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交通设施|危化品运输:应从专业层面总结事故教训

官阳
2020-06-21 20:29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危化品运输应有种种规范,许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路途当中,哪里是相对事故多发地;面对事故,人们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赶紧撤退;运输过程需要哪些专业训练的支持。下文在此进行梳理。

从经验上说,高速出口的匝道,是整个高速公路系统里相对事故多发的地方。所有途径车,都要在这里调整和适应新的速度和间距,加之弯道行驶,增加了操作难度,大车和小车的速度能力差异也会被放大。此时,无论单车事故还是多车事故,发生机会都比正常线路高。

如果能有匝道的安全评估意见,包括过去的事故记录,也许能减轻一些疑问和不安。

在事故当中,如果危化品不是立即爆炸,那么最初几分钟,危化品运输人员第一响应的专业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事故伤害程度。具体操作者如果能快速采取一系列降低伤害的操作,包括示警、报警、抑制外泄和明火,迅速警示周边的人逃避,就会降低进一步伤害的可能。

关于危化品运输人员的专业训练制度,在欧盟,从1957年起,就有了专门的国际危险物资道路运输协议(ADR协议,原文是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Dangerous Goods by Road),到2013年,这个协约签署国达到了48个,覆盖整个欧洲。后来联合国将此安全文件作为国际协议,在全球推广。

协议中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执行各国公认的危化品专业运输培训。下图是训练证书的式样。

换句话说,持证上岗的人,要有化学知识,熟知在运输不同的物品时,应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应急措施。从这一要求可见,不能把安全责任只落在运输企业身上,因为上路面对风险的还是驾驶人,他们的个人素质至关重要。

芬兰的危化品运输执业训练结业证件。

危化品车辆外观上不仅要有高显著性涂装,以便让其他用路者清晰准确地发现高危险源,主动躲避,也要有明确清晰的危化品特性标识,示意其中的危险品性质:是燃烧、爆炸还是有毒;是可挥发气体还是可溶于水的毒液,等等。一旦发生事故,这些警示标识会向目击者发出警报,让大家用正确方式回避;而不发生事故时,危化品特性标识会让沿途监管力量更直接地获得准确信息。

这些都是联合国和欧盟早已建立的安全制度。中国虽然也使用了危险品货物的ADR编码制度,但是在车上很难看到具体和规范的标识机制,这不利于监控、避险、急救时的应对措施准确性。安全需要冗余的措施,发达如欧美,这样最原始的警示标识都不能少,尽可能让附近的人用最快的速度知道危险要素,他们就可能更好地设法自救。

安装在车头的ADR编码,示意危险品性质,监控系统可读到并理解其性质。33的意思是遇电荷爆炸(BOMBS with bursting charge),1208的意思是HEXANES,乙烷类气体。

危化品运输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国际上普遍采取的安全对策之一就是评估和选择最佳运输路线,在欧盟的ADR协议配套文件里,有专门的安全线路评价流程指导。安全评估里,包括了一旦出事的成本承受力测算,其中有环境、基础设施和生命代价,并予以打分分级,根据分级选择对策。通常这种线路会尽量回避人口稠密地区和环境敏感地区。如果必须经过这些地区,就要采取一些限定措施,包括事先进入该地区时的路检、限时和流量控制等方法,以确保万无一失。其详尽的程度和对策,会包括出现各种意外时的响应流程。安全对策强调的是寸土不让,零妥协。

欧盟的危化品运输检查站。

网上常能看到这样的视频,出了一起事故,一群人围观。但危化品车辆一旦出事,是非常危险的。科学研究显示,一般的爆炸伤害里,85%以上的伤害因飞溅玻璃导致,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有在高危地区使用防爆膜粘贴玻璃窗的习惯。从这个角度看,全民安全教育的内容,还需要完善,教育力度也要加强。希望能有更多媒体呼吁,当车辆爆炸发生时,不要围观,要学会避险。

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敏感性之高,毋庸多言。从安全对策上讲,不能仅寄望于处罚和追责,科学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政策,专业队伍的培训,科学合理的路线评估和选择机制,严格的路检制度,丰富、广泛和专业的大众安全教育,才是完成拯救的关键环节,如果每次事故后,我们检视的是这些环节,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也是这些环节,那将比仅关注处罚和追责更能看到改善的希望。

(作者官阳系交通从业者)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