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摄影师|席子:魔都的隐秘将被揭示却又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实习生 增山恭祥
2020-07-06 16:57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席子,摄影师/艺术家/史料记录者,上海人。著有《上海屋里厢》、《上海里弄文化地图》

席子作品

【伊川读图】

席子的身份颇为复杂,摄影师/艺术家/史料记录者,这不仅出自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多的解释,同时作为一个影像生产者,这在他各时期的作品中也不断印证其身份的多重性。

有时候我们在观看他的作品时准确无误地辨认出这是摄影——早期法国摄影师尤金·阿杰特(Eugene Atget)的“巴黎街道”和当今加拿大摄影师Greg Girard的“夜上海”的杂交;有时候我们又从国家地理杂志中窥见他对某个具体对象的清晰描述,构成并确凿它们在摄影之后的史料价值;有时候又被他魔幻的色彩带离现实,感叹超现实主义潜入其身体和他所在的城市——魔都世界的隐秘将被揭示却又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可以看作视觉上的混乱,比如色彩上的相互侵扰带来的眩晕与刺激,明暗的失控带来的对抗与紧张,层次的铺装重叠带来的繁杂与烦躁,空间的逼仄空旷带来的错愕与荒谬。我们正生活在摄影师席子“制造”的影像之中,似乎真实的现实状况又并非照片上那番模样,以致于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向摄影师求证照片中具体的拍摄方位,坐标点,甚至弄堂名称,等等。

那,我们生活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面对这些花花绿绿,明暗不清的照片,在无法快速给摄影师贴上哪种类型身份标签的时候,心总是不安的,不断观看成为试图接近谜底的可能。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人是复杂的综合体,而席子带来的城市影像又极为多义多彩。从本质上而言,他并不把自己当作一名纯粹的摄影师甚至摄影家来看待,他写在博客中的一句话:“无法用砖瓦拯救这个城市,就用像素记录这段历史 。”这么看,其记录性质的摄影行为大于强烈(同时也是克制)表达的欲望,然而吊诡的是,这些亦幻亦真的城市影像却在那里自说自话了,这从其微博上的一众粉丝跟帖评论可见一斑,“上海晚上的夜景有时候看上去会平淡无奇,但是仔细看就是生活的细节。”他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那些五颜六色的照片跳了出来,激活了也激发了无数人内心对我们所处时代中国这座最具魔幻城市上海的赞美和批评。

席子全盘接受外来的反馈信息,仔细地倾听,甚至还会与粉丝互动一下,但是相机在他手里,他要听从已成为身体一部分的这块电子产品的召唤,也即对夜间某块荧光色发射出的光线做出及时的回应,对某幢民国残存下来的墙壁或纹饰发出感叹,对某棵百年古树纠缠不清的叙述……换句话,作为摄影师的他需要跟两种声音搏斗,一种是来自社交媒体的上杂音,无论这些声音带来的好与坏,它总是会侵扰制造出这些影像的作者本身——增强还是会削弱原生创作了;另一种则是他长期面向魔幻现实,尤其是色彩上带来的感官刺激,是否会存在欲望的功能性退化和丧失,毕竟一个正常人天天生活在“花花绿绿,似醉非醒”的现实生活中,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去支撑。

席子是不是一直保持他笑容背后的清醒意识,很难说,但是他的的确确用相机留下的一大批上海真实的街道、房间和它们的主人。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自述】

老建筑会被生于兹长于兹的上海人熟视无睹,我就是为了纪实而摄影,这些老房子马上就消失了也太可惜了。很多老上海人的室内空间,和近代的新建筑,都是我会去关注的主题。

我也很喜欢拍夜景。看似平淡无奇的建筑夜景,走进了却全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海的旧生活空间很奇怪,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融合。这些特殊的生活环境在将来越来越少,房间里温柔的光和街道上的冷光也能有个呼应。

夜晚,很安静,没有他人的影响,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本能。除了高楼是亮的,许多老地方,甚至是被拆除的废墟都是非常暗的,通过长曝光也能拍出一些人所不睹的东西。

再比如溧阳路老房子中楼梯下的特殊空间是当时的灶披间(厨房),许多人在这里做菜,这样的生活空间在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想要去记录那些正在使用的生活空间。

在上海常见的石库门老弄堂,一样的生活空间,一个礼拜后里面的人可能也就搬迁不在了。居民在早晨会更加容易接受我的摄影师身份,路灯亮起,房内透出淡淡的白炽灯光,他们便会开始纳闷我在做些什么。记得一家门前有一颗细细的枇杷树,房里的先生跟我说了很多话,还亲切地采了琵琶给我吃,告诉我“过两天也就搬家了”。

我的目的是纪实摄影,虽然有一些老建筑的拍摄中使用了一定的艺术手法,但是这却无限接近于我所想表达的主题,事物,所缅怀的环境,生活。这无疑便是一种纪实摄影。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在观片会之后,席子后续增补了一些室内近景局部的画面,近景的观看逼迫我们心无旁骛地对物本身的观察,这种观看方式从单纯看的本身慢慢溢出到直视的地步,进而呆住——日常生活场景中呈现出非常之相——它们是局部的又是全部的,是失序的又是规矩的,是迷乱的又是清醒的。咫尺之间,尽显魔都的另一面。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席子作品

上海静物系列拍摄于2010年至2020年,部分照片使用富士GFX50R相机。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