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苦读十二载,我还是病倒了|名校生的自我剖析

2020-07-07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一念失真 双相躁郁世界

作 者 序

想把自己的患病历程娓娓道来的意图由来已久,我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可能是因为病耻感吧。

去年,我得知一位老友也是双相患者,他自己是学医的,并向我推荐了这个公众号,我才真正有了下笔的动力。

想想这是我与双相斗争的第四年了,最近也开始频繁思索如何更好地面对双相,那就以此文为开篇,希望能坦诚地面对自己,寻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相信,在双相躁郁世界,自己的文章会被更多处境相似的人看到,或许也能给他人带来治愈的力量。

作者|一念失真

编辑、排版|酒吞童女

审阅|Emile

病魔第一次出现

第一次发病来得非常突然,那是在2016年的4月8号,校庆。

当天我情绪失控十分严重,拿着手机疯狂拍照,书包里的书和电脑差点弄丢。学生活动中心里,我在纸上把脑中奔涌而出的所有不相关名词,全部通过复杂的方式联系起来,并坚信我算出了某种命运的走向和规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我疯狂暴走到校外的馄饨店,感到莫名害怕,身体不断发抖,似乎出现了某种妄想。

次日,我又在校外的美甲店,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与老板爆发争执,并扬言要打学校保卫处的电话。

我在上海的两个表姐接到电话匆忙赶来,被我失控的样子当场吓哭。

我的父母远在家乡,他们得到老师的通知来到学校,却不敢相信一个背负着家族荣誉和光明前途的孩子就这样崩坏了。当时我对爸妈的态度异常暴躁,又因为害怕被同学发现而感到羞耻,拒绝让他们进寝室。

很快,19岁的我,被强制送进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被当时医生的诊断为急性短暂精神性障碍*。

“既往精神状况正常的个体,在没有任何前驱期症状的情况下急性起病,在两周内达到疾病的顶峰状态,并通常伴有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急剧恶化。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思维形式和结构障碍、困惑或意识模糊及情感与心境障碍。也可出现紧张症性精神运动性障碍。症状的性质与强度通常在每天之间甚至一天之内都有快速、明显的变化。病程不超过3个月,大多持续数天到1个月。缓解完全后,个体能恢复到病前功能水平。”

——摘自公众号“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第一次住院经历在我的记忆里是模糊的,只记得一开始我抗拒承认自己的问题,也完全不配合治疗,医生的说法则是:自我认知不足。

印象中,我当时很多想法都十分极端。

我对医生称爸妈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原因是我的血型是AB型,而我爸妈分别是O型和B型。我当时可能只是话多,又因为愤怒,脱口而出不经思考,其实我只是内心愤恨于他们把我送进精神病院。

当时我还在频繁联系一个表白失败的男生,并且拒绝相信那个男生不喜欢我,医生则认为这归类于钟情妄想*的表现。

注:患有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人会出现幻觉、妄想或言语紊乱。他们的症状只持续一个月或更短。妄想往往涉及到特定的主题,例如在钟情妄想中,患者会认为别人(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爱上了ta。

我在医院有过十分狼狈的瞬间,可在MECT疗程结束后,我的记忆只能靠手机拍下的花草树木照片拼凑出一角了。

据老妈回忆,我刚开始服药时副作用非常大,有时会止不住的流口水,经常到要打开塞露;也曾因为想要从病院逃跑而被几个护士抓住,我在地上翻滚、拼命反抗,最终却还是被约束在了病床上。

其实很多事情我都回忆不起来了,只记得深夜在阴森的病房里,我始终睡不着觉。在陌生的环境下,我特别的敏感和脆弱,那段时间全靠听一个叫“好姑娘对你说晚安”的电台度过最深的夜。

当然最可怕的记忆属于MECT(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因为吃药后我的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医生便建议了这个更有可能帮助康复、但也有别的风险的方法。

MECT有七八个疗程,第一次我是被“骗”进了诊疗室的,那时候我感觉自己要死了一样的害怕。后来第二次第三次,我只感觉自己的大脑丧失了某部分功能,记忆力在短期内受到很大损伤。

在接受了将近2个月的药物治疗和MECT后,我出院了,但同时我也办理了休学手续。

才上大二,我的求学之路就突然中断,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宅家生活,之后再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复学。

追根溯源

成长与信念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我都一直在家静养,但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却没有完全恢复。

我不敢和初高中同学联络,害怕暴露我已经休学的事实,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更没有出行的条件和能力。白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只能靠十几个小时的睡眠和无止境地看韩剧打发时间。

复学后,我在面临保研和毕业的压力时,一直在后悔为什么休学期间没有把握住时间努力学习,为什么没有思考出自己未来该走的方向。

可事实上自始至终困扰我的问题是——

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万恶之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人生中埋下伏笔以至于有一天如此面目狰狞的呢?

我尝试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寻找根源。

一直以来,我都无法释怀的是我的原生家庭。我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叙事体系来支撑我的观点。

我始终记得还在四岁时,爸妈便把我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离开我去了合肥创业。妈妈只有寒暑假才会偶尔回来呆一两天看看我。

当其他小朋友上学放学都有爸妈接送的时候,我只能落寞地回家,含泪唱着一首《鲁冰花》: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也因此我从小就极其敏感自卑,到了五年级,父母在合肥买了房子,终于把我接到一起生活。我以为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却没想到等待我的是另一个地狱。

他们因为公司开支的问题经常吵架,每当他们破口大骂甚至砸东西的时候,我便会把自己锁在小房间里试图把自己和他们隔开。他们一遍遍地威胁对方要离婚,争论我的抚养权。一开始我十分害怕,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不敢说话,到了后来我已经逐渐麻木。

我曾对他们说,你们要离婚赶紧离吧,我无所谓。

可我的内心真正想说的是:“我就是一个累赘啊,是一个自己还无法养活自己,更不该存在的没人爱的家伙!”

本来按我家的学区,我只能上一个普通初中,但老爸托关系把我送到了一所重点寄宿学校。也是因为非正规入学的缘故,我一直很怕落后于其他同学,因此加倍努力学习。第一次入学考试,我就得了班级第一,初中三年我一直维持着班级前三,年级前三十的成绩。

除了惯性之外,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家庭发生的变故——老爸的创业公司最终还是破产了,家里的房子被卖掉抵债,我们家开始了长达12年的租房-搬家的噩梦。

我本身就敏感内向不善交际,缺爱的成长环境和突如其来的家道中落,更让我有强烈的危机感:“xxx, 你只能靠自己走出去了,摆脱这个支离破碎的窘境,唯有学习!”

在看完《李小龙传奇》后,我变得愈发热爱学习,我欣赏李小龙的那股狂劲:“我不说我是天下第一,但我也绝不承认不是天下第二!”

在李小龙的激励下,我再一次夺得年级第一。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愈发极端和偏执,甚至在后期,我在严苛的完美主义下不断地自我施压,导致我初三就已经陷入抑郁,甚至一度产生过自杀的想法。

与此同时,成绩即便是在我的极力控制下也有微微下滑,我对自己的评估十分糟糕。现在想起来,我始终还是低自尊的人格,认为学习就是我的全部,即使被喊作书呆子也无所谓。

我用学习好来强化自信的习惯,一直延续了高中。在经历高一理科实验班的折磨和文理分科后,选择文科的我优势彰显,顺利进入了全国C9的顶尖大学。

到了大学,我的三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志愿填报时,我第二志愿选择了需要砸钱积累水平的英语专业。被录取后我发现来自中部省份的我,英语水平也许在应试上不逊色于同学,但在口语方面,还有口语之外的谈吐风度、待人处事和阅历上,远远被周围人碾压。

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第一学期的我还是以学业为重,成绩也在前三尚可,我也报了学生会,但面试并没有通过。第二学期,我认识到大学里,学习不是全部,所以我加入了一个超有个性的学生社团——AIESEC(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

在这个社团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不论是我两段告白失败的黑历史,还是曾经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心血与成果,其中的努力可以说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中昼夜颠倒的作息和学习工作的失衡,也直接导致了我病情的恶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