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影友池小宁:他身上凝结着那个时代的好东西

2020-07-11 13: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任曙林 不锈时光

我认识池小宁源于摄影,他是北影子弟,那时就是科班出身。

现在“星期五沙龙”不时被人提起,说是中国现代摄影的开拓部分,这个沙龙就是在池小宁家诞生的,并且一直存活了三四年。可以这么讲,没有池小宁,星期五沙龙很难诞生。

那时小宁虽然也进了摄影车间,还不能掌机,他的大量时间是拍照片。“这是他一生中最自由快乐的时光”,这个论断来自跟他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导演所言,我认为说得对。拍照片是个手艺,属于个人行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是最佳状态。小宁八十年代中期去了日本,学成后就投身到电影行业,直到最后一刻。

我刚认识小宁的那几年,也是他拍照片最疯狂的岁月,他总是令我耳目一新,我见识了高手,一般的主儿就看不上了。我去拍中学生,知道的人极少,我告诉了小宁。80年上半,他在来信中说:要沉下去拍,不要急着做展览,东西好了,自然会出来。记得那时我在济南出差,给他回信了好几篇纸。那时四月影会势头正旺,小宁在劝我稳住。

池小宁四十岁前后,几次生病都住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那里离我家不远,有时晚上溜达过去同他聊天。有一次我问他自己的事怎么样了,他从挎包里摸出皮夹子,翻开里层,抽出一张比5寸相片还小的照片,递给我。我一看很漂亮,似乎也挺有个性,问他:是中国人?小宁说,日本人。我说进展如何?小宁又从皮夹子里抽出一张合影,全景全身立像,不是并排而站,而是呈一定角度,两人相距七八寸,视线都直视着镜头。我说这可不容易,是的,小宁很珍稀这份缘。2007年小宁西去时,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2006年夏末的一天,在北京的北三环路边,我见了小宁一面。这天他进城去医院,我就在路边等他。记得是剧组的一个小青年开的车,车到门开,小宁依然是很敏捷地跨出。他的头发长了,有些乱,一个大白口罩显得脸更黑了。还像以往交接东西一样,我把照片给他,他仔细过目,收好。相互问候着,相互关照着,一如几十年前。几分钟后,我催他赶路。小汽车远去,消失在车流中,我站在马路上,心情极难受。

池小宁求索摄影付出了一生的光阴,纯粹坚定,而且自自然然。我常想求艺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一种常识,最终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属于自己的话,也就是修成正果了。同时我觉得小宁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在他身上凝结着太多那个时代的好东西,而他的后半生却又生活在另一个时代。

图说:

以下图片都来自池小宁的朋友们,感谢他们,使我们可以再见到小宁青春勃发的模样。最后那张是小宁拍的,家人整理他的底片发现了它。三十多年后,时光穿越,如同小宁就站在面前。

原标题:《影友池小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