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妙发:世事无法逆料——悼忆邹逸麟老师

王妙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20-06-26 13:50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世事无法逆料,邹老师,已经离开我们大家了。
孟刚写到张修桂老师说“再也找不到和我四同(同年同月同日生同专业)的好友了”,就从这里写起,往前写吧。
邹逸麟先生
11月我去张老师家,说去医院看过邹老师了,张老师说,“我都不敢去看他”,颇沉重。
早几天,我和振环兄一起去新华医院看邹老师。那天邹老师气色不错,谈兴颇浓,还谈到了香港问题。我们停留了有一小时以上。寒假我回家,至今还没有返校,没有想到,那次竟是最后一面。
去年6月10日我到史地所报到,手续结束就去了12宿舍邹老师家。那天邹老师虽是未修边幅,但起坐沉着并无病容,坐在他不大的沙发上聊有很久,谈到了各种话题。等他家人来了我才退出。不久松弟兄拟围邹老师安排一个饭局,后来邹老师传话说不出席了,也叫大家不必特意去看他。再过不久,就知道他住院了。
这之前就是两年前了,郁越祖和我都在上海,商量一起去看邹老师和张老师。邹老师接我电话时说,找个地方一起吃饭吧,略停顿后又说,五角场也可以,不过最好在市区,找个好点地方吧。越祖听我转述后略沉默,复述了邹老师那句话。后来我们在外滩找了个地方吃的饭。此后某次邹老师向我问起那天一起吃饭时的照片,于是我急急翻找,手机中竟没有,再问越祖他也找不出来,反反复复地想,那天应该是忘记拍照了。现在再想,就不只遗憾,是唏嘘了。我们是学历史的,却会对眼前发生的、将来会成为历史的事情颇不在意。几年前我在美国,去德州达拉斯看史地所出身的老同学卢云,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大清早到他家晚饭后离开,里外上下都转了也带我到了他公司办公室,他全家三口加我和太太,五个人竟没有一个想到一起拍张照片。此事后来跟邹老师讲起,邹老师也遗憾怪我没有带来卢云近照,也说下次见面还要多少年啊。
再往前,回忆起来应该有很多了。说两件邹老师去日本的小事。一是他第二次去日本,我到关西机场接的。距他第一次来日本相隔大概有十年上下,我问邹老师和上次来感觉有什么不同么?他马上回答:“有。马路上车子颜色变了,上次看到满街白车,这次少了许多。”果然是极其敏锐的观察。泡沫经济前后日本人喜欢白车,有统计最多时有近四成的车是白色的。什么原因不知道,大体以泡沫破裂为界,白车渐渐的少了,到今天不知道是否还有五分之一?我们每天熟视无睹不注意,邹老师一眼看到了那个变化。
还有一次,我陪他去日本海方向的城崎温泉。回程去看姬路城,事先小作攻略中午弯一点路去吃有名的出云荞麦。我也是第一次,所以两人都很期待。到了店里点了代表性的荞麦套餐,端上来的是煮熟浸过凉水的冷荞麦面,生鸡蛋加调味蘸料,还有几味小菜,基本没有荤腥,一人一个方盘子。我知道这就套餐的全部了,而邹老师肯定一边吃一边还在期待还会端上来一点什么。吃完了上路,我问味道怎么样,邹老师说(荞麦)蛮好吃,不过有点凉,如果有碗热汤就好了。现在一边回想一边要笑出来,心里话,我也同感。其实荞麦是可以吃热汤面的,但是这里被介绍最代表性的是这份“冷面”。入乡随俗,我知道邹老师说好吃是礼貌是尊重。上海滩的小开,从小食不厌精惯了的,现在面对另外一种食文化,新鲜感体验感相信是有的,但不习惯是事实,我能察觉出邹老师对那顿午饭略微的尴尬。
顺便说到他们邹家的脍不厌细。《邹逸麟口述历史》说到抗战胜利后邹老师双亲乘飞机去北京游玩,其中有两老“吃过了谭家菜”。此事我听邹老师谈起过当年是用金条定的谭家菜。“改开”以后谭家菜在北京饭店复活,我有一次和朋友慕名去吃。女服务员开口介绍“我们谭家菜是以海鲜为主……”,摊开的菜单也是深水鱼类。本人对美食不大懂,但马马虎虎知道谭家菜“长于干货精于高汤”而不会以海鲜撩人。同去的朋友也不是懵懵懂懂候斩的,两人面面相觑,就离座不吃了。此事后来对邹老师谈起过,他也是苦笑。我想此时邹老师应该还没有去吃过新谭家菜,不过北京他经常去,后来是否去吃过,就不知道了。
再说一件学术交流(失败)的事。若干年前在东京的青山学院大学开一个国际学术会议,邹老师是主嘉宾准备请他大会演讲的。大阪大学的滨岛教授知道了,就和青山学院大学方面商量,因为本来要请邹老师来大阪大学的,则不必办两次签证这次就一起邀请了,青山学院方面当然完全没有问题,于是邹老师收到的是一年签证的材料。但是在外事部门被卡住了,理由是去东京开会为什么要申请一年签证,怎么解释也没有用。东京会议在即,再重新寄签证材料是来不及了。邹老师通过我和滨岛教授联系(可能也和青山学院联系了)看有什么办法。就我所知,滨岛教授给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打了电话,上海的日本领事馆给邹老师打电话说请邹老师直接到领馆来立刻给签证。邹老师是打好了行李箱去市外办想得到外办同意立即去日本领馆然后直奔机场的。但是,外办不同意。
此事滨岛教授颇内疚,完全出于善意,没有想到结果是这样。
为那次会议准备的演讲稿,后来发在《历史地理》了。
    责任编辑:于淑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