阳网,保护羊肚菌幼菇。没想到进入6月班玛的气温还是高。但高原紫外线强烈又不能掀棚降温。最后发现用水管给大棚浇水是个“简单粗暴”的好方法。“总之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实验环境。”陈辉说。
除每月去一次班玛实地查看外,在上海陈辉和同事也要通过“远程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对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棚内CO2含量、空气温度、土壤湿度等数据实时监测。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副研究员张津京也是此次班玛羊肚菌栽培团队成员,她说:“羊肚菌很怕高温、对温度很敏感,我们对一个棚进行远程监控,发现即使气温达到20摄氏度,但是地温一直保持在12或13摄氏度。这说明在班玛种植羊肚菌有优势。”
一切也都在掌握之中,只看羊肚菌能否按照计划那样生长起来。
成功背后是多年的科研积淀
羊肚菌。 高宇婷 图
6月的一天,羊肚菌试种大棚的技术管理员刘全兵给在上海的陈辉发去照片。照片中似乎隐约可以看到小小的原基。但因为刘全兵的手机相机拍不太清楚,陈辉决定再去一次班玛,实地看看放心。
6月18日,当陈辉、唐利华、张津京3人,在班玛亲眼看到10个实验大棚里几乎都出了密密麻麻的原基时,“很惊喜,一下子超出预期,很兴奋。说明这次高原试种羊肚菌已成功了至少60%至70%。”陈辉说。
不出所料,又过了两周时间,大棚里一簇一簇的羊肚菌陆续冒出了头。“初步估算出菇率达20%-30%,一亩地产量约为300斤至400斤。”陈辉解释,“这样的亩产在平原地区也是中等偏上水平。”
试种成功张津京同样难掩兴奋:“我们做了相当多的技术改进。前期共选培了5个品种。这些品种在上海试种时,亩产能达到500斤至600斤,比班玛300斤、400斤的产量要高一些。但上海的种植环境更加成熟,在班玛第一次试种,这样的产量我们比较高兴的。”
张津京想着,这茬种完,能不能躲过青海最热的7月再种一茬。一年两茬,效益会更好。
第一次在海拔3500米以上种植羊肚菌即获成功,研究人员都十分开心。其实仔细了解不难发现,此次班玛试种成功背后,是几位研究人员多年来潜心研究羊肚菌种植的结果。
比如就在一年前的7月,陈辉、张津京等人曾在SCI期刊AMB Express上发表论文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potential fruiting body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Morchella importuna(《转录组比较分析揭示梯棱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潜在机制》)。这篇论文写道,实验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合成代谢为梯棱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提供了营养物质,而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子实体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数据为今后实现梯棱羊肚菌的高产稳产提供了研究资源。
一年之后,作为上述论文中一份子的菌种梯棱羊肚菌M311,成为5种实验菌之一被带到班玛试种。在这里,它的代号是“M1”。
陈辉和同事们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其实远不止于此。在陈辉看来,通过这些年的摸索,对羊肚菌越来越了解。此次班玛实验也进一步完善了栽培技术,为班玛当地形成真正的羊肚菌产业,给予科技支撑。而对科研成绩最好的诠释,就是越来越稳定的种出羊肚菌、产量越来越高,以实践为最终检验标准。
澎湃新闻了解到,这项技术成熟后推广,当地老百姓种羊肚菌一个棚可收入3万元到4万元。班玛县扶贫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此次羊肚菌试种成功后,他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分期、分批在全县推广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以增加当地百姓收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