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摄影好书|大都市的时代肖像:胡杨与“上海影像三部曲”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推荐:
早在1980年,刚过20岁的上海人胡杨,在这座城市四处游走。他骑着自行车,带着照相机,去寻访一条条街巷,走入一个个家庭。这趟漫长的“游走”持续了28年,积累下成千上万张照片。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出版了“上海影像三部曲”——《上海人家》、《上海弄堂》和《上海青年》,为这座城市献上一幅时代肖像。
《上海人家》于2005年出版,被评论家称为上海的“影像地方志”,至今在国内外销售25万册。近200张照片,呈现各色人物的家居空间和用具物品,他们的衣着、姿态和眼神,连同各自的简短自述,让读者窥探到这个城市的隐秘“细胞”。别具匠心的编排,突出了不同人家的反差对比:从下岗女工到企业主管,从“正宗的”本地人到外来的“新上海人”以及外国人,折射出时代大潮对个人命运冲击的差异性,有人踌躇满志地成为时代浪尖的“弄潮儿”,有人寂寞无奈地被"波涛"所淹没,而更多的人则处在两种极端之间。
透过胡杨的镜头,我们真切地感到“宏大历史”在微观的“日常历史”中所刻写的痕迹,这千差万别的痕迹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意涵。
《上海人家》封面
《上海人家》内页
《上海人家》内页
《上海人家》内页
《上海人家》内页
《上海弄堂》同样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但这部持续了28年之久的影像纪录更具有历史感。当“上海弄堂”近年来变成对“老上海”的怀旧话题,时而散发出“风花雪月”的胭脂气息,胡杨则与众不同地将目光转向所谓“下只角”,转向底层民众生态。
这是“卸了妆”的上海,是繁华都市无可炫耀的平淡(甚至让人窘迫的)样子。弄堂中的丧葬与婚庆仪式,起居、就餐、家务、劳作、游戏与闲暇,那些午后的孩子、晨曦中的老人、行色匆匆的过路人……每一幅画面都让人浮想联翩,或许是一个故事,或许是某种关系和情绪。《上海弄堂》中的所有照片都是黑白的,是对往昔岁月的没有色彩的回忆。
但这并不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胡杨的作品总会在“客观的记录”中不动声色地流露自己的态度和关切。他怀念的弄堂,是邻里共用空间所形成的人际生态,这是更远离现代的“原子化个人”而更接近传统社群的生活方式。在商品房迅速兴起之后,上海弄堂大多已没落为“都市里的村庄”,它所培育的社群生活形态也濒临灭绝。新型住宅小区造就了另一种人际关系。每个家庭的私人空间有更明确的边界,相邻而居的人们越来越少有熟知、亲密并可以信任的关系。我们住得很近,却离得很远。胡杨并不热衷于赞颂都市的现代化,但也没有在过度的怀旧中对传统的弄堂生活做浪漫主义的美化,而是在邀请人们思考:传统社群生活是否有值得珍视的价值?能否在新的居住生态中得以改造而承传?
《上海弄堂》封面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上海弄堂》内页
三部曲中的《上海青年》具有面向未来的气息,展现了一群(1970-1989年之间出生的)年轻人的肖像。选编出100多张照片,配以每个人物对一份问卷调查的“心灵自白”,既透露出个人的身份与气质倾向,又表达了各自对人生的谋划与想象。这些答卷与他们各自的肖像对应起来,形成了影像与文本的互动联系,生成出更为丰富的社会学涵义。
胡杨的采访拍摄以尽可能开放的态度来理解“陌生的一代”,试图摆脱自身的成见,让年轻人尽可能自由地诉诸自己的感受、经验和想象。这幅上海青年群像,或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调查,却是一份生动而直观的“青春档案”,透露了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为时代变迁的前瞻性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上海青年》封面
《上海青年》内页
《上海青年》内页
《上海青年》内页
《上海青年》内页
《上海青年》内页
《上海青年》内页
胡杨的“上海影像三部曲”分别着眼于历史、当代和未来的维度,并不企图提出一种“大历史”叙述,而是通过丰富的小故事呈现复杂多样的日常世界,刻画其生动的“肌理细节”,由此激发我们对宏大问题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就此而言,胡杨的摄影作品带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关怀和旨趣,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百姓的生存处境中折射出对社会和历史的关切和深思,将大视野藏于精微处,最终抵达“一叶知秋、滴水观海”的境界。
可以想象,在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为久远的年代之后,人们仍然可能通过胡杨的摄影作品来“回望”我们的时代,从中“还原”我们曾经的“活生生的日常景观”。在这个意义上,胡杨的作品要比许多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包含着更为丰富的社会学与历史学的文献价值。为此,我们感谢这样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做出的这份珍贵的文化努力。
【长期征稿】
邀请您就曾经或者正在阅读的某一本摄影类图书书写一篇读后感或推荐语。
栏目阅读的对象有摄影类专业读者,也有这方面完全没有知识储备的普通读者,希望您撰写的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泼有趣,让阅读书籍、阅读摄影类书籍成为日常一种常态发生,并持续。
我们想强调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准地去解读该书作者传递出来的观点,无论旁人赞同与否;如果您是无意间邂逅该书,请将这份特别的缘分而带来的观后感与更多的读者分享。“视界”栏目编辑们的初衷期望在庞杂的书海中,通过您,得以在更窄的范围内分享给大众一本摄影好书。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该书的版本,作者/译者,购于何时何地等信息;
3,触动您的重要语句或图片内容;
4,本书相关图片。
请发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