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信用卡套现、拒付、骗保 这事究竟伤害了谁?
移动支付网 作者 伟辰:2020年1月,林某向上海警方报案,称自己名下的4张信用卡遗失后在异地被刷卡消费9.8万元。但是警方在查证询问之后,却将林某逮捕,并顺藤摸瓜抓捕了46人。
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林某作为受害人却被抓?
套现、拒付、骗保:咋整的?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林某名下4张信用卡确实在异地消费了9.8万元,但不是被盗刷,而是他有意将卡交给他人进行异地套现。在套现过后,再报警否认交易,骗取保险公司赔款。
说起来似乎是十分简单的过程,只需要把卡交给他人,然后在约定时间去报案就可以了。但是其实整个过程还是十分复杂的。
首先,4张信用卡需要提前购买“个人账户资金损失险”,该险种可以保障客户因银行卡(含信用卡)丢失、被复制、受到直接暴力胁迫而透露账号、密码,导致银行卡资金被他人盗取及盗用、盗刷损失。
该险种保费不高,根据保额不同,保费从几块到几百块都有。根据广告,10万元保额一年只需保费38元。
其次,4张信用卡不设密码。这样做不是为了套现方便,而是为了将责任全部推给银行,避免自身承担责任。
“个人账户资金损失险”具有免责条款。当用户在没有受到胁迫的情况下泄露账户、密码或者将银行卡交予他人发生盗刷时,银行和保险公司将不承担责任。
最后,在报警前还需要将信用卡拿回到自己手中,以取信警察、银行和保险公司发生了异地盗刷,而不是恶意诈骗。
这点相当重要,只有在确定了消费不是由持卡人本人进行的情况下,银行和保险公司才会进行理赔。
整个套路环环紧扣,一步都不能错。按照这样一个套路,除了套现出来的9.8万元以外,林某还可以获得起码9万元赔偿金。
银行风控已被摸透?
在警方抓获这46人时,该团伙已经利用POS机进行虚假交易、非法套现9700余万元,通过虚假报案、否认交易等方式,骗取银行、保险公司、第三方支付等机构300余万元。
如何对这种诈骗套路进行防范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对于这种诈骗套路进行风控不是很难。从上文得知,进行类似诈骗的信用卡有几个显著特征,首先不具有密码保护,其次购买了”个人账户资金损失险“,最后可能会在最近有提额操作。
特别是,临时取消密码并购买了”个人账户资金损失险“的账户更值得被注意。不设密码会增加账户风险,而购买“个人账户资金损失险”可以更好保障资金安全。
从逻辑上来说,这两个行为是互相矛盾的。如果有账户进行了类似逻辑矛盾的行为,对该账户重点监控或可提前识别此类诈骗,提前做出预警。
另外,从该团伙获利近一个亿才被抓捕,可以看出该诈骗的每个环节都设置的十分精巧,似乎是摸透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控套路。
几个关键行为,如不设密码、异地套现、购买资金险等等,都透漏出犯罪分子对目前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规则的把握度非常高,远高于一般用户。
是否可以说明目前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使用的风控手段已经被摸透,甚至出现了反制措施呢?
拒付骗保究竟害了谁?
目前,银行卡发生盗刷,在法律上这种案件属于合同纠纷诉讼。在合同纠纷诉讼中,双方要各自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在待证的事实真伪不明时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通俗的说,如果当事人对某一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话,如果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该事实,那么法官就会推定该事实不成立。
但是在举证方面,持卡人天然处于不利地位。2015年,张某在农行办理的储蓄卡被盗刷100万,他与农行三次对簿公堂,才在今年终于拿回来60%的损失,剩下40%损失由于张某无法举证自己没有泄露密码,只能自己承担。
比张某更惨的是朱女士,朱女士在银行卡被盗刷4万元后匆匆忙忙报警,却因为无法证明盗刷发生时自己以及银行卡不在案发现场,致使法官推定不属于异地到盗刷,没有拿回一分钱赔偿。
这样的例子在每年的案件中数不胜数,也许其中真的有想要骗取赔偿的坏人,但是更多的受害者则因为银行害怕被拒付骗保而损失了自己应有的权益。
拒付骗保究不仅仅伤害银行,还伤害了那些真正被盗刷的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