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政文:《隐秘的角落》,打破注水剧顽疾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政文”6月30日消息,近期播出的剧集《隐秘的角落》成为今年以来国产剧中的爆款。该剧主要讲述了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间拍摄记录了一场谋杀,由此展开冒险的故事。全剧总共12集,篇幅虽短,但口碑甚好。截至目前,该剧豆瓣评分8.9,成为国产剧中的佼佼者。
短剧也能讲好故事,这是该剧播出后不少人发出的赞叹。《隐秘的角落》虽然篇幅短小,但叙事节奏紧凑,故事在每一集中都有重要的反转,人物的经历迭宕起伏,故事的发展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内心。不少网友说,一旦开始观看,便有欲罢不能的心情,直至故事结束,心绪仍然沉浸其中,久久无法释怀,禁不住对剧中的情节和人物不断回味。网上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对剧中细节进行解读和剖析的文章,进而让剧集的讨论进一步生发,剧集的传播力进一步增强。
近期以来,一批类型多元、叙事紧凑、特色鲜明的短剧受到关注,成为当下影视剧市场的一抹亮色。12集的《我是余欢水》以“小人物”的心路赢得观众共鸣,22集的《不完美的她》鲜明勾勒女性成长的主旨,12集的《唐人街探案》尝试单元剧形态,18集的《龙岭迷窟》凭借高概念、强情节的设计受到观众青睐。
事实上,回顾国内的剧集,优质的短剧并不少。如10集以内的《过把瘾》《围城》,20余集的《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梳理这些优质短剧可以发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化方向是优秀创作者的追求,也是一代代观众共同的期许。
然而曾几何时,动辄50集以上的剧集占据市场主流,不少观众都表示,这些剧集中大多叙事节奏缓慢,内容不足、人物太虚,就用空洞的对白和尴尬的场景强行抻长篇幅,这也就是行业内所说的剧集“注水”现象。
“注水”现象源自商业利益的诱导。篇幅长,广告收益就高。在这样的剧集面前,按快进键、拉进度条成为观剧的标配,观众无法沉浸其中欣赏和享受剧中的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观剧反而成了一种包袱,仅仅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而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质短剧的出现,无疑打破了注水剧的顽疾。从目前播出的这批短剧来看,以内容为导向的创作态度鲜明。这些优秀的短剧,不仅适应了当下人们时间碎片化,偏好利用工作间隙、乘车时期进行观剧的趋势,同时也真正从内容上尽量挤干了剧集不应有的“水分”,使创作回归到内容本身。从行业发展趋势上来看,短剧的发展符合了观众的需求、市场的预期和行业内在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针对剧集“注水”严重的问题,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倡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显然,在近期的这一批优质短剧中,通知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同时也预示着,凭借政策的引导,优质短剧的创作在今后或将成为新的趋势。
但短剧的集中出现并不意味着长剧必将淡出人们的视野。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故事内容创作出不同的篇幅,从而真正体现出剧中思想的深度、呈现出内容的精品化,才是所有剧集应有的追求。
谁说短剧讲不好故事?以《隐秘的角落》为代表的一批优质短剧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剧集的优劣不在篇幅,而在内容创作本身,这才是剧集精品化的必经之路。
(原题为《<隐秘的角落>,破注水剧顽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