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龙华医院研究团队发现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生物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2020-07-08 15: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我院脾胃病研究所研究团队在结直肠癌炎癌转化机制研究和早期生物标志物发现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IF=7.032)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7.919)上发表。本研究由我院脾胃病研究所季光教授团队和胃肠外科许阳贤教授团队合作完成。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超过136万,其中85%由腺瘤转化而来。大多数腺瘤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多数会在3-5年后进展为结直肠癌。因此,在肠镜检查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寻找有效方法对腺瘤进行早期诊断、预测腺瘤-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提供早期干预措施,是当前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

本研究检测了正常结肠黏膜、腺瘤、结直肠癌三种组织中的mRNA(信使RNA)、miRNA(小RNA)和circRNA(环状RNA)表达谱,通过大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TCGA数据库大样本验证,获得了在腺瘤向癌转化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的RNA,并构建了相关的ceRNA(内源竞争RNA)网络,进一步阐明了腺瘤向癌转化的机制。另外,通过ROC分析获得了3个潜在的circRNA(hsa_circ_0049487、hsa_circ_0066875和hsa_circ_0007444)可用于预测腺瘤向癌转化。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探究腺瘤向癌转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中发现的关键circRNA有望成为腺瘤向癌转化的预测性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为患者抢得防治先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DNA羟甲基化测序及扩大样本验证,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着丝粒蛋白(ZW10)与结直肠癌病人的生存和预后密切相关,而血液中着丝粒蛋白(ZW10)的羟甲基化水平可以作为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标记物(AUC=0.857)。而体外实验发现,ZW10敲低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而ZW10的过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以及Akt/mTOR磷酸化水平,表明ZW10调控结直肠癌的机制可能与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该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炎癌转化机制及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诊治模式研究,建立了腺瘤-结直肠癌临床生物样本库,汇聚了一支中西医临床、生物信息分析、表观修饰技术、中药化学和药理学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炎癌转化过程全链条研究,推动早期生物标志物和作用靶点明确的中药复方/单体的临床转化。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的支持。

原标题:《龙华医院研究团队发现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生物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