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北高考首日全记录

澎湃新闻记者 邓雅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伍静 夏周祺 徐朝阳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王雨晴
2020-07-07 20:13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湖北省今年有39万余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多地遭遇暴雨天气,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得今年的高考首日尤为特殊。

7月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探访湖北武汉、荆州、宜都三地考点情况。

荆州沙市第五中学考点外,交警正在指挥交通。 本文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夏周祺 徐朝阳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王雨晴 图

6:10 公安交管、水务、电力等多部门保障人员就位

武汉今年有5.9万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全市13个区共设有58个高考考点。受疫情和天气影响,今年高考增设了多项防护措施。

6点10分,记者在武汉一中考点看到,公安交管、水务、电力等多部门保障人员已经就位。

据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消息,截至7月7日8时,武汉累计最大降雨量176.9毫米。在武汉一中考点附近执勤的江汉大队民警向记者介绍,全队执勤人员在早上6点10分全部到岗,已经把考点门口秩序清理干净,每个民警的摩托车里,多准备了一份雨衣和头盔,考生如有需要可以及时用上。

武汉常青供电公司金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目前武汉连降暴雨的情况,该公司已启动临战保电模式,今天出动十余人在武汉一中考点内外维护电力,“保电、守开关、线路巡查,确保考场供电稳定。”

武汉一中高三教师姚华桥向记者介绍,该校作为传统的高考考点,应统一要求增设备用考场,如果学生体温超过了37.3℃,会有特别增设的专业医务组进行判定,启动备用考场,确保学生完成高考。考场今年还增设了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医疗防护用品。武汉考生在进校门时,统一要求配戴口罩,进入考场后,再更换佩戴学校统一发放的口罩。

在湖北省宜都一中考点外,宜都市公安局陆城派出所民警向记者介绍,为了做好高考治安管理工作,市公安局派出包括特警、消防、交通和治安大队在内的近一半警力,仅派出所就出动民警15名。“早上我们七点上岗,直到下午考生离开考场,主要负责在考场外维持秩序,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确保考生人身安全。”

湖北省宜都一中考点附近,考生即将进入考场。

7:30 考前集合,老师加油打气:“天王盖地虎,全上‘985’”

湖北省宜都市在宜都一中设一个考点。7点30分,宜都一中高三考生在考点附近集合,老师为他们送上了幽默的考前祝福:“天王盖地虎,全上‘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

走入考场前,宜都一中高三考生集体加油打气,喊出嘹亮的口号:“斗志擎天,豪情满怀,天道酬勤,乐战不怠,意坚心恒,信念常在,以我雄心,征战未来!”

宜都一中高三语文老师程莉特意穿上了红色的衣服来给学生加油打气。她告诉记者,今年考生进场比去年要稍早一些,因疫情防控,考生需要从侧门的测温通道进入,且一次只能通过两个人,用时更长。“我连续带了两届高三,感觉今年班上的学生更紧张。”

考生进场时,程莉仍站在考点外,目送学生们走入考场。考场工作人员提醒她:“您站在警戒线边上了,请往外一点。”后退时,她的目光始终盯着校门方向。

沙市第五中学考点外等候的家长。

9:30 老师家长守候考场外,家长:“我的压力比她还大”

9点30分,第一场考试开考半小时后,在武汉一中考点送考的李老师仍守候在考点门口,他告诉记者:“我们学校这次有一百多位学生在一中考试,我担心考生临时有什么需要,所以一直守在这里。”

考生入场后,仍有许多家长守候在考点外。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考点外,考生家长孙汉川坦言:“她在里面考试,我在外面等,我现在的压力比她(女儿)还大。”

还有送考的妈妈们讨论起考试期间的餐食营养问题,有家长笑称,“我儿子说每天要吃五斤牛肉。”还有家长说,“这两天的餐不要弄得太油腻,也不要弄有小骨头、小刺的菜,一切安全第一!”

沙市第五中学考点外路面积水。

10:00 荆州沙市突降暴雨,有车辆考场前熄火

上午10点,沙市第五中学考点突降暴雨,直到上午11点半第一场考试结束时雨势不减。

记者在现场看到,强降雨导致考点附近内河水位迅速上涨,很快淹没主干道,积水可没过车轮,有车辆熄火后被拖走。道路侧边,拖车随时待命,保证道路交通通畅。

正在考点外守候的沙市中学高三班主任张珺告诉记者,荆州市教育局7月6日下发文件,考试前遇强降雨可提前开启考点,候考区域专门设置避雨点,体育馆、食堂等都开放作为临时避雨场所。今天早晨,环卫工人提前清理了考点附近的积水。“有些家长在附近酒店订了房,就是怕下雨交通受阻,也方便考生休息。我怕准考证被淋湿,特地为每位学生过塑了准考证。”

11:30 第一场考试结束,考生:“语文考试题目不难”“中午继续复习”

11点30分,武汉一中考点陆续有考生出来。几位考生向记者表示:“作文发挥还可以,感觉这次语文考试题目不难。”“看到作文题目就觉得可以写。”“发挥还好,中午准备先睡一下,然后继续复习一下数学。”

在武汉一中考点送考的班主任张旭告诉澎湃新闻,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班上的同学们都还比较平静,“我注意到好多学生鞋袜湿了,提醒他们中午回家换一下,让自己尽量达到舒适的状态。”

武汉一中考点外等候的家长告诉记者,“我们很紧张,但是不想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紧张,希望他不要担心,专心接下来的考试。只要他自己觉得发挥稳定,尽力就好。”

因疫情原因,湖北的考生在家备考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对此有家长表示,“相比高考,我觉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荆州沙市突降暴雨,家长们仍守候在考场外。

12:30 社区工作人员帮助维护考场周边秩序

12点30分,记者在宜都一中考点看到,在考点对面的宜都市税务局门口专为送考家长搭起了服务点。宜都市税务局办公室主任蔡传红说:“我们每年都会为考生家长提供一个可以避风挡雨的场所。”

宜都一中考点附近胜利社区的社区网格员饶女士告诉记者,考点附近有不少商户和私人住宅,如果在生产生活中发出较大声音,需要去提醒他们注意。“每家每户的情况我们都要了解,居民们今天也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

在武汉一中考点,附近社区新华家园小区的安保人员向记者表示,社区需要向考点周边的商户、居民宣传高考注意事项,预防出现影响考试环境的情况。“我们社区的30余名工作人员都出来送考,帮助维护考场周边秩序,协助交警、城管处理周边的突发事件。”

志愿者帮助维持宜都一中考点外秩序。

14:00 第二场考试考生进场,老师强调“平常心”

下午两点,武汉一中考点,考生陆续提前进场进行第二场数学考试。

在武汉一中考点外送考的老师张旭告诉记者,“我守在考场入口,看着班上每一位同学进入考场,跟他们握手鼓励,强调平常心、正常发挥,不给学生太大压力。”

考生家长彭晓的家距考点武汉一中走路只要十分钟左右,但她坚持送孩子过来。“孩子上午出来,觉得语文作文比较难写,平时积累的素材没有发挥出来。刚刚我让她闭目养神休息了差不多20分钟,但她自己主动起来,又看了些错题集。我能看出孩子很紧张也很辛苦,我想在校外陪陪她也是一种支持。”

有家长送完孩子进入考场后,去旁边的奶茶店买了杯奶茶,她告诉记者,“等下用奶茶犒劳犒劳孩子。”记者注意到,家长手上还拎着雨具和孩子的外套,“中午孩子从考场出来时,身上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所以现在多给他带两件衣服。”

家长们坐在志愿服务点休息。

在宜都一中考点外,四辆用于接送考生的旅游客运车停在考点外的道路上。记者了解到,这是宜都市第二中学的高考专用交通车,由于宜都市第二中学与考点距离较远,考生在考试期间统一到市区内的酒店吃饭住宿。往返酒店的路途中,都会有交警在最前面开道,全程护送载有学生的客车。

客运车司机聂华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七点半从酒店出发,将考生送达考场,然后在原地一直等待考生出考场,接他们回酒店吃饭休息。聂华说,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考生们必须在车里佩戴口罩,减少接触。“今天宜都的雨下得不大,交通比较顺畅。”

宜都二中高考交通专用车。

17:00 数学考完有同学提前交卷,考生:“明天继续加油”

记者在现场看到,离数学考试结束还有十多分钟时,在沙市第五中学考点就已经有同学提前交卷,在学校准备的区域等待走出考场。

数学考试结束后,一位考生走出考场后向家长幽默调侃道,“这场数学考试挺简单的,就是我不会而已。”还有一位考生向记者表示,“数学考试感觉一般,争取今天晚上好好复习,明天逆风翻盘。”

数学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宜都一中考点。

在武汉一中考点外,刚刚走出考场的陈家洛直奔在路边等候的妈妈,他对记者说,“最后一问没有做出来,前面的题我检查了好几次,感觉还不错。”妈妈告诉他,家里煨了牛骨汤,希望他能“牛气冲天”。

武汉市第十九中的考生刘可心告诉送考的班主任,“证明题跟老师上课讲过的类似,但是有一些题目不是太有把握。”班主任李老师提醒她:“不要对答案,今晚好好休息,可以看看错题本。”

考生田光从考场出来,记者注意到,他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对于考试感受,他说:“已经忘了,我考一门忘一门,不会被这一场的情绪影响到下一场考试。明天继续加油吧!”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