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医院分类成效怎么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医院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
7月2日,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会同市卫健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人员,在2020年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期间,联合检查部分上海市级医院垃圾分类工作。
与居民区、写字楼等场所相比,医院开展垃圾分类有特殊性。通常,占地面积有限,人员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外地来沪者较多,是医院推进垃圾分类面临的一道难题。虽然有难度,但当天执法检查人员发现,各家医院通过自身努力,垃圾分类做得都不错。
瑞金医院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走进院内,四周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检查人员随机进入一家便利店,没等店员过来,就开始翻检垃圾桶。一只干垃圾桶里,翻看到纸屑、塑料袋、沾有污渍的饭盒等废物,没有误投进来的湿垃圾。
在瑞金医院,检查人员进入一家便利店检查看垃圾分类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蛮好蛮好。”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阎祖强一边翻垃圾桶一边说,接着他又查看湿垃圾桶,桶内同样没有发现其他垃圾。此时店员走过来,告诉检查人员,他们一直认真开展垃圾分类,医院对垃圾不分类不收运。检查人员对其成绩“点赞”,要求他们继续保持和提升。
瑞金医院住院大楼每个楼层设有指定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检查人员随机走上一层楼,还是直接先翻垃圾桶,四分类投放均没有错误。
住院部主要人员有病人及家属、护工,他们是否有培训垃圾分类?
在瑞金医院住院部,检查楼层垃圾分类投放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一名护士长表示,医院的护工、物业等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其中一项有垃圾分类。病人住院时,住院须知当中,也有垃圾分类相关信息。她说,虽然病人不免有流动性、有外地病人,但住院病人要在病房生活一段时间,其实都愿意和医院一起保持良好环境,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在瑞金医院急诊大楼公共区域,检查垃圾桶投放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区分医疗垃圾和一般生活垃圾是医院一项重点工作。在当天的检查当中,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到,各家医院严格控制环境风险,加大源头管控和分类力度,确保两类垃圾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及处置全程规范安全。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大楼、住院部等区域张贴有宣传海报,走进住院部,一个护士台上放置了垃圾分类《告家长书》。一名护士长称,院方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每天对垃圾投放点地面进行清洁,以免产生异味、滋生细菌。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检查垃圾厢房。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医院为每个病区增设湿垃圾桶、干垃圾桶、可回收物桶及回收废电池盒,垃圾源头减量明显,分类效果显著。2019年饮料瓶、玻璃瓶、纸板箱等可回收垃圾的资金收入比2018年增长10%。灯管、废电池、过期药等有害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处置。
儿童医院称,该院自2015年就开始加强垃圾分类工作,根据统计,自2015以来,垃圾减量达30%以上,垃圾处理费平均下降20%,后勤管理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落实责任主体是持续做好垃圾分类不可缺少的一环。阎祖强在检查中要求,医院相关主管人员要认真学习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医护人员、病患、护工、物业等各类人员的责任,各司其职,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上海市人大代表陶依嘉回忆,上海刚开始垃圾分类时,很多社区居民搞不懂,《条例》实施一年来,现在社区居民已是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同时医院等人群集聚的公共场所做得也越来越好。
“我们去医院,一些上了年纪的患者都说,在家里都分的,在小区都是志愿者,到医院也一定要分好。”一年来,上海人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这让陶依嘉感触良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