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诵家风 · 扬清廉】弘扬江干好家风(六)

2020-07-10 15: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诵家风 · 扬清廉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家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日前,江干区纪委、江干区妇联在大力推进清廉家风建设中,开展“诵家风·扬清廉”诵读活动,以此引导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及其家属见贤思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学习和传承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身体力行推进廉洁家风建设,助力党风社风向上向善。

朗诵者:潘宁宁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

习近平的家风:送礼这个口子绝不能开

来源/学习时报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习近平的家风故事——在习近平看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曾坦言,“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他曾在给父亲习仲勋的一封拜寿信中详细列举: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习近平从父亲身上所学到的优秀品质也体现在了他行事的方方面面上。

就拿廉政来说吧,习近平的要求很严格,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守规矩。他对自己要求更严,在身边人看来,这种严格近于苛刻。

很多人觉得,人与人之间有些人情来往很正常,但习近平任何礼物都不收。他常说,送礼这个口子绝不能开,如果这次收了这个东西,下次就不知道又会送来什么东西了。有时候,他下乡调研,乡亲们送给他一些农产品,即使是青菜、粗粮类的东西,他也坚决不要。为了不伤害乡亲们的感情,他会尽量解释,表示感谢,告诉大家这份情谊他心领了。

当时,有些人想通过习近平找他的父亲习仲勋办事,他每次都说:“我肯定不同意,我父亲肯定也坚决不同意,再容易的事也不能办。”习近平认为,走后门托关系办事和通过正常程序请求组织解决困难是两回事。只要是通过正常途径提上来的事情,习近平都会积极帮忙办理。

正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习近平对待身边工作人员,无论职务高低,都非常真诚,尊重每个人的工作,尊重每个人的敬业精神,也体谅每个人的难处。

要知道,向习近平汇报工作的同志,从不会感到紧张,因为习近平很有耐心,从来不打断人家说话。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不会当众批评人,有错误的,就给人家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

很多和他共事过的人都说,他这个人从来没有跟人发过脾气,非常注重团结。他自己也说过:“人团结得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

习近平任省长之后,有一年,省里几位领导和习近平一起到深圳去出差,顺道看望习仲勋。

在习仲勋家里,几个人的午餐都是窝窝头和炒马铃薯、甜面酱、胡辣汤等饭菜。习近平母亲齐心问:“这个饭菜你们吃得惯吗?近平就是吃这个窝窝头长大的。”

临别之前,福建省几位领导提议说,一起合个影吧。于是就请习仲勋和齐心坐在中间,习近平和几位上了年纪的同志坐在二老两边。习仲勋看到就说:近平,你怎么坐在这个地方?你不能坐这里,你蹲在一边!习近平连忙答应,马上换了位置。

平易近人,是习近平的态度。除此之外,他对老同志特别尊重,还善于向老同志学习经验。

厦门市委原副书记李振经在老革命根据地龙岩当过地委副书记。他曾向习近平提了一个建议:“龙岩是革命老区,厦门是经济特区,你要想一想怎么把两个地方连在一起,这样两地的经济都能够发展起来,龙岩有资源了,人民生活才会好起来。”据李振经回忆,当时习近平的态度很真诚。

厦门市原政协主席施能鹤,曾是老地下党员,他生病时,习近平前去看望,说了很多安慰的话,还虚心地请施能鹤提意见,老人提了一条意见,要打破厦门人才流动的固有模式,不能让人才只窝在一个地方,否则对厦门发展是很不利的。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袁启彤,是习近平在福建时的老领导。2002年10月,习近平要离开福建去浙江任职,那时袁启彤已经退居二线,刚好住院动手术。不想惊动其他人,袁启彤身体基本恢复后就出院了。在出院的第一天,习近平就到医院去看望他,结果扑了个空,医院院长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习省长,你都要离开福建了,还来看他?”习近平同志笑着对院长说:“他是我的老领导,我肯定要来看他。”医院院长听到这话非常感动。

爱人待人,如沐春风,是习近平带给人的感受。而这种从一而终、严格要求自我的品质正是得益于家风的潜移默化。

朗诵者:陈丽云

九堡街道红苹果社区

字里行间∣俭以养廉:非俭无以养廉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是为官者的第一要务。俭与廉作为两种重要的品质,常被并称。人们常说俭以养廉,强调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为什么将“俭”与“廉”连在一起?又为什么说“俭”能够养“廉”呢?

关于俭与廉的关系,清代学者张鉴的《浅近录》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宋高宗时期,大臣孙樊进宫朝见皇帝,当两人谈到有关官吏如何做到公正廉明的问题时,宋高宗问:“何以生公?”孙樊回答说:“廉生公。”皇帝又问:“何以生廉?”孙樊答曰:“俭生廉。”俭与廉,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俭为廉之根,廉为俭之果。持俭,方能守廉、兴廉;为官清正廉明,其生活中也一定节约俭朴。

那么,“俭”又是如何滋养“廉”的呢?这主要体现在节俭则寡欲,而寡欲则可以养廉。司马光的训子名篇《训俭示康》中写道:“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意思是说,节俭可以减少贪欲,君子如果少贪欲就能够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小人如果少贪欲就能够谨慎处世、节省用度,使罪祸免除、家庭丰裕。这正是节俭的廉政意义所在。

俭以养廉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对于为人、为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也成为了很多家庭家规家训中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众多名人的家训中,都有关于俭以养廉的内容。

范仲淹一生节俭持家,清廉为官,树立了“俭廉恕德”的范氏门风,堪称历代家族门风之典范。对于俭约之风,范仲淹以身垂范,始终将“俭”作为持家修德之首,时常告诫诸子:“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飨富贵之乐也”。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娶妻时,想要办得风光些,于是便列了一张购买金银首饰和绫罗绸缎的清单,托大哥范纯祐进京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父亲。范仲淹看后,提笔在清单上写了一个字谜:“一人站前一个卧,两个小人地上坐,家中还有两口人,退还娇儿细琢磨。”纯仁看后,悟出父亲说的是一个“俭”(繁体为“儉”)字,于是决定简朴举办婚礼。据《宋史》记载,范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更是写下了“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家训。范家大院石柱上镌刻的“自喜奂轮光世泽,还崇廉俭绍家风”楹联,映射的正是范氏家风中“以俭养廉,以俭助廉”的思想精髓。

古人的俭廉观,在今天看来,仍意义重大。俭和廉,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基石,是为官从政的道德根基。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在生活中能否做到俭,手握权力时能否做到廉,映照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初心本色。对俭和廉的坚守与弘扬,应该成为共产党员终其一生必修的功课。

主办单位

江干区妇联

支持单位

江干区各街道妇联

区直属部门妇(工)委会、妇联

关注“江干女人家”

原标题:《【诵家风 · 扬清廉】弘扬江干好家风(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