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论偷偷录音作为证据的合法性

2020-07-12 1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录音属于电子数据,和微信聊天记录一样,是新时代科技发展后出现的新型证物的一种。按照一般常识,提供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不需要在聊天前向对方提前声明,也无需在提交证据前向对方征求同意。那么,作为同样是电子数据的录音,尤其是在另一方当事人不知情下的偷偷录音又如何呢?

案例释法

以一起民事案件为例。某公司拖欠某厂货款18万余元,某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还清货款。庭审时原告某厂向法庭出示了材料明细账单、产品出库单、录音光盘及录音记录整理一份,证明被告账面欠款182134.00元与原告账面一致。

被告某公司质证称,原告方的录音行为属于非法取证,偷偷录音,在被告未允许、不知情的情况下,此证据不能作为本案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确认拖欠货款实际数额。

庭审中,根据双方举证及案件事实,法院认定:从本案原告提供的多份材料明细账单、产品出库单,可以看出,原被告发生了多年业务往来,从记账单上能够证实被告欠原告货款182134.00元。在本案中,原告提供的录音资料,虽然未经被告相关人员允许,但录音是在与被告相关人员正常交流情况下进行的,双方当事人的谈话没有受到限制,是自觉自由的意思表示。此录音未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应当认定为合法的辅助证据。录音中被告相关人员承认欠款数额恰恰佐证了原告帐面的数额。故被告辩称“录音取证违法”、“具体数额证据不足”的理由法院不予支持,判决: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给付原告货款182134.00元。

在司法实践中,鉴于偷偷录音主要是在其他取证方式穷尽时的举措,录音内容大多是不利于被录音者的,被录音者往往会质疑偷偷录音作为证据的合法性,但否认此种证据的合法性,将使当事人更难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因此,只要录音行为未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且录音内容为被录音者真实意思的表达,并与案情有关,就很有可能被认定为合法证据。

友情提示:

提供录音证据需要保证录音内容完整,没有剪辑、篡改,且能够提供证据原件。经过剪辑的录音、视频内容,即使是合法取得,也很难被认定为合法证据。

重点回顾

☛ 长白法院:建立多元解纷中心 推进“百姓说事点”提档升级

☛ 建立“全覆盖式”巡回审判点,打造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 长春中院执行局局长李立娟做客《执行工作进万家》直播间

☛ 高站位 促落实 保安全 吉林高院司法警察总队对全省法院“六专四室”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 加快建设以珲春为重点的延边东北亚区域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

☛ 徐家新在延边两级法院调研时强调:全力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中心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双胜利”

☛ 法官培训学院举办2020年全省法院党务干部培训班

☛ 高空抛物新规:一人抛物不再简单地全楼买单

来源:通化县人民法院

编辑:陈晨 田兴志

初审:柏巍

复核:徐冠

微信号 : jilinshenggaoyuan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原标题:《论偷偷录音作为证据的合法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