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剪梅”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一剪梅花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刘丹彤
导读
一、想做潮人,怎么能不会唱《一剪梅》?
二、“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你是怎样解读的?
三、文化解读本来就是多样的
四、对我们跨文化传播有什么启示
//
一、想做潮人,怎么能不会唱《一剪梅》?
//
最近《一剪梅》在全球各地爆火,洗刷了国外几个权威音乐的榜单前三。并且在中国网友得知这一切后,《一剪梅》又在QQ音乐进了飙升榜的第八。一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瞬间成为网络流行语。
而这一切都得缘于一位中国的网红鸡蛋哥,他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场景之下拍了一段视频,此情此景之下让他情不自禁地唱了一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因为他的头型很有形状,实在太过魔性,被网友们制作了无数视频来搞怪。
无数人争相学习这首歌,并且还互相攀比谁学的句子多,可能费玉清小哥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封麦之后还能走向国际,火遍全球。
中国的歌曲由于中文博大精深,一直以来,很少有过这样的“殊荣”,还记得上一首能这么火爆的歌是邓丽君的《甜蜜蜜》。
而大家听着外国人翻唱里的奇怪发音,觉得搞笑之余不禁发出灵魂疑问:我怀疑我唱英文歌在他们眼里也是这样的。
这首歌成为了当下国外博主涨粉的好素材。在TikTok上面,只要表情演得够像,对上口型,就可以装作自己会这首歌,甚至是会中文。
“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甚至成为ins上面的文案。而在YouTube上转发相关视频才可以证明自己跟得上潮流。
除此之外,在国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玩法,那就是移民二代把这句歌词放在华人父母面前,他们当中没有一位能正常读出来,而是不约而同地将这句歌词唱出了来。
还有人将自己的网名改成了“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甚至有人称遇见这首歌是2020年唯一幸福的事了。
所以这句洗脑了无数人的歌词,到底有什么魅力?
//
二、“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你是怎样解读的?
/
/
1、中国年轻一代眼里:
一说起《一剪梅》,中国年轻一代对它的印象差不多就是《夏洛特烦恼》里面秋雅那句“袁华,你不要在打电话过来了,我怕夏洛误会”,以及尹正扮演的袁华跪在地上带着痛苦绝望地呐喊“不!!!!!”。
伴随零零碎碎的雪花飘下的场景,似乎耳边还在回荡着袁华信誓旦旦地说:“让一个人毁灭之前,必先让其膨胀”。
当年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不仅带红了“马冬什么?马冬梅!”的梗,还为尹正“安排”了一首BGM,就是这次爆火的《一剪梅》。
在中国年轻人的心里,这首《一剪梅》似乎带有一点自嘲,一点无奈,以及一点滑稽。
大家多多少少认为这首歌有点搞笑+悲剧因素。
就像是周星驰的电影,明明是悲剧啊,大家却认为是喜剧。
就像是生活,虽然很多苦涩,但是还是要用笑容掩盖、伪装不在意与乐观。只期望还能用自己的洋相尴尬博得周围人一笑,这活脱脱就是每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后来抖音里面出现了dj版《一剪梅》加上尹正跳舞的视频,多了一些耍酷,少了一分失意,反而有种“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洒脱。
再后来因为这首歌在全球爆火,大家也逐渐开始对这首歌有了不同的态度,戏称这首歌为《新冠病毒大流行》主题歌,《一剪梅》就是“疫减没”,费玉清成了“肺愈清”,真心祝福所有人类:“总有云开日出时,治愈的曙光就在远方”!
2、外国人的解读:
因为不懂中文,所以外国人们只能靠歌唱者的嗓音还有曲调去揣测这首歌的含义。费玉清在歌里面的绝美转音还有难以复刻的颤音,再加上凄苦的二胡声,让大家认为这是一首极其伤感,极其绝望的歌。
紧接着出现了一位TikTok上的博主特地跑来研究了一下这句歌词是什么意思,他的解读里面,将这句话直译了过去,就是“The snow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下起了大雪,吹起了大风)。
可能是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他认为这句话表示人生到达了低谷,环境逐渐恶化,却无能为力。而这份解读在TikTok里面收获了两百万的点赞量。
如今丧文化在网络上还是较为受欢迎的,同时因为北欧国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冬季,这种“天地一片苍茫”的歌词也是很有代入感了。再加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家的生活多多少少有点萧瑟乏味。
真的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啊!
大家想要通过这首歌抒发一下人生的失意,所以这首歌突然在这时这么受欢迎,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甚至有人认为,通过这首歌,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一般在国外的用法是:“月底了,没流量了,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暴风哭泣!我的男神有女朋友了,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就像是我们常常感慨的“人间不值得”。
可是再到后来,这句话也变了一个意思:当别人向你抱怨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可以回应他“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就相当于“害,出现这种事很正常,习惯就好了”的意思。
到了最后这句话就像是一个表情包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别人说的话时,随时都可以用。
3、用心听歌的人的正确解读:
不得不承认,什么年代的歌,什么年代的人就能很好的get到。
《一剪梅》这首歌如果你认真读过歌词,其实很容易便知道它是在说真情不会被风雨阻隔,也不怕被风雪淹没,就像傲梅一般,只为伊人飘香。
“爱情是一百年的孤独,直到遇见那个矢志不渝地守护着你的人。那一刻,所有苦涩的孤独,都有了归途。美好的心灵才能唱出美好感觉的歌曲,只有演唱技巧并不能感动人心。费玉清是站在回忆和怀念的角度来唱这首歌的,那一字一句的文字里藏着携花扶风的满心欢喜和炽热跳动的心率。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想爱情,就是相濡以沫地过一生。接纳与磨合,让爱情经得起流年,平平淡淡才更加珍贵。”
“只为伊人飘香,飘香!遇见你之后,再也看不见别的风景,满心满眼都是你。那份年少痴情依然会被嘴角的微笑淹没,甜美而深情,永远的相伴。”
以上都是除了调侃《夏洛特烦恼》之外的热门乐评。
不知道什么时候,“真爱”这个词突然不值钱了,反倒显得有点可笑。见到太多的伪装和不真实,现在相信真爱的人还有多少?“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大家不愿意自己受委屈,“圈子不同,何必强融”也是年轻一代信奉的交友原则。
而那个年代的感情虽然含蓄,但似乎就是经得起考验。为了爱情徒步七八公里,可以翻越千山万水,只为说一句“想你”,只想遇一人共同过着柴米油盐的似水流年,一起白头。
一牵手就是一辈子,一怀念就是一辈子。喜欢过你,就喜欢不上别人了。老一辈的爱情似乎总是能让我们年轻人湿了眼眶,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这种跨越了时间的爱情怎么不让人羡慕?
还记得之前看到网友分享的一个小故事:“姥姥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已经不认得人了。一天她看着床头已逝爷爷的照片,问我:这个人是谁?我可以嫁给他吗?”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
三、文化解读本来就是多样的
//
其实像这样,一首歌甚至文化故事传到另一个国家,就有了不同的解读的情况也有很多。
1、一波三折的歌曲解读
Ed sheeran有一首歌叫《photograph》,在我还没仔细看过歌词或者MV的时候,我以为这首歌就是一首恋爱的歌,也看到有人用这首歌来纪念他与妻子这些年的陪伴,因为觉得这首歌很好听甚至萌生了想将来婚礼了放这首歌的念头。
但是后来看了整个歌词之后,觉得这是一首讲单恋加失恋的歌,饱含了不求回报的爱,就算受伤了也在所不惜,这么一想又成功地打消了我之前的念头。
最后又看了MV,发现又不是那么回事。MV是歌手成长的全记录,在亲人的陪伴之下他逐渐成长,一切都定格在照片之中。所以这首歌应该讲的是亲情?
这样一波三折的理解,让我感受到想要真正解读一首歌,尤其非中文歌,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当然,这样的困难不仅仅体现在歌曲上。
2、参照式解读和批评式解读
有一本书叫《意义的输出》,主要从传播效果的层面研究了一部电视剧《达拉斯》,在不同国家受到不同对待的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参照式解读”和“批评式解读”。
参照式解读就是人们把这一切当做一个故事,对待人物也像是观察、是在感受差异,没有任何的价值判断。批评式解读则是带有了美学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判断,这样的解读如果产生了对于期待的违背,就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
选择哪一种解读方式,都是要看个人的思考习惯。比如一个人他看到一个自己没有干过的现象,如果第一反应是“还可以这样”,那么他一般是参照式解读。但是如果他下意识的反应是“你怎么能这样干?”,那么他一般是用的批评式解读。
当然这也可以根据不同民族的习惯进行判断。
//
四、对我们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有什么启示
//
1、贴合对方生长环境和当下时局,进行针对性同化输出
北欧国家因为所处纬度很高,所以自己身边经常是大雪纷纷的场景。而《一剪梅》恰好就说的是与他们相似的风貌,这样一来想要得到他们的认同也不是一件难事。
同时正值抗击疫情之际,他们对这首歌的理解正好符合自己当下的心情,也迎合了当下年轻人亚文化风潮,看似是一场意外,但也是配得起。
当初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便是与中国“天下大同”思想不谋而合,引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
如此一看,对要进行文化输出国家的生长环境与真实国情进行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首先也要学会理解对方,用对方的思维办事。一旦找出两个国家的文化共同点便能迅速引得对方产生文化认同。
2、误解常常有,何必强迫症?
我们可以看到《一剪梅》如此火爆,便是外国人用自己的思维、选择自己认同的方式进行了解读。虽然存在一定的误解,但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不必对这方面要求太过苛刻,有的人可能认为我们必须一板一眼的将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原封不动的讲出去,不应该有误解。
我们应该尽量让外国人一模一样的接受中国文化,认为他们应该知道正确的中国正统文化,否则对中国文化都是一种侮辱。
外国人做的中国长城或者兵马俑的纪录片,但凡里面有些许的误读,就会存在很多的不宽容。
愤懑的语气从来都没停下来过:老外果然做不出好的中国的纪录片。难道中国不能自己来讲吗?为什么要让别人讲我们的文化,还是错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自己在使用中国文化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错误、频繁断章取义或者再次赋予新含义。
就比如这次的《一剪梅》,宋代时候,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即一枝梅花。古时候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词牌“一剪梅”,就是取的这个寓意。
在这首歌里,不仅有了思念,还融合了古人赋予梅花的不惧风雪、不屈不挠的品格。你能说这是不对的、是过分解读吗?
现在“一剪梅”又变成了“一剪没”或者“疫减没”,也很符合当下的实情。如果有人站出来说大家用的是错的,不应该是“一剪没”,而是“一剪梅”,相信大家也会觉得他太较真了。
牛津词典里面收录了很多我们自己创造的词啊,比如“niubility”、“Chinglish”甚至疫情期间出现的“funny mud pee”。他们也没有说我们胡编乱造,我们怎么就受不得对方有误解呢?
在文化输出的时候,出现误解是常有的事,只要没有出现太大的差别,也是无伤大雅。不是说文化纠错不对,我们确实需要文化纠错,但是过分的文化神圣感,也确实应该收敛一下了。
3、迎合恶搞文化可以有,但不要贪多
在当下的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无成本复制和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使得网络恶搞变得既廉价又高效。在互联网的语境之下,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创作恶搞作品,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
随着网络亚文化不断被主流社会接纳,恶搞文化也从边缘走向中心。一旦一种网络恶搞视频变得火爆就会受到成千上万的人的拥护和追捧,同时也会产生无数相关恶搞新视频,从而达到持续性传播。
这次的鸡蛋哥被恶搞的视频,恰好就是《一剪梅》大火的钥匙。也是恶搞,使“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成为新潮流。
恶搞文化其实也是对文化现象的重新解读,从而产生新含义的有效传播途径。但是恶搞文化毕竟也是在“恶意”剪辑,剪辑者也有可能为博关注而进行过分恶搞和恶意解读,如果不加以遏制,后果也会不堪设想。
4、利用人类的共情能力,激发共鸣
我们常常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如果站在不同立场上,大家还是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但是我们在物种演化的过程中还演化出了共情和帮助别人的天性。当然这也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因为我们帮助了别人,以后他们也会来帮助我们,互帮互助这对整个物种来说是有利的,这样的天赋也就被保留了下来。
我们虽然不是同一个国家,接受同一种文化,但是总会存在一些人类共有的情感,比如:为不平事愤懑,为英雄人感动,为悲情者落泪。
《一剪梅》就是利用了人类都会遇到的人生的低谷这一点,激发了很多人强烈的内心共鸣。谁还没有感受过无能为力的时候?
来自生活的恶意我们差不多在天天感受,可以说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伤感之中。因为快乐容易被遗忘,并且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不顺心的事是最可悲的。
尽管大部分是年轻人产生这样的人生感悟,颇有几分“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但不得不说这一记针是真的戳到心尖上了。
但是当下我们的文化传播还停留在纠结我们输出的文化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否可以真正代表我们的层面,而缺少真正直达心底的共情传播。
所以说切忌一味地输出本民族认同感太过强烈的精神(我们独有的文化)或者触碰对方的精神领域(以防触碰雷区)。
一味地输出我们自己独有的文化,也会让别人觉得与我们有点格格不入。“圈子不同,何必强融”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或许对猎奇的人来说会觉得很有意思,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耗费那些心思的。
我们国家拍了那么多抗日片,除了强调历史不能遗忘,也只是在满足中国人的英雄主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拍出了多少震惊三观和常识的剧情?而这些都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甚至日本也从来没有认同过我们拍的这些“历史”。
但是《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没有丑化任意一方,就是以极度真实的战争画面,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在战争中,大家都是一样的,热爱生命,害怕死亡,这也是人类的共性。
这部电影成功地激发了大家作为人类内心的共鸣,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让日本的国民都产生了反省的心态,认为战争确实不好,我们应该珍爱和平。而我也相信中国也有这般大作,只不过目前还没有被所有人发现,我们也期待能看到这些宝藏“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所以说,我们可以先利用人类共情能力传播激发认同感和兴趣,再传播中国特有文化让其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何乐而不为呢?
一剪梅花折射出的是文化传播的种种现象,望所有人看到它的时候不仅是一笑而过,而是能从这枝梅花中发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机与启迪。我们怎样把握住这次的浪潮并带来下一个后浪、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