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历皇帝明明打赢了三大征,为何却兵败萨尔浒?

2020-06-29 17: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210,阅读时间:约6分钟

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明朝皇帝中最懒的一位,有近三十年没有正经处理过政务,但万历皇帝却有值得骄傲的三次胜利,这便是宁夏之役、万历朝鲜战争、播州之役。这三场战役打出了明军的威风和气魄,极大震慑了敌人,奠定了明朝东亚霸主的地位。

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和后金军在萨尔浒展开战略决战,结果是败得一塌糊涂。那么为何明军能赢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却在萨尔浒无法击败后金军呢?

一、有名将坐镇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名将之所以是名将,就是因为他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统领能力、战场判断能力、统筹策划能力等等,但凡有名将坐镇,战争获胜的几率就会大一些。万历三大征的主要统帅就是李如松和麻贵,正是有这几位优秀的将领存在,战争才能取胜。

李如松是李成梁长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别看李如松是标准的官二代,却身负大才,天赋异禀。有些将领的脾气和本事成反比,而李成梁的脾气和本事却是成正比。

万历二十年,哱拜在宁夏叛乱,在李如松达到之前,董一奎、麻贵已经攻城多次,但因对方城池坚固,抵抗顽强,只能无功而返。

史料记载“用布囊三万,实以土,践之登,为砲石所却。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

李如松到达战场后,即刻下令,先用土包堆城,再命令进攻,不奏效,晚上云梯偷袭,还是不奏效,最后利用水攻,加之明军拼命厮杀,这才攻破了敌人城池。此战之后,李如松名扬天下。

这就是名将的实力,别人攻不下的城池,他能攻下,别人办不到的事,他能办到。在第一次朝鲜战争中,李如松同样表现出色,当时明军仅有四五万人,而日军足有十五万人,但明军却一路势如破竹,在李如松的带领下攻到了平壤脚下。

李如松采用围师必阙的方法攻城,祖承训伪装成朝鲜士兵,进攻西南门,麻痹敌人,吴惟忠攻打北门,李如松攻打东南门,在各部默契配合下,大破平壤城。

在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判断错误,但仍以顽强的战斗意志,仅用六千人,逼退了四万多日军。虽然此战是九死一生,但也能看出当时明军的战力之强。

总体来说,李如松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比杨镐之流要强之万倍。杨镐不仅缺乏作战经验,还曾当过逃兵,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杨镐就曾自己单独逃跑,酿成大败。所以论能力、经验、魄力,杨镐都比不了李如松。

史料记载“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救兵骤至。镐大惧,狼狈先奔,诸军继之。贼前袭击,死者无算。”

假如李如松能多活二十年,可能萨尔浒之战,都用不着杨镐。之所以杨镐成为统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在无人可派。如果当时李如松还活着,他不一定能赢得战争,但最起码不会输得那么难看。

二、三大战役耗尽了军力和财力

在万历头十年,在张居正不遗余力的改革下,明王朝焕发出新的活力,政治、军事、经济都开始复苏,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万历亲政后,万历不仅扳倒了张居正的势力,也否定了张居正改革,这让改革的成果很快付便之东流,再次回到了原状。

之所以万历能发动这三场声势浩大的战争,那是因为张居正给他攒的那些家底,俗话说得好“家有万贯不如日进斗金”,如果不能持续性地创造利润,那么早晚会有坐吃山空的时候。

除了战争花销,万历本人也同样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胡乱赏罚,万历怠政不假,但他同样在吃老本,折腾来折腾去,张居正给他留了那点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战争打得就是钱,就是补给,没有钱的话根本无法取胜,在宁夏之役中,由于时间早一点,这钱还将就够花。朝鲜战争就不同了,路途遥远,而且还是境外作战,兵力也较多,大致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万历国库已经开始出现赤字。

而最后的播州之役同样消耗巨大,总共出兵二十万人,消耗库银两百万两,这场战争打完,直接将万历打回了原型,明军很难再支撑如此规模的战争。

到了萨尔浒之战,明军开始缺粮缺钱,战斗明显下降,加之后金军战力较强,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战术错误

迫不得已,明廷再次启用杨镐,作为这次重要战役的指挥官。杨镐本想等到粮饷充足,天气转暖后再发兵进攻,但朝廷以没钱为由,多次催促杨镐发兵。

当时正值寒冬,而后金军本就是游牧民族,在冬季正是马匹最强壮的时候,且后金军习惯严寒,对其作战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反观明军这边,从四面抽调的军队中,有很多是南方兵,他们对寒冷的辽东十分不适应,不仅仅怨声载道,战力下降同样严重。

史料记载“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以师久饷匮,发红旗,日趣镐进兵。”

明军就是在如此情况下出兵的,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此时出兵有些太过仓促。除此之外,明军还有轻敌之嫌,在进攻前夕,进攻计划泄露,换言之,努尔哈赤战争前夕已经获知了明军的路线、兵力、将领等重要情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努尔哈赤是明白了,但明军对后金军的计划几乎一无所知,本身兵力也不足,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杨镐仍兵分四路,原本的穿插配合,成了独立为战。

虽然后金军一共才有五六万人,但每次面对的明军都比他的数量少,努尔哈赤就以时间差一路一路收割着明军的性命。四路中三路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李如柏全身而退,马林、李如柏、杜松、刘綎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将,哪怕队部战斗力稍差,如果战术正确,也不会败得如此狼狈。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萨尔浒成了后金军的屠宰场,明军损伤惨重,从此再也无法发动对后金军的大规模进攻,只能从攻势转为守势。

参考资料:《明史·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原标题:《万历皇帝明明打赢了三大征,为何却兵败萨尔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