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曾国藩、李鸿章的共同悲剧
在清代近三百年的统治中,曾国藩、李鸿章师生两人无论是才能还是对清廷的忠诚,应该算得上十分突出的。然而在那样的体制中,大才赤忠难补天,这又是曾、李师生两人的共同悲剧。
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精英,他们的事功放在中国秦以后的历史长轴中衡量,亦做到了人臣的顶峰,能与郭子仪、李光弼、王阳明等人相埒甚至过之。曾国藩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一个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曾、李二公早年中进士,入翰苑,达到了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等级;中年以文臣典兵,平定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而对清廷来说,此二人领导的湘、淮军延长了五十多年的国祚。
与古代中国那些“文可安邦,武可戡乱”的大臣相比,曾国藩、李鸿章面临的情势很不一样。此前的历朝大臣,从汉朝的萧何开始,到清道光年间陶澍这代名臣,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的问题,是帝国内部的问题,可以史为鉴,有经验可循。但到了鸦片战争时,时势大变,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都完成了近现代化的转型,国力大增,进而雄心勃勃向外扩张,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东方帝国的大门。面对如李鸿章所言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超出了传统中国士大夫的经验范围,无论是尊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还是曾国藩的座师穆彰阿,应对都是失败的。
曾国藩(影视图片)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是在帝国应对世界之大变全面失败中总结教训,一点点适应的。曾、李师生二人的过人之处是,尽管他们青少年时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但他们不保守、不僵化,气度恢弘,心胸开阔,善于学习。在镇压太平军中,他们先从军事技术上向西方学习开办军械厂,从而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帷幕。李鸿章比他的老师曾国藩更进一步,淮军很早就开始学习西方军队的操练和管理模式。
在与洋人打交道中,曾国藩、李鸿章逐渐了解并尊重当时通行的国际外交准则。曾国藩生前所办的最后一件大事,是批准容闳关于选拔幼童去美国学习的建议。可以说,从产业、外交到科技教育,曾、李师生二人是中国近代化最早的重要开拓者。
历史上能臣不少,但做到赤忠的能臣并不多。曾国藩、李鸿章两人对他们服务的朝廷和皇帝,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在曾、李所处的时代,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的,尽管“行道”与“忠君”有矛盾,但为江山社稷、为天下黎民尽己所能,必须以“忠君”为前提。
在列强欺凌的时代,曾国藩、李鸿章对朝廷和皇帝的尽忠,比起历代的忠臣更加沉重,更加难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个人生前、死后的毁誉置之度外,说白了就是要有给太后和皇帝“背锅”的觉悟。
曾国藩受命去处理天津教案时,正当其声誉如日中天,德行、事功天下士民景仰。从保定赶赴天津之前,他就知道这个差事太难了,既不能不负责任地硬怼法国引起战争;又不能把仇外的爱国士民的怒火引向太后和皇帝,他能做的只能是牺牲自己的名节。同治九年(1870)六月,曾国藩刚到天津着手处理教案,他在六月十六日的日记中写道:“本日办一咨文,力辩外国无挖眼、剖心之事。语太偏徇,同人多不谓然,将来必为清议所讥。”可见,他对办理教案将影响自己的清誉已经料到了。
曾纪泽《使西日记》记载了他被任命为驻英国、法国钦差大臣后拜别慈禧太后时两人的对话,其向太后讲到当年其父受命处理天津教案如何忍辱负重,替国家保全大局。兹节选如下:
慈禧太后:这些人明白这理的少。你替国家办这等事,将来这些人必有骂你的时候,你却要任劳任怨。
曾纪泽:臣从前读书到“事君能致其身”一语,以为人臣忠则尽命,是到了极处。观近来时势,见得中外交涉事件,有时须看得性命尚在第二层,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要紧,方能替国家保全大局。即如前天津一案,臣的父亲先臣曾国藩,在保定动身,正在卧病之时,即写了遗嘱分付家里人,安排将性命不要了。及至到了天津,又见事务重大,非一死所能了事,于是委曲求全,以保和局。其时京城士大夫骂者颇多,臣父亲引咎自责,寄朋友的信常写“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八字,正是拼却声名以顾大局。其实当时事势,舍曾国藩之所办,更无办法。
作为手握重兵的汉族大臣,曾国藩尽心尽力为清廷做事,但他依然要受到皇帝及太后的猜疑和其他大臣的暗算、掣肘。可见,在大清官场那个酱缸里,要做一件事是何等的艰难。曾国藩晚年的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感叹:“师历年辛苦,与贼斗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斗者不啻十之五六。”也就是说,曾国藩大部分精力不是用来与造反的太平军、捻军斗争,而是与体制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力量斗争。对此,曾国藩有过愤怒,有过想撂挑子的想法,但最终都能坦然承受,以“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态度待之。曾国藩曾经写过一副对联自警:“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对此,他在日记中解释道:“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意即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如同春天一样保持生机盎然,努力向上;无论遭遇怎样的磨难,都要坚守自己的骨气。
尽管李鸿章处理事情比曾国藩更加圆通,但大体上说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不计毁誉做事是延续师门一脉的。与前述曾国藩那副对联对应的是,李鸿章也写过一副对联自勉:“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李鸿章显然是得了老师曾国藩的心法,只是牢骚表达得尤为明显,不如曾国藩那样含蓄。经过天津教案的折磨,曾国藩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骂名满天下,旧疾常常复发,不时头晕、失眠,一只眼睛失明。他拖着病体强打精神做事,很快油尽灯枯,于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初四午后在两江总督衙署突发疾病而逝。曾国藩去世这天早晨,他起床后写了一段日记,这是他留在世上最后的文字:
晨起,书:“既不能振作精神,稍尽当为之职分,又不能溘先朝露,同归于尽,苟活人间,惭悚何极。”
这段文字流露出曾国藩有些许的厌世情绪,死对他来说是个解脱,千钧重担终于卸肩交给了弟子李鸿章。
李鸿章面临的局势比曾国藩更为险恶和复杂,他活了七十九岁,寿则多辱,所受到的非议和背的黑锅也远比老师多、比老师重。
李鸿章(影视图片)
李鸿章一生背的最大的黑锅是对日“甲午战争”战败,代表清廷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际统帅,李鸿章当然要负责任,但我以为不应负主要责任。当时的清朝还是前现代国家,政府和军队的组织形式、动员能力以及具体战略战术、武器装备,无法和经过明治维新而实现近代化的日本相比,所以此战必败。李鸿章的畏葸避战,尽量以外交方式斡旋、拖延,是当时不得已的法子,也是最为现实的应对方式。可在志大才疏、血气方刚的光绪帝和他那位善于弄巧、对湘淮军成见很深的老师翁同龢,以及不知道中日战争能力差距、善于打口炮的“清阿流派”官员强力推动下,李鸿章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战败后,李鸿章带着儿子李经方去马关签约,忍受人生最大的侮辱,差点被日本刺客杀死。在当时的情形下,李鸿章讨价还价,尽最大能力在赔款、割地诸方面使清廷避免更大的损失,后来还运作三国干涉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可这样换来的是“李二先生是汉奸”的天下诟詈,而促成浪战的“清流派”大臣倒是被人称颂为不畏强敌的爱国者。
背着甲午战败的黑锅,千夫所指的李鸿章不得不以“谢罪”的姿态,卸掉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重要职位,去广州做两广总督。此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双核心”的清廷不断作死,一个昏招接着一个昏招:先是“戊戌变法”失败,太后、皇帝母子彻底闹翻;然后是太后重用义和拳来“扶清灭洋”,引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两宫仓皇西狩。这时候,他们又把大清第一“背锅侠”李中堂请出来了。已是衰朽老人的李鸿章北上京师,呕心沥血和列强谈判,从列强要求的十亿两白银赔款减少到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赔款,总算保住了太后的面子和避免大清被瓜分。李鸿章代表清廷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后,身体和精神彻底垮了,不久后在屈辱中去世。
据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周馥回忆,他得到李鸿章病危的电报后,急忙从保定赶往京师贤良寺李鸿章的病榻前,当时李已身着殓衣,呼之能应,嘴巴却不能说话。周馥在其耳边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听了这话,李鸿章流出两行清泪,闭上了双眼。周馥后来写诗《感怀生平师友三十五律》挽悼这位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乡前辈李鸿章:
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何意得公怜。
偏裨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
报国恨无前箸效,临终犹忆泪珠悬。
山阳痛后侯芭老,翘首中兴望后贤。
同为曾国藩门生的大学者俞樾,写给李鸿章的挽联上联曰“一个臣系天下重轻,使当年长镇日畿,定可潜消庚子变。”这当然只是俞曲园先生一厢情愿,认为如果继续让李鸿章留在京畿当直隶总督,就不会发生“庚子事变”。老太后发起疯来,连她信任的满族大臣荣禄都挡不住,何况李中堂?李鸿章幸亏去了广州,既避免了留在京畿遭受不测,也有机会和刘坤一、张之洞联手促成“东南互保”,为国家保住了南方的安宁。
李鸿章死后多年,流传出一首据称是其签订《辛丑条约》后所写的“绝命诗”,诗云: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据史家考证,这首诗应该是当时的士人伪托李鸿章所作。诗的内容和口气很是切合李鸿章的身份,而且刻意呼应李鸿章早年进京参加乡试所作的诗——“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根据这首“绝命诗”的内容推测,模拟地更近似于《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的心态。不过,虽系伪作,但我认为不妨视为李鸿章真实的情感。“临事方知一死难”,与曾纪泽所言“有时须看得性命尚在第二层,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要紧,方能替国家保全大局”,是一样的意思。一死倒是干脆,可是对大臣来说,有时候轻易地死也是不负责任,但更艰难的是苟活下来替君主受过并收拾残局。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曾国藩、李鸿章处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位置,他们已经做到极致了。他们无法突破传统帝制的政治架构,无法突破必须听命于君主的天条,“大才赤忠难补天”,只能做老大帝国那座旧房子的裱糊匠修修补补,为清廷延续了一些寿年而已。这是师生二人共同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更能使后人动容。
虽然如此,但曾、李二公留下的政治遗产对历史的走向起到了正向效应。洋务运动给“东南互保”打下了基础,也催生了立宪派。
推荐阅读《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十年砍柴 著
本书是著名文史作家十年砍柴的新近力作。在晚清大历史的框架下,从家国与世情两个维度入手,呈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彭玉麟、刘坤一等众多文臣武将的诸多历史细节,并从他们身边的朋友、幕僚等延伸开去看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深入探究家国与世情之于历史的影响和作用力,深度解析晚清王朝的命运以及个人命运的历史真相。
本书既书写了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也书写了诸多晚清历史重要时刻的“另类人物”如毓贤、连文冲、耆英等。这些人或多或少具有家国情怀,但他们无力挽救王朝衰亡的局面,有些人内心充溢的道义优越感,却反而害了家与国。作者以历史人物的人际交往为着眼点,细微观察和客观审视历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借一个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尽量还原晚清王朝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历史路径,解锁了大清王朝终结的根源和迷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