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吃了自闭男孩的便便后,小鼠也得了自闭症|每日罐头

2020-06-24 13: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来自专辑每日罐头

“每日罐头”是一档心理学口味的精神食粮栏目(狗特别喜欢的)。

今天聊一个科学界的重磅发现:“便便”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罐头质检员:江湖边

自闭症是著名的医学难题。它是一种至今病因不明的谱系疾病,学名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加州理工学院近年来的一项研究揭示,来自ASD患者的肠道细菌,可让小鼠患上“自闭症”。

它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CELL》。

加州理工的Gil Sharon博士和同事们分别收集了典型发育儿童(TD)和ASD儿童的粪便样本。从粪便中提取细菌后,给无菌小鼠喂食。

结果,吃下自闭症孩子粪便的小鼠,竟然也表现出了自闭样的行为(较少社交、较少发声、表现出重复刻板行为),而TD组的小鼠没有。

此外,他们还发现,来自ASD儿童的粪便细菌,可促进小鼠大脑中ASD相关基因的广泛选择性剪接——而这正是在人类自闭症患者脑中发现的一个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当研究人员使用5AV(5-aminovaleric acid,5-氨基戊酸)或牛磺酸治疗小鼠后,小鼠表现出了自闭症症状的减轻。脑部检查显示,神经易激惹性也降低了。

之所以选用5AV和牛磺酸,是因为之前的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这些自闭症小鼠的后代结肠物中显著缺乏这两种酸

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口患有自闭症,每59名美国儿童中就有1名确诊,而且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升高。

医学界普遍认为,自闭症的诱因存在一个谱系,比如基因、遗传、环境毒素等等。

这项突破性进展,为微生物代谢物在ASD相关神经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也为缓解自闭症提供了潜在的新思路。

不过,也有科学家质疑这个结论的可靠性。

比如: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自闭症小鼠模型、捐赠者年龄范围太小(3-11岁)、样本太少等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微生物组成千差万别,仅仅使用5名对照志愿者和11名ASD患者的粪便样本,参考度有多高呢?”

——Derek Lowe 在博客中开怼这篇报告,他是《Science》子刊的制药行业评论员。

但更多的人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显示,人类自闭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与普通个体存在差异。

论文一作Sharon强调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足以促进小鼠ASD样行为。但这并不能证明肠道微生物会导致自闭症”。

自闭症的科学干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有一天,自闭症患者真的有望用细菌代谢物或益生菌药物来治疗呢。

reference:

Sharon et al. Human Gut Microbiota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romote Behavioral Symptoms in Mice. Cell. 30 May 2019. DOI: 10.1016/j.cell.2019.05.004

消费升级 | | | | | | 别动脑了 |

原标题:《吃了自闭男孩的便便后,小鼠也得了自闭症|每日罐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