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展回望:消失的云之南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起始于2003年,是一项集观摩、竞赛与研讨为一体的纪录影像活动,每2年一届,迄今已历时5届。云之南是目前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公益性纪录电影双年展。它不断传播着中国纪录影像的精神,那就是开放、平等和草根。开放,是指它已经成为不同风格、阶层、职业、性别的人们进行纪录影像讨论和试验的空间。平等,是因为它像平民影像的狂欢节,要求的只是热诚和投入。草根,是因为它来自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包括来自云南那些祖祖辈辈不同民族居住的多文化的社区。其宗旨是推动国内纪录影像交流,鼓励新进纪录影像创作人,并促进国内纪录影像与国际的交流。
这个来自民间的纪录影片展,走过了十年的坎坷道路,其中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它在短暂的历史中有过辉煌,不仅参与展出的影片类型丰富、论坛质量高,而且曾有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主放映场设在位于昆明闹市区的云南省图书馆,不收门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摩,一时间成为这座城市大街小巷谈论的话题。
作为国内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纪录片双年展和当代中国独立纪录片最主要的展映平台,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一直致力于使纪录片抵达观众。通过民间影展组织与商业影院合作,也许能够尝试找到一种模式,逐渐在商业影院中建立起一种放映活动机制,从而可持续性地实现纪录片等非商业电影作品在商业影院的展映和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影像展对公众免费开放,学生、干部、市民、打工者和农民无拘无束地走进放映厅,在灯光熄灭之后,透过作者的镜头去观看中国社会普通人的生活,被片中的爱与苦打动,前所未有地体验一种无法从电视机及电影院获得的观影感受,他们最终尝到了纪录片的滋味。
十年的时间,足以见证多少次花开花落,悲欢离合。从2003年到2013年,“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已在彩云之南这个美丽的地方成长了整整十年,“云之南”每次都在春天举办,而每一次举办,对于优秀的纪录片来说,“云之南”都是春天般的存在。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是一项集观摩、竞赛与研讨为一体的纪录影像活动,本活动为双年展,其宗旨是推动国内纪录影像交流,鼓励新进纪录影像创作人,并促进国内纪录影像与国际的交流。作为国内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纪录片双年展和当代中国独立纪录片最主要的展映平台,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一直致力于使纪录片抵达观众。通过民间影展组织与商业影院合作,也许能够尝试找到一种模式,逐渐在商业影院中建立起一种放映活动机制,从而可持续性地实现纪录片等非商业电影作品在商业影院的展映和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2013,最后的云之南独立影展发起的必然性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的民间影像创作进入喷发期,越来越多的影像作品走进人们的视野。但一开始的时候只能从报刊杂志上了解电影的存在,不能亲眼看到它,民间没有一个提供观影交流的渠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各地部分电影爱好者后来变成了影展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他们在那个时候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既然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那可以通过民间自己的力量来做这样的影展活动,搭建一个平台,解决作品抵达观众的问题,同时也是创造一个机会,让这些作者能够聚在一起,能够互相交流。”易思成这样解释到。
周传基在第一届云之南影展·立春,2003因此,独立影展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个必然选择。
2003年被称作中国独立影展的元年,“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始于2003年的春天,不久之后,南京中国独立影像展和北京独立影像展也纷纷开始举办,目前这几个影展也还(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意想不到的成功
早在2000年,身为云南社科院历史研究员的郭净和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三个纪录片编导,成立了“复眼小组”,组织放映电影。当时在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课程的杨昆、和渊、易思成等人也成立了“昆明电影学习小组”,每周放映一次电影。“这为以后影展的举办积累了经验。”易思成这样说到。
这两批人后来成为了“云之南”的主要发起人。而易思成从2007年才正式负责影展的举办,“其实这个影展就是一帮朋友做的,从一开始我也就知道这个事情,酝酿还有策划,只是当时我在国外上学,没有参与主要的工作,只是在筹备期间帮帮忙,因为影展的组织者都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从大学期间就开始一起学习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所以都是好朋友,我们都很熟悉。”
第二届云之南影展·雨水,2005年就是这样一群人的共同兴趣与理想促成了“云之南”的发起与发展。2003年3月21日,这一群人战战兢兢地举办了第一届影展,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举办的消息一经发布,不到半年,就收到了来自全国的93部纪录片,并且这些都是他们最初担心吸引不来的好片子——绝大部分是直面现实的纪实类纪录片,首届影展,就有5000人观影。
第一届影展的成功举办,如同给主办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坚定了他们继续下去的信心。
“人类学”到“纪录” 无框架更宽广
刚开始的时候,“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中的“人类学”三个字给“云之南”添上了几分学术气息,易思成说:“开始叫做人类学影像展是因为我们几个在大学学的都是人类学,有人类学的一个背景,还因为当时云南在人类学题材的纪录片上有一定的历史,也有一定数量的作者作品,可以有这部分作品的支持。另外就是,民间第一次举办这种活动,有这样的学术性作为保证的话容易举办。从当时来看,举办民间影展是不可能的,因为需要经过相当繁琐的申报申请环节,所以叫做人类学影展有利于简化举办影展的程序。”
第四届云之南影展·春分,2009然而这个不太接地气的名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展的发展,所以,两年后,“人类学”被“纪录”替代。
对于这样的调整,易思成解释说:“后来转成纪录,实际上是创作方面的问题,随着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作品越来越多,以人类学去定义,再想去开拓那些作品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所以就需要摆脱这个框架进入更宽广的世界,这样也才能比较恰当地来呈现创作的面貌。”
2011第五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汇集国内外优秀纪录影片作品近200部,影展共设竞赛、青年、展映、特邀、回顾、社区、台湾等七个单元。其中如竞赛单元,反映当下中国现实、代表当下中国纪录电影艺术水准的作品,借以全面展现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现状;青年单元,当前新锐的青年导演创作的具创新力和青年气质的纪录电影新作,充分反应当下年轻一代纪录电影创作人的精神世界、情怀感悟和艺术理念;展映单元,国内保持着旺盛的创造持续性的资深导演的最新作品,呈现出当代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另类取向和诸多时代议题;社区单元,国内各民间和草根组织、NGO机构、民族地区民族成员拍摄的40部纪录影像作品,涉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多个民族地区多个民族的社区成员和村民关于环境保护、传统习俗及文化保护等议题拍摄的纪录影片。
贾樟柯促成捐款
作为第一个国内全部以纪录片为参赛、参展作品主体的影展,十年来,“云之南”一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优秀纪录片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并得到认可的机会。“双年展”、“收录最多数量的纪录片”,这两个词成为了“云之南”特有的标签。
“双年展”保证了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尽管在云南做影展,作者却来自全国各地,但就从作品选择的专业性来说,在这些年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影展的专业性,包括挑作品的质量,然后展映的条件,跟其他家相比,我们是唯一可以做到在公共空间展映的。”易思成这样说到。
而“纪录片”则将“云之南”与其他的剧情片影展,比如南京中国独立影像展、北京独立影像展区分开来。
“云之南”是双年展,举办时间为一周,但这一周又一周的完美呈现,都由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汗水累积而成,每一次影展的举办,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把关和资金筹备。
看片讨论,第三届云之南影展·惊蛰,2007由于“云之南”本身的公益性,就决定了资金来源的公益性。第一届由云南省博物馆承办,第二届的资金来自美国福特基金,后来的第三四届也是申请国际基金。2011年的第五届,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筹备出现困难。在2011年影展举办的半年前,易思成试探地给著名导演贾樟柯发了封求助邮件。很快,他得到了回复,贾樟柯促成演员赵涛以个人的名义对“云之南”赞助11万元。
易思成早就认识贾樟柯,2004年,他在德国为做关于中国独立电影的论文,向素昧平生的贾樟柯发了封邮件后,便登门求教。他从贾樟柯那儿得到了想知道的,贾樟柯也从他那儿了解了“云之南”。那是次愉快的谈话,易思成离开的时候,贾樟柯主动提出:“以后‘云之南’有什么资金上的困难,我愿意以个人力量尽可能帮助你们。”
“对于国内独立民间影展来说,资金一直是一个最大的难处,这样的活动都是非营利性质的,所有的展映对于公众都是免费开放,没有商业利益,所以只能通过民间力量来筹集经费,而国内没有公益性质的基金来支持这种文化活动。”
“期待重生”
从2003年到现在,“云之南”共举办了五届影展,收录了900多部纪录片作品,这些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原定于2013年3月21日举办的第六届“云之南纪录影展”被暂停。而两年后的影展是否会继续给人们带来惊喜,这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对于这个问题,易思成给出了解答:“能否办下去,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这取决于很多因素。”
胡新宇在第三届云之南影展·惊蛰,2007易思成已为“云之南”工作了十年,与其说是他见证了“云之南”的成长,不如说“云之南”陪伴了他十年。他说,在他心目中,“云之南”已然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3年的春天,“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缺席,这对易思成来说已是一种遗憾,“虽然今年没有做,但是最后我们到大理接待了一些作者。”
然而,易思成对“云之南”存在价值的判断,并没有因为2013年的暂停而有丝毫动摇。“之所以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下来,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一个判断,认为它有意义,有价值。中国纪录电影的创作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一个最活跃的,最有原创性的一个创作现象。”
投票现场,第四届云之南影展·春分,2009“云之南”十年,在这一批工作人员毫无怨言为它奉献的同时,这十年的时光已悄悄地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了他们。易思成说:“找到了自己生活的重点、事业的重点之所在,通过这个影展,我可以和我之前的大学同学,现在是同事,聚在一起,没有散掉,大家共同为认可的这个事情继续下去,这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在过程当中也认识到很多作者,并成为朋友。平时都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一些人,因为在精神层面有共同的地方,互相支持。”
原载:云南信息报
作者:杨雨薇 杨帅斌 汝海霞
2003年获奖作品
云之南奖
杨光海
对杨光海先生在中国人类学电影历史上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表示敬意。
青铜奖(大奖)
《在一起的时光》 作者:沙青
2002/DV/49min
幻面奖(创新奖)
《学生村》 作者:魏星
2002/Betacam/100min
黑陶奖(新锐奖)
《厚街》 作者:周浩
2002/DV/112min
观众最喜爱影片
《学生村》 作者:魏星
2002/Betacam/100min
2005年获奖作品
青铜奖(大奖)
《淹没》
作者:李一凡、鄢雨
2004/DV/150min
幻面奖(创新奖)
《男人》 作者:胡新宇
2003/DV/95min
黑陶奖(新锐奖)
《飘》 作者:黄伟凯
2005/DV/133min
评委会特别提名
《风经》 作者:孙悦凌
2004/DVCAM/60min
观众最喜爱影片
《飘》 作者:黄伟凯
2005/DV/133min
2007年获奖作品
(本届没有评奖,由评委推选了三个优秀作品)
《秉爱》 作者:冯艳
2006/DV/114min
《三里洞》 作者:林鑫
2006/DVCAM/172min
《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作者:张战庆
2006/DV/85min
2009年获奖作品
青铜奖(大奖)
《马大夫的诊所》 作者:丛峰
2008/DVCAM/215min
幻面奖(创新奖)
《麦收》 作者:徐童
2008/DVCAM/99min
黑陶奖(新锐奖)
《毡匠老马一家》 作者:查晓原
2008/DV/163min
评委会特别提名
《现实是过去的未来》 作者:黄伟凯
2009/DV/61min
评委会特别提名
《家谱》 作者:杨平道
2008/HDV/298min
观众最喜爱影片
《麦收》 作者:徐童
2008/DVCAM/99min
2011年获奖作品
云之南奖
对赵亮先生创作的杰出纪录电影表示敬意。
青铜奖(大奖)
《阿仆大的守候》 作者:和渊
2010/HDV/145min
幻面奖(创新奖)
《胶带》 作者:李凝
2010/DV/168min
黑陶奖(新锐奖)
《猪脚 葡萄酒 死亡迅速》 作者:毛晨雨
2010/HDV/68min
影评人奖
《未完成的生活史》 作者:丛峰
T2010/DVCAM/244min
社区影像奖
《水》 作者:汪扎
2009/DV/19min
社区影像奖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观众最喜爱影片
《算命》 作者:徐童
2010/DVCAM/157min
2013年参赛作品
竞赛单元
《暖冬》郑阔
《光棍》于广义
《京生》马莉
《鬼节》沈洁
《萱堂闲话录》邱炯炯
《寻找袁学宇》钭江明 王英杰
《生活而已2》魏晓波
《一打三反在白云》贾之坦
《妈妈的村庄》许慧晶
《晴朗的天空》哈乐夫
《我的老同学》道尔巴
《犴达罕》顾桃
《走马水》田波
《Who Are Those Devils》林键均
青年单元
《走起!》陈小雨
《二》沈洁
《云上佛童》蔡杰
《垂死之家》康世伟
《罗家屋:天地无情》罗兵
《自画像:47公里》章梦奇
《吃饱的村子》邹雪平
《阿佬的村庄》李有杰
《彩云之南》王尔卓
《水鼓老人》吴永坤
《彩虹伴我心》范坡坡
《啊 SAM》罗丽梅
《对看》叶云
《索巴多杰》张晓时
《白汉场英雄传》钟键
《我的姓氏我的家》寸炫
《二十岁的夏天》余孟庭
《亚当之子》陈长清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张子木
《拴娃娃石狮狮》王一惠
「导筒」微信号 directube2016
原标题:《影展回望:消失的云之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