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邢丨威武雄壮“藤牌阵”

2020-07-08 17: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非遗小词典】

藤牌阵又称打藤牌,是从商代流传下来的实战型古阵法,战士少则几人多则数万人均可成阵。对战时双手各执虎头藤牌和武器可攻可防,阵形随时变换。藤牌阵专攻马队,尤擅破连环马、防乱箭,可谓冷兵器的特种兵。

藤牌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太行山一带常见的藤条。古代为了实战需要,选取太行山上的优质藤条,经过沤泡,使之变得柔软而坚韧,编成一顶大圆形藤制品,中间夹上棉花之类的材料,外包画有虎头的生牛皮。干牛皮异常坚硬,刀枪不入。直径80公分的藤牌是绝佳的盾牌。

邢台经济开发区十里铺人对所制藤牌进行了创新,选用荆条编制藤牌,外包帆布画面,直径缩小到70公分,既轻便,又不影响表演。现在,为了方便儿童练习藤牌阵法,藤牌直径再次缩至60公分,表演时老、中、青分别挥动3种规格的藤牌上阵。

藤牌阵变化无穷,常见的有一字长蛇阵、八卦连环阵、梅花五方阵、四门迷魂阵、八门穿心阵等,阵容可随实战需要扩大到成千上万人。十里铺藤牌阵从最初72路打法,目前常用于表演的仅剩四路打法,很多已经失传。

如今藤牌阵已经没有了作战的意义,除了强身健体外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艺节目。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藤牌阵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传承故事】

上世纪50年代,白天搞生产晚上学政治,眼看着村里从清朝年间传下来的藤牌阵再也没人学了,陈世景的父亲陈致元作为藤牌阵第11代传承人深感不安,他经常望着堆在屋角的藤牌长吁短叹。

一天晚上,他把12岁的陈世景叫到面前,给小世景讲述起藤牌阵的来历——

明末清初,沙河县十里铺村(今属邢台经济开发区)落户了一个外地人,他孤僻寡言,淳朴的十里铺村民却把他当作村里的一分子,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拙”。当时,十里铺地处交通要道,驿路上常有官兵通过。有一年,几个过路的马弁在村民地里放马啃麦苗,被拾粪路过的老拙看见后上去制止。马弁对老拙出言不逊,并拿鞭子抽他。一气之下,老拙亮出功夫,痛打几个马弁,自此人们才知道老拙是练家子。

正值时局不稳,在村里一再恳求下,老拙答应教给村民一套防身护院的阵法——藤牌阵,其组织叫藤牌会。老拙教给村民的藤牌阵法可以上溯到商代,几千年来藤牌阵实战应用于战场至今。至于老拙是李自成手下的哪位将领不得而知,传说早已随着岁月渐渐逝去,但是誓言犹在耳边回响。

听父亲讲完这段传奇故事,陈世景对藤牌阵更加神往。他早就向父亲请求过要学习打藤牌,父亲以老规矩18岁以下不能学习为由拒绝了他。但为了不让藤牌阵从自己手里消失,陈致元决定把藤牌阵打法教给孩子们!

古阵新教

接过传承人接力棒的陈世景开始忙活起来,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藤牌阵的授业当中。陈世景手把手教年轻人学习各种阵法。陈世景不仅要让藤牌阵在他手里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

老一辈传授打藤牌的时候,都是师父示范,徒弟看着练,很多动作让初学者不得要领。在军队受过训练的陈世景按照擒拿格斗的训练方法把打藤牌的动作分解开来,一动、二动、三动……这样既便于学又便于记。他又把原来一对一、二对一的教学方式改成一对多,一个教练就可以同时教几十个人学习操练,效率明显提高。

如今,没有人能整天在家里练藤牌阵,都忙于打工、上班。起初,陈世景他们赶到春节前后召集藤牌会在一块练习,有位来采访藤牌阵的电视台记者建议他们采用“清晨藤牌教学法”,这样利用每天早晨的时间,不间断练习又不耽误正常工作,一试,效果还行。这些年,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对藤牌阵持续报道,让陈世景也听到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他觉得不能按当年的老法子往下传了,得改革,老年间的一些规矩不适合现在继续沿用,要传承必须得抛弃一些旧思想。

他不再追求18岁以上才允许学藤牌阵,现在的孩子上初中就离家住校了,一路上高中、上大学、工作,村里哪还有18岁以上可以学习藤牌阵的适龄青年。他和藤牌会的骨干一商量,决定从小学生抓起。为此藤牌会专门找人锻打了小号的短刀,编制了小号的藤牌,给孩子们讲藤牌阵的典故,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他把分解后的动作一点一点地传授给孩子们,准备为将来传承藤牌阵培养骨干力量。

如今,不年不节,不放假,即使孩子们也不能保证都按时来学藤牌阵了。陈世景和藤牌会副会长胡书平、陈世星、陈家重等人就挨门去动员家长,说服他们让孩子来继承发扬藤牌阵。

被动员的孩子们行动起来,每天清晨大鼓一敲,他们便聚集到一起开始操练,喊声震天,战鼓阵阵,刀枪棍戟,藤牌挥舞。陈世景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觉得传承有望了。

多年来,十里铺的藤牌阵数次参加文艺汇演并获奖。如今,不光在自己村里表演,还到邻村助兴,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掌声雷鸣,陈世景觉得藤牌阵有广阔的存在空间和价值。

摘自2017年5月6日《邢台日报》

摄影: 李院红

原标题:《读邢丨威武雄壮“藤牌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