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沪剧《芦荡火种》重回“沙家浜”
“摆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炉全靠嘴一张……” 沪剧《芦荡火种》中,阿庆嫂这一段经典唱段“智斗”可谓家喻户晓,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的特殊日子,上海沪剧院带着自己首演60年的红色经典《芦荡火种》,来到了剧中的故事原型的发生地沙家浜,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实景演出。初夏的蝉鸣蛙叫声里,这个80多年前发生在沙家浜的历史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又一次“重现”了。
“春来茶馆”里,阿庆嫂和刁德一、胡司令在真实的四方桌前展开了“智斗”;芦苇荡边,指导员郭建光带领36名伤病员在沙家浜芦苇荡中顽强斗争,这是剧中“坚持”一折,也是“沙家浜连”前身部队在这片江南芦苇荡里保留下“芦荡火种”的真实历史。
地因戏出名,借助剧的影响,当初新四军伤病员的疗伤地也以《芦荡火种》戏中虚拟的地名“沙家浜”重新命名。沙家浜从一个江南鱼米之乡,成为一个景区,并恢复了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
“我们上海沪剧院和沙家浜的渊源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当年老一辈艺术家们从这里找到创作素材,并在这里体验生活,和部队同吃同住三个多月,后来又帮着一起建立景区。如今我们剧院带着《芦荡火种》重回沙家浜,重新寻找红色的精神财富,重走红色之旅,希望我们沪剧院能始终保有这个传统。”在活动当天,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站在春来茶馆前感慨万千地说道。也在这一天,“上海沪剧院沙家浜体验创作基地”也正式揭牌。
上海沪剧院沙家浜创作基地揭牌。上海沪剧院供图沙家浜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坐落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里是“芦荡火种”故事原型的发源地,也是“沙家浜”部队的诞生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原名叫做“张家浜”,而改名为“沙家浜”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改名的缘起,就是因为一部沪剧《芦荡火种》,以及后来根据沪剧移植改编的现代京剧《沙家浜》。
创作于1959年的沪剧《芦荡火种》,源于一篇征文,崔佐夫的《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文章记述了1939年前后,新四军6师18旅52团一批留在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伤病员的经历。当时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的编剧文牧执笔,根据这段真实历史,并采访了亲历者后创作了《芦荡火种》。
1960 年1月于上海首演后该剧赴京演出,刘少奇、彭真、李先念、陈毅、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观看,对这个戏作了很高的评价。此后,上海沪剧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再次公演该剧目,曾经创造过连演满九个月、演出310场,观众超过51万人次的惊人记录。
茅善玉说:“沪剧是个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的戏曲剧种,沪剧历史上曾经创作演出过不少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优秀现代戏。但是还没有一个剧目像《芦荡火种》那样,不仅闻名全国,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而且对整整几代人的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持久、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至今,这部戏依然广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自沪剧《芦荡火种》诞生至今,已先后演出700余场,观众人数超过100万。
在活动现场,上海沪剧院以春来茶馆、芦苇荡等实景为表演场地,上演了《芦荡火种》之“智斗”、“开方”、“坚持”、“审沙”等多个唱段。情景交融,让演出者、参与者、观看者们都有一种独特的体验。
“春来茶馆”演出《开方》。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芦苇荡边演《坚持》。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参与演出的大多都是沪剧院的中坚力量,包括程臻、钱思剑、凌月刚、金玉明,还有一个6岁的小戏迷何凌芯,在“办喜事”一折中扮演了“小阿庆嫂”,让人忍俊不禁。
6岁的小阿庆嫂演《办喜事》。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这是一次沪剧院和沙家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共建活动。除了演出,茅善玉还向现场观众讲述了沪剧《芦荡火种》的创作渊源,与大家分享了艺术创作台前幕后的动人故事。年近九旬的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也来到演出现场,讲述了“沙家浜部队”这支从芦苇荡中走出来的革命队伍的发展历程。
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茅善玉体验“七星灶”。上海沪剧院供图茅善玉介绍说,在《芦荡火种》确定了题材之后,人民沪剧团上下全力以赴,从主创人员、主演到群众演员、后勤人员集体前往常熟20军59师体验生活长达三个月之久。当时整个《芦荡火种》剧组成员和战士们一同训练,摸爬滚打,实弹演习,完全按照部队新兵标准要求。剧中刁德一的扮演者邵滨孙还在59师当过三个多月营长。阿庆嫂扮演者丁是娥等演员还被评为“五好战士”。
就连在剧中担任“小角色”的年轻演员同样感到新鲜。操练之余,他们白天下河游泳摸鱼虾,晚上就露宿野外体验生活,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无论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的老演员还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这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方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暮年,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还曾满怀感慨地回忆说,“《芦荡火种》创作过程中的那段岁月,让他深切体会到文艺创作必须要走进群众、深入生活。”
此次演出中,每一个剧目演出前,还安排了由青年演员介绍唱段的环节。这也象征了沙家浜“火种”精神的传承。
茅善玉说,自1960年代创作《芦荡火种》以来,上海沪剧院和沙家浜结下了很深厚的情感,如今,《芦荡火种》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文艺舞台,沙家浜也正在创造着越来越高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希望沙家浜精神能够继续传承,被新一代年轻人再度传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