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人才如何助力后发地区实现新路超越?请看“相城答卷”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20-07-13 12:5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围绕人才招引而设置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经举办到第十二届了。今年,位于苏州北部的相城区,终于找到了“主场”的感觉。

一个数据可以诠释这种感觉。据苏州相城区发布的官方数据,2019年,苏州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2.2万人,相城区就有超过5400人。也就是说,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作为“强手如林”苏州十大板块之一的相城区,去年吸纳新增了苏州四分之一的高层次人才加盟,展现出苏州这个“黑马板块”发展的“强磁场”。

用传统的眼光来看,相城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辨识度并不高,吸引力就更无从谈起了。毕竟提起苏州,人们往往只知昆山、张家港,抑或工业园区,而不知相城。

但最近短短三年,高层次人才却纷纷“用脚投票”,加盟相城。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相城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是如何做到的,仅仅是给出了让人才“心动到无法拒绝”的补贴吗?

7月10日,2020年苏州创业周相城分会场主题活动之一的“见智慧 筑未来”“新基建”产业创新论坛在苏州市相城区举行

相城,高端人才的“新选项”

相城作为苏州十大区县板块之一,经济体量甚至还不到苏州的十分之一,却能在2019年招揽了苏州大市四分之一的高层次人才。

这样令相城感到骄傲的数据,值得反复叙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一周前,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相城区揭牌,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在揭牌仪式上谈到了这一点。

而在本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上,相城区代区长季晶也以此数据来证明,相城区高层次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

同时,季晶还提到,近三年,相城区高层次人才的增幅达到了惊人的196.2%。国际精英创业周举办的这十二年,见证了相城发展“磁场”的愈发强劲。

足够吸引人的政策,这必不可少。

据季晶介绍,2019年,相城区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顶尖人才项目资助采取“一事一议”,最高享受1000万元安家补贴,以及每月1万元的房租补贴。此外,区级科技领军人才最高可获1亿元项目资助,等等。

而今年,相城人才政策实现“再加码”。对产业急需人才,相城按照硕士2000元/月、博士3000元/月的标准发放薪酬补贴,对企业、社会力量引才荐才最高奖励100万。

着眼于生活,相城还推出了“相城英才卡”,持卡人才可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免费体检、区内景点免费进入、体育场馆折扣等20多项服务内容。

季晶介绍称,相城区还成立了“相城英才贷”,着力于为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生产生活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不难发现,相城的人才招引政策,除了力度的持续加大,也正在从单一的补贴发放,到全方位服务纵深发展。“我们真诚欢迎广大‘前浪’‘后浪’在相城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各路‘千里马’‘黑马’在相城这片疆场上‘建功驰骋’。”季晶在本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如是说。

阳澄湖国际科创园

招才引智,相城的“必答题”

用相城区一位政府人士的话说,相城区的“底子”相对较差,如果不拿出比其他板块更大的政策力度,人才又怎么会到相城来?

这是作为“后进生”该有的觉悟。

相城区位于苏州主城区北侧,一度是一块“被遗忘的角落”。毕竟提起苏州,人们往往会想起“超级百强县”昆山、“明星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常年雄踞全国百强县榜单前十强的张家港、常熟、太仓,甚至同为主城区板块的“太湖明珠”吴中,抑或“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区。诞生于新世纪(2001年)的相城区,无论是名气还是经济体量,在苏州的存在感都不强。

因此在相城决策层看来,想要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苏州市域内“翻身”,相城注定不能做“优等生”的跟随者,而是要踏上“新赛道”,瞄准“新路”进行超越。

它依托其辖内的高铁苏州北站这一快速连通京沪的枢纽优势,积极对接北京、上海,主动承接首都和上海纾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带来的各种机会与资源,瞄准新兴产业以及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借助金融和科技的力量,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押注”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比如,在产业上,那些偏传统的、产出效率低的制造业项目,已不是相城的主攻方向。相反,相城确立了“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定位。具体而言,相城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智能车联网、科技金融、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六大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对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相城而言,这无疑是在逼着自己“无中生有”。但对于国内其他区域和城市而言,这同样是经验不多的新生事物。

好在,成绩还算喜人。过去一两年,越来越多的江苏省的甚至全国的未来产业地标在相城“拔地而起”。据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介绍,央行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已在相城落户,成为全国四个数字货币试点地区之一。江苏省唯一的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落户在相城,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也是在相城,未来产业集聚度正在这里加速攀升。

在此过程中,大规模甚至“超常规”地招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正是推动相城区“押注”未来产业发展,实现后发崛起、“新路超越”的“必答题”。

比如海归人才引进。自2017年起,相城启动优秀海外专业人才引进计划,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将优秀的海归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工作。

澎湃新闻注意到,截至目前,已经有上百位海归人才通过选拔招聘,“注入”了相城干事创业的最前线。

在德国读了四年博士的顾健,回国后一度想到上海从事科研。但后来,他被相城区海归人才计划所吸引,如今进入了相城区科技局工作。

类似顾健这样的海归人才,虽然在机关单位工作,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澎湃新闻从相城区获悉,相城区委托了第三方,每个季度都会对海归人才进行考核,若全面考核优秀,下一年将在25万底薪的基础上再增加8%。同时,海归人才还能享受购房补贴、贡献奖励等一系列政策。

正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所说,相城正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区,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又了解国内情况的海外人才充实到政府队伍中。

政策之外,“加分点”又在哪里

招引到了高端人才,又如何“安定”这些人才,打造适宜他们留下来的“环境”生态?这是相城用“超常规”政策手段招引人才之外,所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就在今年6月,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正式落户相城。前者是苏州学前教育的名片,后者则是上海乃至全国顶尖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相城区除了布局未来产业,在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的引进和打造方面也是堪称“大手笔”。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顾海东透露,有人曾对相城花大力气布局高端教育资源,以及引进高端酒店表示不解,“相城搞这些有意义吗?”

对此,顾海东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谈到,要想让高层次人才“来了之后就不想走”,公共配套服务是关键。

他注意到一个现象:为什么北京和上海的生活成本极高,环境也谈不上宜居,但高层次人才还是愿意留在京沪?顾海东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北京和上海的公共配套是其他普通城市无法企及的。

因此,相城在不断用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城市功能和配套服务也在尽快跟上。澎湃新闻注意到,相城提出建设“四大中心”,首先便是“生态宜居中心”。

相城是国家级生态区,水域占比约40%,绿化覆盖率38.7%,是唯一连接长三角两大淡水湖太湖和阳澄湖的区域。

澎湃新闻从相城区获悉,相城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城市中央公园,占地21.7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是国内平原陆地最大的城市公园。

目前,相城还在逐步实施“十百千万”生态建设工程,也就是将建设10个千亩以上湿地公园、100个百亩以上城市公园、1000个十亩以上城市游园、10000里以上河湖岸线绿廊步道和景观带。未来,成千上万的湿地公园、城市游园、河湖岸线、绿廊步道将遍布相城,组成花园城市的底色。

此外,“四大中心”中还有一个是“未来活力中心”。澎湃新闻从相城区获悉,相城将布局金科、阳澄喜柯、铂尔曼等一批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端酒店30家。繁花、天虹、圆融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已建成,大悦春风里、吾悦广场等即将投用。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蜂拥而至”,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说,作为“后进生”的相城曾经“想都不敢想”。

但眼下,作出顶层设计的相城,不仅招引到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蓄势了一大批极具竞争力的未来新兴产业,而且通过打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提供媲美于大都会的公共配套服务,正逐渐成为“最强地级市”苏州旗下最耀眼的“人才与产业、城市”良性互动、互相成就的“高地”。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