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吉大仿生研究院:院士“坐镇”,硕博“扎根”威海南海新区

2020-06-29 1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00多台设备已经到位进行安装调试、12个仿生研究中心已经组建团队……位于南海新区内的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一派忙碌。

去年3月,威海市与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南海新区在威海科创城共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一年来,这个全国首个仿生领域科研院所已初具规模,除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等专家“坐镇”外,还吸引博士后、博士、硕士等160多位研究生来到这里争分夺秒忙科研。

提起仿生研究领域,许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其实仿生已被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雷达、迷彩服、高铁车头等等。简而言之,仿生技术就是通过借鉴生物自身的优异功能来解决人类实际遇到的工程应用问题。眼下,中国工程仿生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位置。

正如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郑龙博士所形容的那样——仿生技术在“上天、入地、下海”等领域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上天”即运用仿生技术助力“玉兔号”在月壤上灵活移动,“入地”即运用仿生耦合技术提高“地壳一号”万米钻头性能寿命,“下海”则是指研究院围绕海洋装备开发的防污、防雾、耐腐等功能材料及水陆两栖,并且在此次新冠疫情爆发当中,由田丽梅教授团队赵杰副教授设计的仿生防雾护目镜作为抗疫物资已应用于前线。

作为南海新区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去年以来,年近耋耄之年的任露泉院士每一季度都会来院工作。

虽然研究院还未正式投入运行,但已经重点围绕仿生机械、仿生材料、仿生智能与仿生健康四大领域开展仿生项目建设。目前,研究院已组建了由任露泉院士领衔,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志武任院长的研发团队,成立仿生新型材料、仿生增材制造、海洋装备仿生技术等研究中心。

位于1号楼的仿生增材制造研究中心实验室里,周雪莉博士正进行着4D打印的相关实验。在刘庆萍研究员指导下,她与宋正义博士等人自主研发的仿生异质材料3D打印机,可以实现物体的不同类别材料组合打印。

“这儿不仅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全国最专业的仿生科研基地,还有这么美的研发环境,而且当地南海新区给我们配套了一座人才公寓,走过来只需要8分钟。”周雪莉说,能经过层层挑选来到研究院非常幸运。在这里工作不仅有补助政策,还能享受到南海新区工作人员最暖心的服务。

“有了好平台,不怕人才留不下来,等研究院正式运行后,我们将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引进仿生专业人才。”在研究院副院长吕子珍看来,研究院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顺利地推进,全靠南海新区管委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的全力支持。吕子珍笑着说:“今天提出困难,基本明天就有人来解决困难。而且我们真的能切实感受到只跑一次!”

今年,南海新区落实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工作,按照“打造一处人力资源产业园、协调一家职业院校、培育一个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完善一处人才公寓配套、出台一个文件支撑”的“五个一”举措,不断优化人才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如今,在被这里的科研工作者们昵称为“四合院”的四栋灰白相间的现代化建筑里,各研究中心本着“立足南海、服务威海、辐射山东”的原则,围绕我市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及山东省十大现代优势产业开展仿生项目对接,实现仿生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仿生产业链条,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威海打造仿生精致城市名片。截至目前,研究院近20个项目正在研究中。为了研究院的发展,已有32位老师在这里购买了商品房,把心安在了研究院,把根扎进了南海新区。(通讯员 王晓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