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窃贼发布梵高被盗作品现状图像,专家看到寻回的希望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编译
2020-06-22 18:1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梵高167岁生日当天,一幅梵高1884年的作品《春天花园》(又名《春天里的纽南牧师花园》)在荷兰一家博物馆被盗。此后除了当天博物馆的监控录像外,警方没有公布进一步的消息,但公众却发出了很多疑问,窃贼缘何在梵高生日实施盗窃?被盗近三个月,如今画作下落何方,是否被损坏?最近,一些与《春天花园》有关的照片流出,其中一张还配以5月底的报纸头版,以证明图片是最近拍摄的,而且这件作品目前还“活着”。

梵高被盗作品《春天花园》背面图像,专家称,官方没有公开过作品背面的图片,这张照片应该是窃贼拍摄的。

荷兰艺术品犯罪私家侦探阿瑟·布兰德(Arthur Brand)正在调查梵高《春天花园》盗窃案,他称自己从“网络线人”处收到了这些照片,并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公开了照片,此后荷兰《电讯报》(De Telegraaf)在上周四(6月18日)发布了从阿瑟·布兰德提供的照片。这些照片类似“绑架者”为索要赎金而散发出的、以证明“受害者”还活着的图像。

布兰德怀疑,这些照片目前在犯罪团伙中流传,其目的是寻找潜在买家。他说,自己之所以分享这些信息是为了试图发现任何新的线索。

“它们很重要,这是作品还‘活着’的证明,”布兰德说,“在很多类似艺术品盗窃的案件中,你会看到犯罪分子变得紧张,他们觉得警方在背后监视他们,于是索性销毁艺术品。至少,现在我们知道《春天花园》还没有被毁。”但在公开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画面底部有了新划痕,布兰德认为是在盗窃中滑落留下的。

目前这些照片已经被转交给警方,但布兰德拒绝透露照片的来源。荷兰警方发言人证实,这些图像现在已成为盗窃案“调查的一部分”。

荷兰艺术犯罪检察官乌苏拉·韦策尔(Ursula Weitzel)说,她从未见过艺术品的“生命证明”照片被如此流传。

据悉,这件梵高创作于1884年的作品,描绘了他当时居住的尼嫩镇(Nuenen)的花园,拉伦辛格博物馆从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Groninger Museum)借展了这幅作品。据监控录像显示,3月30日凌晨3点过后,一名男子用大锤砸碎了博物馆的两扇玻璃门,走进展厅,将艺术品夹在右臂下顺走。这件梵高作品价值约为600万欧元。

《春天花园》遭盗窃的监控录像

荷兰格罗宁格博物馆馆长安德烈亚斯·布鲁姆(Andreas Bluhm)称,这些公布出的《春天花园》的照片看起来是真的,因为其中一张拍摄了作品的背面。“官方没有公开过作品背面的照片,只有拥有这幅作品,才有可能拿出背面的照片。”但他无法就博物馆是否曾被索要“赎金”发表评论。

拉伦辛格博物馆的发言人埃斯特(Esther Driessen)说,博物馆庆幸看到这幅画暂时没有被销毁。 她说:“我们希望它能不受损坏地回到博物馆。”

《春天花园》与《偷窃大师》同框的照片,图中显示《春天花园》下部有一道划痕。

此前官方公布的《春天花园》照片

在公布的照片中,有一张《春天花园》与5月30日《纽约时报》和一本名为《偷窃大师》(Meesterdief)的书的合影,而当日的《纽约时报》与《偷窃大师》都涉及到已被定罪的窃贼奥克塔夫·达勒姆(Octave Durham)。奥克塔夫·达勒姆于2002年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盗走了两幅梵高的画作。这些作品于2016年在意大利一名黑手党头目家中被发现。

《偷窃大师》是威尔逊·博尔德维恩(Wilson Boldewijn)2018年出版的有关奥克塔夫·达勒姆的传记,在这本书中,达勒姆承认自己犯过的盗窃罪,但认定绝不对任何人施加暴力以实施抢劫。

2002年,达勒姆盗走的两件梵高作品之一——《离开纽南教堂的信众》

布兰德认为:“这是一个模仿者。窃贼想模仿奥克塔夫·达勒姆,并将作品出售给黑社会组织。这张图片就是证据,他们表明自己熟知窃贼奥克塔夫·达勒姆的偷盗故事。”(注:拉伦辛格博物馆被盗时,奥克塔夫·达勒姆在医院,被排除了偷盗可能性)

日前,小偷的处境几十年前与达勒姆的情况非常相似,谁会购买这件众所周知的被盗梵高作品?对此,达勒姆曾回忆说,在2002年盗走两幅梵高画作之前并没有买家,只是注意到当时只需炸碎一扇博物馆的窗户就可以实施盗窃。“我只是认为我可以出售它们,如果出售不了,我可以用绘画谈判。”达勒姆“用绘画谈判”的意思是将绘画用作与执法人员的讨价还价筹码。

格罗宁格博物馆馆长布鲁姆在目前公布的照片中看到了画面上有明显的损坏。布鲁姆说,看到作品受到明显损害,他很伤心。“作品已经从画框中取出,而且被取出来的方式不是很温柔,在照片中还有一本书被放置在作品上,我们绝不会以这种方式对待绘画。”“但看到这张照片也让我稍微松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它还在。其余的都是猜测。我希望它能很快回来。”

注:本文编译自《纽约时报》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