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唐代丝绸“蝴蝶结”打开,太山龙泉寺金棺中发现23粒佛舍利

2020-06-24 05: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2年前,在太原的太山龙泉寺唐代佛塔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金棺银椁,震动社会各界,山西晚报记者曾经在现场见证了金棺面世的神圣瞬间。但是,金棺里面究竟有什么,一直为世人所好奇。12年后,这个秘密有了答案。日前,太原市文物局联合太原广播电视台推出五集系列专题片《古城·古藏》,其中的《盛世重光》揭晓了太山唐代佛塔地宫里的秘密,目前金棺已经打开,里面放置有23粒佛舍利。

金棺出土于2008年,当时太山龙泉寺挖消防蓄水池时,发现了一座神秘地宫。发掘表明,这里原为一座佛塔的基址,塔身早已不知所终,只残留下长方形的塔基,而神秘的六角形地宫就出现在塔基之中。当考古工作人员打开地宫之后,发现了一件石函,打开石函,大块残损的木椁片散落其中,一件精巧的鎏金铜椁映入眼帘。由于木椁已散乱,最先开启的是鎏金铜椁。铜椁并不大,长约21厘米、宽约10.5厘米、高约13厘米,但非常精致,坐在雕琢精美的鎏金铜质须弥座上,四周镶嵌有佛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铺首衔环等。椁壁上镶嵌的龙虎等图案,都是用大约0.2毫米厚的铜片嵌上去的,椁门两侧立有两尊菩萨。铜椁打开后,一个精致的银椁出现了,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高约7厘米的银椁上,雕刻着与铜椁一模一样的神秘瑞兽图案及花纹,其形制及浮雕、镂雕、錾刻、鎏金等工艺与铜椁基本相同,更有绿松石、石英石、红玛瑙等各类宝石点缀其间。门口一只小巧纤细的仙鹤头顶,嵌有比小米粒还小的红色宝石,精细程度令人惊叹。打开银椁后,椁内金光闪闪,一个手掌就可托起的小巧金棺出现在银椁内。金棺长约8厘米、宽约4.5厘米、高约3厘米,除后档部浅浮雕佛足外,再没有多余的纹饰,一条丝带绾成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完好地系在金棺上。

至此,石、木、铜、银、金五重棺椁呈现在世人面前。金棺银椁的饰纹,处处都透着玄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道教图案,须弥座、栏楯、菩萨风格却属于佛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汉唐考古专家孙福喜认为,过去在考古发掘中,法门寺、仙游寺、庆山寺等都出现过类似文物,但太山金棺银椁不但函数多,而且工艺精美,展现了盛唐时期高超的工艺技巧和所蕴含的盛唐文化信息。

历经1000多年历史的金棺的问世,让考古工作者雀跃不已,但摆在大家面前却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金棺上面缠绕着完整的丝带,还是第一次发现,如果触碰的话,是否会影响丝带的完整性?12年前,这成为横亘在考古工作者面前的难事。在随后的日子里,考古工作者借助于X光的专业透视设备扫描过金棺,发现里面含有舍利状物体。

12年过去了,对金棺银椁的保护工作从没有停止。太原文物部门先后邀请国内及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十多位顶级专家,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合作,解决“不解开蝴蝶结、不断开丝带开启金棺”这一难题。专家组的方案,是用科技手段增强丝带的韧性和弹性,从金棺较小的一头,把丝带整体脱下来,“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丝带,材质非常酥脆,一动就碎了。我们的方案是利用科技手段,增加丝带的弹性,这样就可以在保持色泽、蝴蝶结原形态的情况下,把缠绕金棺的丝带取下来。”相关考古工作者这样说道。银椁、铜椁曾被送到湖北荆州文保中心修复,2018年9月18日,修复后的银椁、铜椁回到太原。如今,金棺已经打开,23粒佛舍利子从两层编织精美的麻质锦囊内取出,历经千年的金棺,放射出大唐盛世文明的光彩。

原标题:《唐代丝绸“蝴蝶结”打开,太山龙泉寺金棺中发现23粒佛舍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