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家诞生于近100年前的医院,今天看也是十分人性化的

2020-06-23 1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段时间,新冠肺炎来袭,世界动荡。

我们每天关注疫情报道,为不幸感染的病患、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揪心。

医院,是城市的“保护甲”。这场疫情,也让全新的医疗建筑模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比如我们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设计仅用了60小时,施工周期10天,神速的完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还有武汉的方舱医院,以实力验证了这样的模式安全可行。

 

▲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数十台挖掘机同时工作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什么是好的医疗建筑,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人们探索的第一步,是保障医疗建筑的安全性。

在西方,最早的医院是宗教设施的附属设施,根本无法保障病人的安全。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有一家战地医院,它的伤病员的致死率高达42.7%,通过工程师的精心设计之后,比如采用了改善通风、扩大床间距等措施,病患的致死率下降到了3%。

英国著名的护士南丁格尔参与了这场战争的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她把自己的观察总结写成了一本书。之后,她对医院建筑设计的观点被传播开来,影响了一批医院的建设,这种医院建设的模式后来被称为南丁格尔式医院,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从此,医院建筑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

我国最早的现代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武昌同仁医院,都是采用的“南丁格尔模式”。

 

▲北京协和医院(1919-1921)

  

▲武昌同仁医院(1916-1918)

 

为了更好地避免交叉感染,英国建筑师约翰·威克斯(John Weeks)提出了“机变建筑”的设计理论。也就是通过一条长而宽的主要的通廊,把建筑物孤立的各个功能部门连接起来,同时,在中间又留下很多松散的可以自由生长的空隙。

 

例如在火神山医院设计中,“三区两通道”的洁污分流模式就很清晰,严格保障医护人员不被感染。

 

▲火神山平面,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明确区分,医护人员与病人流线各自独立

人们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

比如在规划体系方面,采取分级医疗机构、医药分离等政策,鼓励公众根据病情需要,理性选择就医机构,引导轻症患者首选社区门诊就医,缓解大型医院服务压力,从系统上有效提升全民就医效率。

人们探索的第三步,也是当下研究的重要方向,就是如何实现医疗建筑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强调患者、陪护以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感受,重视建筑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在实现医疗建筑基本安全性能、使用效率后,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正如我们在方舱医院看到的,好的情绪对患者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方舱医院内医生与病患齐跳广场舞

早在近100年前,就有建筑师做出了这方面的探索。

1929年,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就是经典案例之一。这座医院的一切设计都是围绕着病人的感受做出规划,每一个细节都从病人的生活出发。

 

▲帕米欧疗养院

 

阿尔瓦·阿尔托说过:

“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是设计师的任务。”

“建筑不应该脱离自然和人类本身,而是应该遵从于人类的发展。”

 

▲芬兰现代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

建筑设计

在帕米欧疗养院落成的那个年代,结核病还是不治之症,病人只能待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的地方,等待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疾病——也可能是失败。

结核病治疗需要高标准的卫生条件、清洁的空气与充足的光照,提升病人的免疫力并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亦是治疗关键。因此,病人的需求成为整个设计的出发点。

 

▲帕米欧疗养院鸟瞰

建筑坐落在一片冰碛山丘区域的中部,周围环绕着浓密的树林,远离村庄与农舍。

帕米欧疗养院主要分为四个区块。各部分交错分布,呈树枝状,这是基于地势与当地风向的考虑,尽可能减少寒风对建筑长面的正向吹入,主入口连接各部分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帕米欧疗养院平面布局

最南侧的A区块是七层的病房楼,共设有290张病床,每间病房均是双人病房。该区块最重要的建筑元素是东端尽头朝南且与病房楼成一定角度的日光室和治疗部以及病房楼北侧的通廊。病房楼的屋顶一侧设有供病人休息的平台,另一侧是屋顶花园。

病房楼北侧是B区块,主要为四层高的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医务室、手术室、餐厅、图书馆及公共用房。再向北是C区块,容纳洗衣房、厨房和职工食堂、宿舍。单层的D区块由锅炉房和暖气设备构成。

 

帕米欧疗养院充分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空间利用为主导。将重点放在了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上,并注重建造过程的经济合理,建筑形式与表现内容得到和谐统一。

建筑的外部立面处理十分简洁,充分展现了帕米欧疗养院的现代主义特性。

 

光线营造与自然通风

在病房楼里,房间被安排在走廊的南侧,可以将自然光引入走廊中,同时病房也占据最好的朝向,让病人感觉是他们掌控着空间。

阿尔瓦·阿尔托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行动困难的患者,希望即使他们不下床也可以看到外面美丽的景色,充分接触有治愈效果的阳光。为此他显著地增大了每个病房的窗户,让它们尽可能地接近地板,靠近窗台的位置墙壁稍稍倾斜,这样室内可以有更好的光线。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发明,人们都明白,阳光、空气、水是生命基本的助力。但之前,大部分医院不是这个样子,很多医院等同于收容所、难民营,是某些慈善机构比如教会临时架设的,很多病人卧床一天也看不到阳光。

为了避免自然风直接吹向病人,病房的窗户设为双层,仅将处在对角线的两扇窗设成可开启窗扇,让自然风间接流入室内。同时,自然风通过靠近走廊一侧的高窗导出,形成了可控制风速的室内空气对流。

 

除了宽敞的公共大厅,每一层都有专门晒太阳的地方。在病房的顶楼,还设计了一个堪比邮轮甲板的露台,可以让身体状况允许的病人24人一组出来“放风”交谈,毫无遮挡地欣赏周围的风景。

 

▲屋顶阳台

色彩搭配

帕米欧疗养院外表还算普通,内部却是彩色的,在我们的印象里,只有幼儿园才配有这么多颜色。橡胶地面是亮黄色的,暖气部件是红色的,砖红、芥末黄、砾石灰、深灰、天蓝、薄荷蓝、灰蓝、粉墨绿、蓝绿等吧,都是周边风景中找得到的颜色。

 

阿尔瓦·阿尔托大量使用暖色,让病人产生归属感、安全感。黄色的楼梯台阶,醒目而又亮丽;楼梯扶手后面的墙壁,特意涂成灰色,既耐脏又是一种装饰;病房里的灯光向上投射,经过浅绿色的天花板反射,洒下柔和的光线。

 

室内设计与家具

病房的设计则以“病人斜倚于床上的休息方式”为基准,光源布置于病人的视线之外,暖气布置朝向病人的双脚。

 

▲病房内的布局

暖气是安在天花板上的,不至于太热,风从窗户吹入时不是直奔病人,而是拂向天花板,再缓和地在室内形成回流。

因为病人需要安静,阿尔瓦·阿尔托在病房内设计了著名的洗手盆样式,水流跌落在45°角的盆壁的时候会减速,不至于激起太大的声响。

 

▲洗手盆样式

阿尔瓦·阿尔托还与妻子艾诺·阿尔托(Aino Aalto)一起设计了帕米欧疗养院的灯具和家具。

 

阿尔瓦·阿尔托甚至还为此设计了完全符合人体曲线的椅子,也就是著名的“帕米欧椅”,体现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

椅子的框架和座部都是弯曲胶合板制成,采用了当地常见的桦木,它既摩登,又让病人感到舒适和温暖,有利仰卧,可以更顺畅地呼吸。

他的创意,成为了现代设计同时考究形式和功用的“人体工程学”的基础。

“组成一个人日常居所的一部分的家具,不应该引起过量的光反射······就声响效果、吸收声音等而言,它应该不至于低效。和人有亲密接触的部件,比如椅子等,不能用热传导性能过于优越的材料比如金属制造。”——阿尔瓦·阿尔托

 

▲帕米欧疗养院室内的“帕米欧椅”

《瘟疫与人》这本书提到,传染病先于人类存在,并将与人类永久共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思考一下: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未来的医院建设是怎样的。

好的医院建筑是自下而上的,它需要建筑师努力解决安全问题,高效助力医护人员工作,也需要更多地满足病患的需求,给病人提供安全有尊严的空间,起到抚慰患者心灵的作用。它同时也是自上而下的,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我们期待看到医疗建筑在人性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 图书推荐 |

《阿尔瓦·阿尔托全集》

《 医疗功能房间详图集Ⅱ》

《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II》

凤〡凰〡空〡间

设计类出版机构

一直只做一件事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

让人人都能参与设计

觉得不错,您再分享

知乎:凤凰空间 微博:@凤凰空间文化传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