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亚洲艺术的魂

2020-07-09 14: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局部)

英国人劳伦斯·比尼恩(又译劳伦斯·宾雍,1869—1943)在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两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文学界,他是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在牛津大学三一学院上学时,他就因写了《珀耳塞福涅》(1890)一诗而获奖。《比尼恩诗集》 于1931 年出版。他创作了诗剧 《阿提拉》 (1907)、 《亚瑟》 (1923) 和《青年国王》 (1934)。他还以诗的形式将但丁的《神曲》译成了英文,三个部分分别于1933 年、1938 年和1943年出版。为一战中英国阵亡军人写的一首《献给阵亡者》是比尼恩最有名的诗作。在文化研究领域,比尼恩1893 年就开始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负责管理东方版画和绘画,同时从事东方艺术史的研究。他所著《远东的绘画》(1908)一直被视为这方面的权威性著作,出版于1911 年的《龙的飞腾》专门评述中国和日本的绘画。他还编写了《大英博物馆藏亚洲艺术品》《英国收藏的中国绘画》《亚洲艺术:雕刻与绘画》《大英博物馆藏中日木刻作品目录》 《日本艺术》 《尤摩弗帕勒斯收藏目录:中国壁画》等。《亚洲艺术的魂》是劳伦斯·比尼恩1933 年至1934 年在哈佛大学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系列讲座上的讲稿,1935 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唐】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宋摹本)

如果说天生的艺术气质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能给予他超出常人的鉴赏眼光,能帮助他摆脱那个时代的艺术偏见的话,在大英博物馆40 年的工作经历,为他提供了对东方绘画最直观和极深入的体验,并激发了他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传达给西方艺术爱好者的热望。他有关东方绘画的著作是为他们写的,他有关亚洲艺术的系列讲座也是为他们开的。他面对的读者和听众,可能对东方艺术一无所知,甚至可能对欧洲以外的艺术怀着很深的偏见。

【南宋】马远《松下闲吟图》

他的专著和讲稿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他对东方艺术的激情和敬意,有时他甚至不惜去挑战西方人普遍接受的审美观点,而他的底气就在于自己对东方艺术广博的见识—— 他在亚洲“朝拜”了艺术遗迹和杰作,在欧美各大博物馆欣赏了丰富的东方艺术收藏,还有就是自19 世纪80 年代起大英博物馆迅速增加的中国绘画收藏。

直到19 世纪下半叶,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还仅限于陶器、瓷器、实用器皿之类,中国文人书画似乎还无人能理解,因而没有进入馆藏。1881 年至1882 年,大英博物馆购买了曾在日本当军医的外科医生威廉·安德森的收藏。在200 余幅中国和日本的绘画作品中,有114 幅中国绘画,主要是明清文人的山水花鸟绘画。其中有一幅绢本设色工笔大立轴,是明代朱邦的《北京宫城图》。中国绘画第二次大规模进入大英博物馆与已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劳伦斯·比尼恩不无关系。那是1910 年,大英博物馆购入145 幅维格纳夫人的藏画。维格纳夫人的丈夫是德国东方地理学家,她曾随丈夫去东方旅行。来中国之前她去伦敦拜劳伦斯·比尼恩等人为师,着实补了中国艺术方面的课。维格纳夫人在中国居住了四年,她收集的中国绘画,除明清传统山水花鸟画外还有仕女图、佛像人物画,以及后人仿元代赵孟、钱选的画作。最终大英博物馆以7500 英镑购入她的大部分中国藏画。

阿旃陀第1 窟壁画《持莲花菩萨》(约580 年)

正是由于劳伦斯·比尼恩的努力,大英博物馆中国绘画的收藏总量达到了575 幅。比尼恩本人并不懂中文,但他得到了比自己小20 岁的语言天才亚瑟·韦利的帮助。韦利于1913 年进入大英博物馆当他的助手,通过自学精通汉语和日语,协助劳伦斯·比尼恩对中国的艺术文献做了大量编纂研究工作。韦利后来还成为将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翻译成英文的一代大家。劳伦斯·比尼恩在本书中引用韦利翻译的中国古诗,还提到了韦利的《源氏物语》英译本的影响。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局部一)

最令劳伦斯·比尼恩骄傲的一次与中国绘画杰作的邂逅,是1903 年年初送上门来的东晋顾恺之名作《女史箴图》的唐摹本。英军上尉约翰逊拿来这幅画卷,想找懂行的人鉴定一下画卷上的玉扣装饰件,并最终以25 英镑的价格向大英博物馆出售了这幅画卷。不管那位1900 年到过中国、对艺术一窍不通的约翰逊上尉是如何得到这幅古画的,大英博物馆的这次收购后来证明是获得了一件顶级中国艺术瑰宝。在本书的第一讲中,劳伦斯·比尼恩将《女史箴图》画卷从头到尾仔细介绍了一遍。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同样珍贵的中国绘画还有一批来自敦煌的佛教题材绢画,共430 件,那是奥里尔·斯坦因率领的探险队从敦煌藏经洞盗取的。在整理这批绢画的过程中,劳伦斯·比尼恩得到了另一位远东艺术史权威拉斐尔·佩初兹的帮助,用他自己的话说,佩初兹“在伦敦对奥里尔·斯坦因从敦煌运回的中国画和藏式绘画收藏做了很有价值的工作”,时间是1914 年年末。劳伦斯·比尼恩在本书第二讲中提到了这批绢画,借此说明印度佛教绘画对中国的影响。

【唐】韩幹《牧马图》

《亚洲艺术的魂》作为讲稿,涉及的面很广,凡所涉及的大都是点到为止,多从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出发,没有太深入的专业探讨,但劳伦斯·比尼恩非常胜任艺术教育家的身份,这些讲稿既有大胆的设想,又有深切的感悟,举例注重说服力,语言讲究节奏且富有诗意。作为一本书,它不像学术专著那么艰涩枯燥,而是选取几个切入点稳步推进,在概括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特征的同时,更注重展示不同地区相互间的影响,最终归结到亚洲艺术的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是在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对比中呈现出来的。本书不回避西方人对东方艺术存在的偏见,准确地说它的目的就是想帮助西方人消除这类偏见。作为亚洲艺术的入门书,本书也为中国读者提供了重新认识亚洲艺术的机会: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已习惯将西方艺术视为主流艺术,我们同样对亚洲艺术的价值以及中国艺术在亚洲艺术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东西方艺术的对比,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世界艺术的整体感,至少能对亚洲艺术作为世界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有所认识。

敦煌绢画《引路菩萨图》

艺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满足人们的感官和精神需要,是因为其中体现了人的精神。亚洲艺术自然体现了与我们血脉交融的人的精神。也许本来是不需要由一位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给我们启蒙的,但我们已对身边的文化、周边的文化忽略得太久,甚至有了陌生感。相信《亚洲艺术的魂》能唤起我们对亚洲艺术的关注,引导我们去培养对身边的艺术、周边的艺术的爱。艺术需要你付出爱,艺术也值得你付出爱。正像书中引用的两句诗所说的:

你必须爱他,先一步这么做

之后才会觉得他值得你爱。 

只有当你倾心去追求美,才会感觉到美的神秘。劳伦斯·比尼恩有一首题为《无人见过的花》的小诗,其中的情调既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或许他想表现的正是超越东西方地域的艺术之美:

我在想一枝花,未曾有目光落在她身上

她在独处的空间寂寞开放。

这不是无人侵扰之快乐吗?她美得如同王后

却没有需要她牵挂的王国。

我们为美建造了豪宅、华丽的圣殿,

还设立一个宝座,供众人瞻仰;

但她已去了远方的山上,那里晨光闪耀

露水上不见了她的足迹。

朱子仪

2019 年9 月于北京五道口

本文节选自《亚洲艺术的魂》,中信美术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