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听到有些音乐就像进入了夏天?| 聊聊音乐和画面感
原创 Redz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作者/Redz编辑/昭水
美编/Ma er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几首代表着“夏天”的歌,当你听到这首歌,仿佛就看到夏天早晨的阳光、感受到窝在空调房里的舒适、尝到冰镇西瓜的甜……
夏天的清晨、忙碌又充实的一天、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学生时代……《他夏了夏天》就是这样一首一听就让人想到夏天、阳光、幸福感的歌,就像它的歌名一样,每个人似乎都能通过这首歌想起自己某个充实而美好的时期。
夏天的歌,又比如GALA乐队的《Young for you》,或许你乍一听也听不出是什么语言并不清楚歌词的内容,但会感觉到这是一群年轻人在做唱着快乐的事,可能是一场海边的狂欢、也可能是夜晚围着篝火畅聊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而且充满欢笑。
或许你也会觉得很奇妙,有些音乐好像能牵动我们的情绪、在我们的脑海里描绘生动的画面。听歌的时候,就像走入了这些音乐创造的小世界,这些世界里其中充满着它们个性化的色彩,、洋溢着热烈或宁和的氛围,和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走入其中的人被流动的音符包裹着、承托着,仿佛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它们的颜色、形状……
每个人通过音乐联想的画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个性的烙印,我们想到自己的过去、也借由音乐幻想未来;不过,每个人对音乐画面的联想又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以上提到的两首夏天的歌,多半人都会体会到类似积极、阳光、充实的正面感受及画面。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听不同音乐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感?又为什么会将音乐和画面、回忆甚至温度等感觉联系起来呢?
其中,“联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为什么我们听到音乐
会产生不同的画面和感受?
01
音乐视角下的“同构联觉“机制
现在,请你可以闭上眼睛试听一下以下两首歌,并在心中想象它们各自最像哪种颜色。在心中想一个最符合这首歌的颜色。
在加州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室中,便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参与者同样被要求试听五个音乐片段并为片段选择对应的颜色,而上文的两段音乐在这一实验中被选择最多的颜色分别为红色和黄色,这说明人们对于音乐和颜色的联想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共性。
音乐心理学领域存在“同构联觉“这一概念(周海宏,1990),其中,联觉指的是由一种感官刺激引发其他感官感受的心理现象,而同构联觉指的是音乐能够在音的高低、强弱、紧张度、发音状态、节奏与速度五个方面与其他感觉形成对应联系,即音乐的属性与感觉刺激的结构在逻辑上产生了对应关系,人们在听到某些音乐特征时会联想到与这些特征结构相似的感知觉体验,导致一些音乐在不同聆听者心中的大致理解方向变得一致。
比如,在音调的高低方面,如果一段旋律的音调不断上升,我们可能会想到某种呈上升趋势的图形或画面、感受到上扬的情绪;相反的,如《二泉映月》中不断下行的旋律,则会让人产生哀伤的情绪、联想到偏冷色调的颜色。还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甜蜜”这样的味觉体验来形容一个柔美动听的音色声音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听到又尖又细的声音时会联想到明亮刺眼的光线,听到恐怖电影中节奏紧张、音调不和谐的的配乐时会产生后背一凉诡异、恐怖的感觉……这些颜色、情绪、图形和画面的属性都与音乐本身的属性有着相似的结构特征,很容易诱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和感受。
当然,联觉不完全是由音乐本身带来的,音乐的标题、配词、视觉包装等都会对联觉的方向产生引导性,帮助我们产生相关的联想和记忆。
比如Joy Division的专辑《unknow pleasures》,这是一张充满自我毁灭、内省、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专辑,它的封面设计在摇滚史上堪称经典。专辑封面的图像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CP1919的脉冲信号,设计师Peter Saville从中获得灵感,采用黑白配色和简单的线条排列呈现出脉冲波形。没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更为深刻的、充斥宇宙般的阴郁、孤寂,弥漫着压抑和不安。音乐方面,相比一些表达更为强烈的金属乐,《unknown pleasures》让人听到的不是一个令人惊声尖叫的世界,而是来自内心深不见底的黑暗。或许直接听专辑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地感受到音乐的情绪,但当反复听完整张专辑再来看封面时,便会发现它和音乐中情绪的契合点:内心暗流涌动的黑色,就像宇宙中一颗神秘的星体,寂静无声,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呐喊和挣扎。
实际上,流行音乐的歌名、歌词、视觉包装正是承担着帮助音乐“形象化、概念化”的重要作用。创作者将复杂的情绪融入到音乐中,但音乐不像语言、图像一样直接,光听音乐我们或许无法产生十分细腻的情绪体验。此时,文字和图片就能为想象提供方向和图像素材,听众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的联想会变得更为相似,更加贴近作者想传达的意图。
以上提到的音画联觉现象,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我们可能认为这样的联觉在生活中十分平常,但对于小部分人来说,它也可以造成一定的困扰。在心理学研究当中,这种大部分人都拥有的联觉被称为“弱联觉”、“联觉隐喻”(Tsur,1992),它更多地体现在思维层面,当我们习惯化之后就很少意识到这样的体验。相对地,有一类群体则拥有“强联觉”,他们对于跨感官的体验更为直接和强烈,当我们说“这个声音好甜”时,“弱联觉“更多地依赖想象,”强联觉“人群却能从味觉上感受真正的甜。
■■■
02
具有遗传性的“强联觉”,人群中占比仅有1/23
Simner等(2006)通过随机抽样法研究发现,强联觉在人群中发生率仅有1/23,或许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群体。Pearce(2007)发现,强联觉者的联觉能力通常是终身的,且具有遗传性,至少40%的联觉者有一个具有联觉的直系亲属(Barnett等, 2008)。
强联觉者具有更为丰富的联觉体验。比方说,你认为数字是有颜色的吗?在《一个联觉者的自白》中,作者从小开始便认为“数字2是草绿色的,8是橙黄色的,字母A是深蓝色的,P是紫红色的…”。这种感觉的发生无法抑制,它能够帮助部分强联觉者更好地记忆内容,但也为他们制造麻烦——“当我记忆一个英文单词时,它首字母的颜色会影响整个单词的颜色。好比YELLOW,由于Y是蓝黑色,即使L是柠檬黄,整个单词看起来依然是蓝色的”。有研究证实,存在颜色联觉的人判定字母真实色彩的时间要比普通人慢,这也说明“强联觉”给人带来的并不全是乐趣。
音乐-画面联觉的应用
生活中,音画联觉还存在许多有趣的应用,比如具有音画联觉的美国艺术家Melissa McCracken,她在听到音乐时,能够“看”到抽象的色彩和画面——“音乐响起来后我看到了有颜色的漩涡、不同的象牙色云彩…… “。在Melissa的眼中,“音乐的旋律是相互交织的流动的色彩和纹理,每个演奏的乐器有属于自己的颜色,比如古典的吉他是黄褐色的,而潮流的电吉他则是冰紫色或者蓝色……“下图便是她在听到John Lenon的《Imagine》后所”看”到的画面,她用不同色彩、质地的颜料,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的动态感,这是她认为歌曲中最核心的灵魂元素。
音画联觉也被应用在音乐创作中,Billie Eilish在采访中讲述过她具有联觉。创作时,她喜欢先构思音乐有着什么样的颜色、质感、形状……她说自己创作的《bury a friend》拥有黑暗、灰色、褐色的色调,让人想到任何黑暗和可怕的事物,《xanny》则温柔、顺滑,就像丝绒和烟雾……当然,联觉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不仅限与音画联觉,还有字形-颜色联觉、味觉-声音联觉、时间-空间联觉等六十余种联觉陆续被心理学家所发现,而其中许多大部分人都拥有的联觉已经广泛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时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文学领域的联觉对我们来说可能最为熟悉,如张爱玲在《第二炉香》中描绘一个人的笑声“像一串鞭炮上面炸得稀碎的小红布条子,跳在空中蹦回到他脸上, 抽打他的面颊”,请回答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是不是回想起了被阅读理解支配的恐惧(狗头)
广告营销等领域也有许多联觉的应用,比如这句“德芙纵享丝滑”,可能我们听到的时候也不会过多注意,实际上这句广告语就是运用了味觉-触觉的联觉,比起单一地调动味觉,这种多感官的调动让原本单调的形容一下子立体了起来。
参考文献
[1]《音乐联觉化欣赏要略》——什么是高级联觉
https://www.douban.com/note/698587775/
[2] 看到声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45464/answer/363352528
[3]色联觉:这首歌什么颜色?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99f7a1d9490cbe55700000b
[4]周海宏.同构联觉——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转换的基本环节[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02):59-64.
[5]如何让音乐视觉化或者直观感受?-康石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671029/answer/780545430
[6]韩旭.浅析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J].艺术评鉴,2019(17):13-17.
[7]Tsur, R. (1992). 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 (p.580).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Elsevier (North Holland) Science Publishers.
[8]Simner, J., Mulvenna, C., Sagiv, N., Tsakanikos, E., Witherby, S.A., Fraser, C. et al. (2006). Synaesthesia: the prevalence of atypical cross-modal experiences. Perception, 35, 1024–1033.
[9]Pearce, J. M. S. (2007). Synaesthesia. European Neurology,57, 120–124.
[10]Barnett, K. J., Finucane, C., Asher, J. E., Bargary, G., Corvin,A. P., Newell, F. N., & Mitchel, K. J. (2008). Familial patterns and the origin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ynaesthesia. Cognition, 106(2), 871–893.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