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痴迷科学、情系北斗,祝刘经南院士生日快乐!

2020-07-02 04: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可快速关注我们

刘经南,1943年7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和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国家“973计划”顾问组专家。现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协调成员,原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他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是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的开拓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0年7月1日,我国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迎来了77岁生日。

艰苦岁月,大器晚成

熟知刘经南的人都说他是“大器晚成”,因为他真正开始目前从事的科研领域——卫星大地测量与GPS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是在1986年,那时他已经43岁。

刘经南是湖南长沙人,早在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时,他就勤学苦读,立志将来报效祖国,报答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1967年,刘经南大学毕业,他带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回到故乡,在湖南煤田物探队干起了测绘外业。艰苦的环境磨砺着他,三湘的灵秀也滋润着他。那时,年轻的刘经南偶尔幻想着,或许有一天,测绘工作也能变得轻松、简便起来。

即便是今天回望那段艰苦的山中岁月,他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在求知欲最旺盛的年代,完备的学校教育帮他构筑了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帮他度过了人生最困难的11年。

1979年,36岁的刘经南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回了阔别已久的母校,终于走在了“当科学家”的理想大道上。怀着对流逝岁月的无限追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刘经南如饥似渴地钻研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就在紧张与忙碌中悄然度过,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被分配到湘潭矿业学院,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满腹才情。此时的刘经南已届不惑之年,而人生的路似乎也早已注定。

四年后,他的命运却发生了大的转折,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1986年,经过多方努力,刘经南被调回母校。熟悉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研究条件,加上对专业的挚爱,终于催发了他心中的慧根。从此,他驰骋于卫星大地测量与GPS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开启了测绘科学通向现代高新技术的大门。

从前的理想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他用自己的双手,将梦想绘成了一幅又一幅蓝图。刘经南以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迅速成长为我国卫星大地测量与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权威。1999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痴迷科学,情系北斗

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运作的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提供的GPS技术,成为国际上一门迅速兴起、影响广泛的高科技。但长期以来,美国对其他用户提供的都是随时可能加上干扰的低精度信号,因此拥有一门自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中国来说迫在眉睫。

刘经南就站在了这门蓬勃兴起的高新技术面前,开始谱写他人生中的一篇篇华彩乐章。他结合中国实际,率先提出建立广域差分GPS系统以对抗美国政府技术限制的思想,并制订出建设中国广域差分GPS系统的初步方案。他还研制出我国第一个GPS数据处理商品化软件,一度占领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并作为专有技术出口日本。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后,我国就能不受制于人了。”刘经南说。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就在同一时期,刘经南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GPS技术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不再以“试验”冠名的北斗导航卫星“北斗M1”顺利升空,刘经南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该系统的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并亲自承担了一些科研项目。

随着时间推移,刘经南的“北斗梦”也在推进。2012年3月,我国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服务区域扩大至新疆和西藏西部,以及西部一些邻国,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达到十余米定位精度。

“我国北斗系统后发优势明显,将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幕后功臣刘经南说,“我们北斗有跟用户通信的功能,GPS没有。”在他看来,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虽然在十多年前已经占据市场,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却有GPS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

科研之路是一条清寂的路,无数学者一生孜孜以求,渴望为社会发展和祖国繁荣开疆辟土,刘经南亦如是。在这条路上,他以对科学的痴迷为点,以科技报国的理想为墨,画出了优美的弧线。

痴迷科学,情系北斗

“刘院士喜欢跟学生谈人生规划。”

刘经南的这一喜好为人所熟知。对于报读他的研究生,他不会立马帮忙划定研究方向,而是先观察半年到一年,在不断互动中,和学生探讨其优势和兴趣,结合他自己的眼光和国际前沿研究趋势,鼓励学生制定最合适的学术和人生规划。

“学生刚刚跟我见面,我就给他论文选题,这样不负责任。”刘经南说。学生跟他相处,最大的感受是:自在、自我、自如、无压迫感。这与刘经南爱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有关。在“有所为”方面,他受儒家的影响较大;在“怎么为”方面,他受老子“无为而治”的影响多一点。他从不刻意强调什么,而是顺其自然。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我,是遵循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担任校长的几年里,虽然公务繁忙,刘经南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只要不出差,每天都会去实验室,或跟学生交流,或埋首科研项目,有时甚至忙到凌晨。他一直未曾离开自己钟爱的科学事业。

“一接触到专业,接触到科学,就感到浑身血管里的血液都充实起来,好像沸腾了一般,涌出一种冲动和激情。”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刘经南坦言,直到现在,自己仍非常喜欢站在第一线,和学生一起讨论科学问题,探索科学的奥妙。

而激情的内核,是一种责任心,一种使命感。“幼年接受的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就像浸入骨髓一样,一直影响着我。”他很自然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进步联系在一起。“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对国外来说还是比较落后,中国古代文明那么灿烂,我们为什么不能恢复这种灿烂?”这是他从小就有的一个想法。

这就是刘经南,他谦虚谨慎,勤勉务实,不喜空谈,习惯于用“做起来”的事实说话。

刘经南曾把自己的人生信念概括成三句话: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难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用坚韧不拨的毅力去迎接困难挑战,用实实在在的贡献去报效祖国,是刘经南70多年人生的最大体会。

来源:武大招办

原标题:《痴迷科学、情系北斗,祝刘经南院士生日快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