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归路”广元禁毒故事讲述文字版:每一个字,都是经历!

2020-06-27 05: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有些故事,

是有的人一辈子的坚持。

七盘关公安检查站,

四川北大门出川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是入川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一名缉毒民警,

守护在这里,

一半是青春,

另一半是生命...

▼▼▼

七盘关上的猎毒人

大家好!我是讲述人丁应海,是七盘关公安检查站的一位民警。下面,我来讲述我的禁毒故事。

七盘关号称“西秦第一关”, 位于川陕交界的咽喉之地,京昆高速和国道108线穿关而过,是四川北上唯一的道路枢纽,也是境外毒品“西线北进”的最后一道关口。2006年11月,在国家禁毒委的总体部署下,广元七盘关公安检查站应运而生。十四年沧海桑田,检查站四易其名,不变的是铁一般的营盘、铁一般的信念,一代代猎人坚守边关小站,一天天勇斗狡猾凶残的毒贩,无数毒品在这里查获、无数毒贩在这里折腰。广元,成了毒品价格的南北“分水岭”,七盘关,成了毒贩眼中的“鬼门关”。

2011年,我刚到七盘关检查站工作,我们站有位侦察兵出身的查缉民警,(他的嗅觉异于常人,比咱们的缉毒犬还灵敏)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狗鼻子”,我当时就很纳闷,不知为什么有这么个雅号。很快有了答案,有一次,我和战友们对一辆小客车例行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正准备放行,站在副驾驶旁边警戒的他突然发话:等一下,你警戒!随即,他探头到车里,东闻闻西嗅嗅,指着扶手箱位置说了句:搜!果然,藏匿在扶手箱内夹层、用数层保鲜膜包裹的七千克海洛因被查获。嫌犯怎么也没想到,从缅甸过来,一路接受了三次检查都侥幸逃脱,结果在七盘关“栽了”。

(这位民警就是我的师傅)这位“狗鼻子”民警,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公路公安检查站和大型活动安保专家人才、公安部堵源截流实战教官赵一龙。作为一名老猎手,他在多年工作中总结出了“望、闻、问、控”四字查缉战法,刚才这个案例,就是这个方法的应用。经验丰富的他带出了一大批查辑民警,四川各地和友邻省市经常派员前来跟班学习。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而对查缉民警来说,细节决定的那是生死。

有一次,我和战友身着重装,和往常一样进行车辆查验,一名膀大腰圆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身着武警迷彩服,但却佩戴陆军肩章。经验告诉我,此人有疑点。我在警戒他的同时准备告知战友注意,然而就在这一刹那,男子似乎意识到什么,突然迅速将手伸进挎包,我心里“咯噔”一跳,立即快速逼近男子,说时迟那时快,男子从包里掏出一支手枪,我一边大吼“有枪”,一个前扑便飞身上去,死死控制住男子的双手,然后拼尽全力用身体死死压住他。战友们迅速过来,合力将男子控制。然后,从男子所乘车辆上搜出4支枪,55发子弹,200余克冰毒。后经查实,该男子是一名有着18起持械抢劫案底的“亡命之徒”,一直在金三角地区,以贩运枪支为生,身上背有多起命案。

说实话,当时我没有怕,我相信身后的战友、相信出生入死的兄弟,我们是一个英雄的团队、一个战斗的集体,我们必须守好四川北大门、不让毒品流出去!但是,我们也会怕,特殊的工作性质,我们从不把妻儿照片发朋友圈、从不让父母到检查站,我们冲锋在前,军功章里有她们的一半,我们希望战友平安、家人平安、天下平安!

作为国家高速网重要干线,京昆高速日均车流量1.5万余辆,加之今年省际收费站拆除,进一步增加了查缉的难度。但我们猎毒的脚步没有停止,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科技查缉装备的支撑,依托“合成作战”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的查缉工作如虎添翼,巧妙地实现了“盲查”到“点杀”转变,“高危人员不漏网、重点车辆不漏控、交通干线不堵车”得到落地落实,“七盘无关胜有关,一马平川出入川”就是生动写照!

14年日复一日的坚守、14年刀光剑影的擦肩,烈日黝黑了皮肤、风雪雕刻了皱纹,我们猎毒人为民的初心不变、爱民的真情依然。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站民辅警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坚守在卡点的第一线,关口上北风掠过、雨雪飘过,但群众的肯定给予我们莫大的温暖、百姓的赞誉给予我们更大的动力。

2月底,(一位父亲带着女儿来到检查站,小女孩行了一个队礼,放下口罩、酒精等东西就走了)一位父亲带着上小学的女儿开车来到检查站,从后备箱里拿出几件牛奶、方便面,放下就走;在防护物资最短缺的时候,过路群众送来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附近的群众看我们天天吃泡面,特意煮好了火锅送到卡点。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暖!所有的辛苦坚守和付出,就一个字:值!

建站之初,这里无房、少人、缺装备;14年过去了,我们有了检查站营房,有了近30人的队伍,有了精良的查缉装备。建站以来,我们查获涉毒案件600件、抓获嫌疑人1300人、缴获毒品586公斤,占广元涉毒案件、抓获人数、缴获毒品数的80%以上,占四川毒品堵源截流公开查缉案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6月,(检查站被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检查站被评为全国堵源截流先进集体。

毒品一日不绝,猎毒一刻不止!我和战友们将继续坚守七盘关,这是我们的选择,无怨无悔的选择!我们的目标是:把广元创建成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我们的共同心愿是:天下无毒!

谢谢大家!

我们每个人一生

都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

她曾或许还不知道吸毒这种错会有多大的代价

所以为此教训是惨痛的

还好,

后来迷失方向的她

又找回了人生的正路

...

▼▼▼

我的幸福我要做主

大家好,我是讲述人郭莉平。下面,我来讲述我的禁毒故事。

我出生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里。因为是父母老来得女,小时的我也很乖巧,父母一直视我为掌上明珠,过分的溺爱,让我养成了骄傲自负、自私蛮横的性格,学习也不努力,在就读职高时就开始了早恋。初恋失败,心灰意冷的我又闪婚闪离,年少的心备受摧残。离婚后的两年里,我一直走不出心理阴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里装的只有恨,只有绝望和无助。

我一直记得2013年的那一天,对于我来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那一天,下着蒙蒙细雨,天又快要黑了,我一个人坐在十字路口的长凳上想:我的人生该怎么办?我今天该往哪里去?骄傲任性的我,宁愿泪水在脸上、在心尖打转,也不愿回家向父母,或者向朋友倾诉。就在这时,以前打工时认识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她请我吃了饭,然后我又跟着她去了一家KTV工作。在KTV里,我每天用酒精麻醉自己,除了酒精,除了钞票,我不想去想其他,也不敢去想。就在这醉生梦死中,有人递给了我一支烟,我试着抽了一口。谁知道,就是这么一口,似乎我所有的烦恼和伤心,就像烟雾一样飘走了。一口又一口,一次又一次,在这飘飘若仙的烟雾中,我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一次被拘留后,我意识到这个东西不能再碰了,我苦苦哀求办案民警不要告诉我父母,我怕他们难过,也害怕面对他们。第一次拘留出来后,因为身边瘾君子的影响,我忍不住又复吸了,而且吸食量不断加大,间隔时间不断缩短,身体长期处于兴奋状态,缺乏睡眠,内分泌紊乱,在错误的道路上,我越走越远了。

2015年11月17日,我被利州公安分局责令执行两年强制隔离戒毒。初到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我迷茫,我后悔,我每天都在哭,心里充满了恐惧。完全陌生的环境,四周的高墙电网……我似乎一下明白了,我已成为了被社会管制的人了。

后来的日子,强戒所的警官找我谈心,细心开导。无数次的真诚交流、无数次的耐心规劝,我慢慢适应了强戒所的生活,每天上课、训练、文艺汇演、整理内务,自己的事自己干……在这样有节奏有规律的集体生活中,我的心终于不再迷茫,不再担惊受怕,慢慢地沉淀下来了,开始思考总结过去的是非对错,思量规划我以后的人生。

我还记得,在强戒所见到的第一位亲人是爸爸。隔着玻璃,我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如今却已双鬓添满白发,额头布满皱纹,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已佝偻了下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因为我的堕落!

迄今五年时间过去了,我仍清楚地记得爸爸隔着玻璃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儿啊,你要好好听话,一定要把毒戒了,我们都等你回家。”(哽咽、流泪、停顿)父爱如山!父亲没有一句责骂,但当时的我,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暗自发誓,一定早日把毒戒了,重归社会,让我今后的人生不再走上歧途,让我们的家庭重归平淡的幸福!

2017年9月25日,当我踏出强戒所大门的那一刻起,我知道我自由了,我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可我心里也充满了迷茫——对于我们这种“特殊”人群,也许以后面对的就是无休止的歧视与冷漠,我又该怎么去面对未来呢?!

在父亲的陪同下,我走进了宝轮社区戒毒(康复)站。在工作站里,没有嘲笑,没有讥讽,社工叔叔阿姨们的真诚相待、真心爱护,我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亲人般的信任。是他们,帮我度过了社区康复初期思想不稳定的日子;是他们,帮我彻底摆脱了毒品这个恶魔;是他们,让我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成功回归社会。在这里,我要大声地道一声:谢谢了!

今天的我,戒除毒瘾已五年有余,在利州区禁毒办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从过去的吸毒人员转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禁毒社工,我们工作站有4名社工,对60名社区戒毒人员进行帮助。现在工作很繁忙,但我很充实、很开心。今天,我“现身说毒”,就是要用我的故事,教育感化那些走上歧路的吸毒人员。我要告诉他们,不要迷恋于毒品带来的短暂快感。幸福的人生,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幸福,我们自己做主!

谢谢大家!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但那时的他却没学会珍惜

毒品的诱惑是妖娆的

他终究还是没能耐得住寂寞

吸毒、戒毒、复吸...

为了给他做“戒毒示范”的妻子

也沦陷

如今醒悟过来的他们

才知道毒品有多无情多难缠

▼▼▼

头顶有阳光,心中就有希望

我是讲述人张松,是一名戒毒人员。回想起几年前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我不寒而栗。那时的我,在毒瘾的摧残下,仿佛躲在阴暗角落的老鼠,心底黑暗,活得不像个人样。今天,我光明正大地站在这里,站在阳光下,来讲述我的禁毒故事。

我出生在苍溪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虽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勤劳朴实、自立自强、自食其力,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长大后,我没能考上大学,没能成为父母的骄傲,踏入社会后就跟着父亲,白天在市场摆摊,晚上开个大排档,虽收入不高,但一家人和和美美,也算幸福安康。尤其是在2011年,我遇到了深爱我的妻子,成家后很快有了孩子,如果没有我的堕落,一家人或许就这样,一辈子平平淡淡、幸幸福福地生活下去。

因为开大排档,接触的人三界九流、形形色色,时常听人说起“吃肉”“吹壶”“溜冰”什么的,对我来说,开始都是陌生的。久而久之,就有一些熟悉的顾客怂恿我,“你也尝尝,这东西可爽了!”看着他们吞云吐雾、一副陶醉的模样,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一开始就只是想吸一口、试一试。但是,毒品就像恶魔,死死地缠住了我,让我无法摆脱。就这样,我渐渐地滑入泥潭。

毒瘾发作时,我焦虑不安,打哈欠、流鼻涕,无心做事,整天萎靡不振,可一旦吸入那毒雾,我就立马像换了个人似的,神情亢奋、脾气暴躁。毒瘾,这个恶魔,逐渐侵蚀我的身体、吞噬我的灵魂。2012年,我第一次被民警查获,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狼狈不堪,我从未想过,我们一家人老实本分,我却第一次“进了局子”!

第一次被拘留出来,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妻子痛哭流涕;老父亲含着泪,一句话没说,重重地捶了一下我的肩膀;母亲哽咽着说了一句,“儿子,我们回家”。我深深痛悔,发誓要戒除毒瘾,给父母、给妻子、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毒魔的强大、自身意志的脆弱让我悄悄地,复吸了。妻子害怕父母担心,看着被毒瘾折磨的我哭吼:这个东西就那么难戒吗?!我也来试一哈,如果我都能戒,你作为一个男人就戒不了吗?!

就这样,我的妻子,也被我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2015年,我第二次被查获,妻子也同时被抓。在派出所,在民警的质问下,我们才想起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我们夫妻俩抱头痛哭。作为一个男人,我知道,是我害了老婆!害了我们这个家!我对不起父母妻儿。

我们夫妻俩被同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刚刚进去,我痛苦不堪,见不到亲人,看不到外面,我心里充满了绝望。拘留所的民警见我情绪低落,多次与我沟通交流,找我谈心,给我帮助,安排亲情探视。思想稳定后,我重新审视自己,也开始给妻子写信,希望与她一同放下毒品,携手重归家庭。戒毒所给我们安排了丰富的矫治生活:升旗仪式、戒毒知识、法律知识、思想教育,以及康复体能的太极拳、徒手训练,回归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等等,都是在帮助我们戒除毒瘾,重获新生,我开始觉得我的世界仍有阳光,还有希望。

2018年,我和妻子开始接受社区康复,开启重生之路。我们相互监督,谁冒出再吸一口的想法,另一人就狠狠地责骂,甚至动手;为了脱离原来的毒圈,我们夫妻忍痛告别父母孩子,远赴他乡打工……2019年,在父母、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夫妻再次开了一家小餐馆,虽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我们夫妻两人又一次携手站在了阳光下,真实生活,心里踏实,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在这里,我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政府,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民警和社工,谢谢你们!但我更想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我的妻子,谢谢你们对我的不离不弃!促使我痛定思痛、远离毒魔!我还要感谢我的孩子,虽然你现在依然年幼、懵懵懂懂,但是,是你,让我心怀希望,不再沉沦!

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向在座的各位宣言:现在我们一家,头顶着阳光,心怀着希望,正努力生活,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谢谢大家!

在禁毒的路上

有一个可爱的群体格外特殊

社工

这个近年来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群体

他们拥有着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选择着做这份低收入的职业

她就是其中一员

从事戒毒社工以来

她接触过很多的戒毒康复者

她更懂他们的痛苦

她让很多吸毒者找到方向

让他们不再迷途

▼▼▼

用心拯救迷途的“羔羊”

大家好,我是讲述人刘月飞,利州区的一名禁毒社工,今天,我来讲述我的禁毒故事。

2015年春,通过公开招聘,我走上了社区戒毒康复这一全新的工作岗位,当时的我,连“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种类,禁毒主要做些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从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入手,首先上网搜寻到《中国禁毒法》《四川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如饥似渴地啃读;掌握禁毒法律法规后,我又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并且不断向前辈请教,学习掌握工作方法……大半年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我已熟练开展日常工作,并将社区戒毒执行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然而,就在我因为取得了这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之时,一件突发事件却让我深受打击,让我茫然不知所措,也让我对社区戒毒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2015年11月30日上午,已在社区戒毒近4个月的女孩张某,又一次尿检呈阴性,我和同事们都为她的良好表现暗自开心。谁知当天下午5点,雪峰派出所民警就打来电话,告知我张某在网吧被查获,尿检呈阳性,按照规定将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这是我从事社区禁毒工作后第一例因复吸被强戒的案例。带着对张某的惋惜和自我的深深挫败感,我进行了反思总结:为什么一向表现良好的张某会复吸?我的工作究竟哪里没做到位?以后应该怎样调整工作方法?我又怎么样才能帮助这些迷途的“羔羊”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通过张某的事件,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社区禁毒工作中,仅仅掌握法律法规和毒品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于是,我深入了解真实案例,认真阅读心理学书籍,掌握管理对象的心理;后来我又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社会工作实务》等专业知识,并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初级社会工作师。

2017年,社区戒毒人员李某每次尿检后都会在沙发上静静地坐一两个小时才离开,我感到十分奇怪,于是运用心理学知识与他沟通交流,让他敞开了心扉:原来,李某小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又再生一子。李某很难融入到重组家庭中去,初中没毕业就流浪到社会上,跟着所谓的“大哥”一起吃喝玩乐,染上了毒瘾,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并行政拘留,等他再次回到家,才发现母亲早已离家出走……他很苦恼,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通过几个月的沟通交流,李某走出了心理困境,找到了新的工作,树立起了戒毒的信心与决心。今年3月,李某终于解除社区戒毒,他激动地说:“毒品害人啊,我以后再也不会碰这个东西了,也不跟‘那些人’接触了!”送他离开几分钟后,李某又大汗淋漓地提了一包水果过来:“飞姐,我没有了亲爸亲妈,你就是我的亲姐,这些水果就是我的一点心意。感谢你们帮我回归正途,谢谢!谢谢!”人心其实是很脆弱的,就一包水果、一声亲切的姐,我激动地居然流出了眼泪。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但我也同时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在我们社区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

有压力,才有动力。多年的实践,我努力把“该我做”变成“我要做”,“我想做”,“我必须做成”。工作中,我探索总结了社区戒毒“四个三工作法”,那就是“肯学、肯钻、肯干”三肯律己,“爱心、耐心、责任心”三心待人,“尊重、真诚、关注”三招交心,“脱离毒圈、家庭接纳、职业规划”三步回归。2016年,我们上西社区戒毒康复站执行率就达到100%,并一直保持至今;2019年,我也入选了首批国家禁毒社工师资库,同年,省禁毒办还邀请我在“全省禁毒社工业务培训班”上讲授“四个三工作法”。

这些成绩,是上级对我们社区禁毒人的认可,而对于我本人来说,我更高兴的是,一个个社区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成功回归社会。六年来,我一共接触了一百多名社区戒毒人员,涉毒检测数千次,入户走访500余人次,调解涉毒人员家庭矛盾近百人次,经手解除社区戒毒的也有四十余人。每当看到他们签订解除社区戒毒文书时,脸上洋溢的笑容;走出工作站,灿烂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我就倍感欣慰,我的真诚用心没有白费,我又成功地挽救了一名迷途的“羔羊”。

谢谢大家!

每个人都自己的信仰和坚持

或为自己

或为家人。

八十一岁的蒋作林,

却将这份信仰和坚持留给了禁毒。

从退休脱下警服到今年,

二十多年,

他一直坚持自费作禁毒宣传。

写顺口溜、写打油诗、做展板、办展览...

他说,

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

就会一直做下去!

▼▼▼

我的禁毒顺口溜

我的姓名蒋作林,今年高寿已八旬,

是名禁毒志愿者,二十多年忙不停。

搞创作,写文章,禁毒作品几大箱,

办讲座,办展览,自费请车运展板。

到乡镇,到学校,走遍社区与街道,

大街小巷说禁毒,民众听后心里服。

宣讲毒品十大害,一日吸毒终身戒,

吸毒痛苦一辈子,丧失灵魂成妖怪。

害人害己害家庭,害得社会不安宁,

难找工作难创业,全家老小泪淋淋。

吸光积蓄欠外债,吸尽血肉成干柴,

妻离子散家破碎,最终走上断头台。

看展览,听讲座,深知毒品是灾祸,

毒品知识很丰富,毒品危害牢记住。

制作展板数百张,展览宣讲近千场,

参与观众伸拇指,义务禁毒受赞扬。

自掏腰包十多万,用于禁毒我情愿,

挽救一批吸毒者,来为社会作贡献。

领导关心又重视,既给荣誉又奖励,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发挥余热为人民,共产党员的本能,

禁毒事业作奉献,此生无悔也无怨。

牢记初心不含糊,有生之年还禁毒,

做名合格自愿者,永为人民谋幸福。

谢谢大家。

每一个讲述者,

都把自己最重要的经历,

一字一句的敲了下来,

然后讲述给大家,

为的只是让大家一辈子别碰毒品!

最后,

也祝愿他们一切平安、顺利、健康;

来源 平安广元

原标题:《“回归路”广元禁毒故事讲述文字版:每一个字,都是经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