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医者丨患听神经瘤的房医生,有患属写“投诉信”让你多休息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2020-07-09 06:34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河南省肿瘤医院  本文图均为 医院供图

“2019年11月我住院时看到房主任,感觉这个医生好惨啊。他看起来非常憔悴,走两步得扶住墙歇歇喘喘气,好吓人的感觉。”这是患者王刚(化名)对房佰俊的第一印象。

谈到房佰俊,许多患者和家属,眼窝都是湿的。

房佰俊在门诊坐诊

作为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房佰俊工作日每天早7点到晚10点连轴转,周六周日也不休息,继续坚持上半天班。他一天查房三四次,而按规定,他每周大查房一次即可。

患者和家属对他的一致评价,是细心、耐心,暖心,还总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

“像家人一样,他就像这里的家长、管家。在这里治疗,你很放心。”一位患者家属说。

房佰俊也是一名肿瘤患者。2010年,他患上听神经瘤,除听力受到影响外,头部束带感很明显。平时不能断药,过度劳累时发作起来,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房佰俊经常以此安慰患者,“咱俩都一样,只不过你在住院,我边工作边住院”。

房佰俊收到过许多感谢信、患者家属敲锣打鼓送来的锦旗。还有家属为引起医院重视,将感谢信故意写成“投诉信”,要求医院让房佰俊多休息。

2020年6月22日,房佰俊向澎湃新闻表示,做医生,要细心,还要将心比心。“付出了,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这就是我的价值体现。我已经很满足了。”他说。

房佰俊在带学生

“都是些小事”

今年45岁的房佰俊,是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他曾获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殊荣。

有时,听到患者”像房主任这么好的医生,太缺了”这种表扬,科室医务人员会打趣说:“哈哈,你可别夸他了,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每天,血液科患者看到的第一个医生,总是房佰俊。

工作日,房佰俊从早7点到晚10点,连轴转。医院是双休,但他周六周日依然会一早到科里,忙到下午一两点才走。在其带动下,全科医务人员周六周日上半天班,已成习惯。

“他最让我感动的,都是些小事,不尽眼,却又十分难得。”患者老刘说。

老刘住过不少大医院,称见到科主任不容易。而房佰俊,每天查房三四次,比管床医生都勤。“他没坐在办公室休息,永远在病人中间。对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前些天,老刘的裤带坏了,上厕所时,就用手提着裤腰,刚好被来查房的房佰俊看到。“他很着急的样子,马上问我:‘老爷子你怎么了,肚子不舒服吗?’那是真的关心。”看到窗户开着,房佰俊马上把窗户关住,“批评”老刘:化疗后抵抗力差,千万要注意。

马上出院的一名患者说,中午,房佰俊还专门来做了交代:回去有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在患者家属张女士看来,人吃五谷杂粮,都会生病。碰到房佰俊,是患者的幸运。“这么认真负责的主任、团队,真的不多。对病号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你的病情、治疗方案、用药、都讲得特别清楚。就是做一个检查,也会和你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做。”

有天晚上,张女士带丈夫出去“改善生活”,被查房的房佰俊发现不在。第二天查房时,房佰俊就叮嘱:做完化疗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我们这样一件小事,他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二天还不忘交代。”张女士说。

房佰俊说话总是和声细语的。他管张女士叫阿姨,管她老伴叫老爷子,跟她女儿喊妹妹,“像家人一样,他就像这里的家长、管家。在这里治疗,你很放心。”张女士说。

在血液科主治医师刘玉章看来,房佰俊是特别认真的一个人。许多时候,患者有焦虑情绪,不管患者多唠叨、多荒唐,房佰俊都会耐心的听、解释。

房佰俊在工作

将心比心

血液科的患者,不是骨髓瘤就是白血病。突患大病,许多患者和家属精神会崩溃。

来自驻马店市上蔡县的患者家属李女士告诉澎湃新闻,2015年,自己父亲确诊骨髓瘤,当地医生说是晚期,家里感觉天都塌了,父亲想放弃治疗,母亲也非常消极。

“房主任就和我妈讲自己的感受,说,‘你看我年纪轻轻的,我头里也有肿瘤啊,为了家人不那么担心,也会表现得很开心。’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妈。”李女士说。

当时,房佰俊拍着李女士的父亲李慎言的肩膀,说:老李,你别想那么多,你这病在我们这里小菜一碟。李慎言觉得,自己的包袱“一下就轻了很多”。

在李慎言看来,房佰俊跟患者都是有说有笑,“看不出来也是肿瘤患者”。

事实是,自从2010年患上听神经瘤,房佰俊的左脸和左耳便没了知觉,病情发作时,会影响走路平衡,看上去摇摇晃晃。因为肿瘤位置特殊,一直无法手术,他平时没断过药。

“经常耳朵里响得让人受不了。”房佰俊说,但一忙绿起来,就没感觉了。

房佰俊经常以此安慰患者,“咱俩都一样,只不过你在住院,我边工作边住院”。

2019年11月左右,医院接受上级考核,因为劳累,房佰俊的状态很差。刚好住进来的王刚说,他看到房佰俊走两步就要扶着墙歇歇,“感觉这个医生太惨了”。

房佰俊介绍,2010年患听神经瘤后,一个多月,自己的头发就白了。后来才振作起来。

此前,房佰俊的妻子剖腹产,因医生不够仔细,伤口留下触目惊心的伤疤。

“从实习开始,就看到患者的不易。妻子的遭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提醒我们做医生,必须细心再细心、还要将心比心。”房佰俊说。

和多数科室不同,血液科患者病情发展快。他举例说,脑出血是血液科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前兆发现早,就有补救措施,等到大出血,就危险了。他查房很勤,就是要每时每刻观察到每位患者的变化,及早发现、解决问题。

在肿瘤医院,有些患者,要等秋收后才有钱来看病,还有的患者,穷得只舍得吃馒头。房佰俊总是站在患者角度,想方设法帮他们省钱:能不重复做的检查,坚决不做;可用不可用的药,坚决不用,同等药效的,坚决不用贵的。

“他总是替你病号考虑,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想你所想。”患者老刘说。

患者给房佰俊送锦旗

伪装成“投诉信”的感谢信

房佰俊收到过许多感谢信,其中还有一封特别的“投诉信”。

2015年,郑州市民林观玉的老伴曾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治疗。老伴儿出院后,林观玉专门赶到医院,非要“投诉”给医院“管事的”:不能让医生太累了。

她在投诉信里写道:“患重病是不幸的,但能遇上房主任这样的好医生却是有幸的……房主任的工作精神着实令人折服,他尽管年轻但很拼命,病友也为他的健康担忧……须知,他们是医院的未来,更是病人的希望。”

2016年, 河南周口67岁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薛兰真去世。得到悉心救治的她,在弥留之际告诉儿子王留伟:“无论我能不能扛过去,都要替我送面锦旗,不然我心里不安啊。”此后,作为农民、不会书写的王留伟,找人帮忙写好后,自己一笔一划地把感谢信抄好。

澎湃新闻注意到,时而收到锦旗和感谢信的房佰俊,办公室却没挂这些。

房佰俊告诉澎湃新闻,去年春节,还有患者家属跑到其所住小区,敲锣打鼓送来牌匾,让他记忆深刻。不过,他认为,这些真的没必要。“就是本职工作。”

有患者说,房佰俊“天生就是做医生的料,有一颗仁心,是有大德的医生”。

在房佰俊看来,医生真心实意对待病人,自然就能相互理解。

有一件事,让刘玉章主治医师记忆深刻。两年前,有个年轻白血病患者没钱,疗程进行不下去了,就问房佰俊借了1万元。回去后,患者摔了一跤,人没了。今年2月份,刘玉章突然接到患者妻子的电话,说这两年情况好了些,要让打工的孩子把钱转过来。

“我听了特别感动。她爱人还记得这份恩情。”刘玉章说。

房佰俊身上经常会带两三千元,借给一些患者应急。他告诉澎湃新闻,有同事提醒他,担心患者不还钱,“事实上,一万个患者里也没一个不还的,这就是真心换真心”。

除治病,房佰俊还要带研究生、博士生,搞临床科研。他的儿子已经11岁,正读小学,早已习惯他的忙碌。只有周六周日的下午,他才能抽出时间,陪一陪家人。

近几年,因为劳累,房佰俊在医院和家里都晕倒过。

他告诉澎湃新闻,在同年龄段里,获得荣誉超过他的医生,很少。他最欣慰的,是自己做了,得到了患者、同事的认可。“这就是我的价值体现。我已经很满足了。”他说。

    责任编辑:崔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