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车伟:警惕结构性失业,解决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问题
6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期)于线上举行,主题为“当前就业形势、演进趋势与保就业政策的优化”。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在会上表示,现在看来,新冠疫情的冲击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需要担心的是冲击性失业可能演变成结构性失业。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微信公众号 截屏图张车伟表明,要在城乡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让劳动者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制度方面,他认为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有所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张车伟认为,目前的失业形势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疫情对我国就业情况所造成的冲击远远比数字反映得严重。原因是遭受冲击时,正值我国春节假期,这导致农民工失业数据未被统计在显性失业数据中,另外也因为失业率的统计数据很难反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变化。
当天论坛上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同样指出,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镇调查失业率仍维持在5.9%的相对高位,加上1.2%在职未就业者,真实失业率应不下7.1%。
张车伟表明,疫情冲击首先使外部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后我国的内部需求也会产生根本性变化,这意味着可能会带来结构性失业问题。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让劳动者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解决就业问题过程中的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将给就业带来新机会。张车伟认为,当前东部沿海地区或者大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创造速度与过去相比大大减弱,就业创造分布的地区有所不同:过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而现在中小城市可能会有一些新机遇。
因此,要让劳动力供给适应城镇化、大都市圈等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也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和挑战,使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就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张车伟表明,要看到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尤其是AI、大数据、互联网、5G技术的应用对就业形态带来新的冲击,这种冲击背景下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会有明显不同。
张车伟最后表明,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近些年来我国低保、养老保险制度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完善,与其他制度对比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有所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报告显示,在我国就业遭遇困境的同时,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却大幅下降了11.45%,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认为,这意味着失业保险与失业率脱节,失业保险在萧条周期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兜底作用。
多位专家认为,当前失业保险的制度设计不完善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失业保险的瞄准精度不够:以2.9亿农民工和7800万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为代表的高失业风险人员还较少被失业保险所覆盖;另一方面,领取条件过于严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