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伏羲·绩 | 尝百草、制九针,他打造了“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20-06-19 20: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fu

xi

ji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

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对全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次与新冠肺炎的斗争中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网络配图)

除传统中药汤剂外

医疗团队还综合运用包括太极、八段锦

灸法、理疗、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

取得了良好疗效

再次证明了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而《中国医学史》讲到针灸的起源时

一定会涉及“伏羲制九针”的传说

许多古典医籍

也把伏羲当作针灸技术的祖师爷

(网络配图)

6月22日

2020(庚子)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将在天水市隆重举行

盛典将启

让我们一起

了解伏羲传统文化

传播伏羲历史功绩

“伏羲·绩”第二期

为你讲述

伏羲对中医药的影响与贡献

制九针

上古时代

人少而禽兽众多

加之多种疾病和自然灾害

人类的寿命并不长

《帝王世纪》说:伏羲“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伏羲尝百草制九针,这对于减少人类因疾病而带来的痛苦和过早死亡,进而延长人的寿命,无疑是一大历史功绩。

(图片来源:光明网)

那么

归功于伏羲所创造的“九针”

究竟是什么呢

这里所说的“针”不是现在打针输液的“针”,而是古人使用的石器。古人用得最早的“针”叫砭石,它是一种有尖的、有刃的石头。新石器时代,人们之所以能够用针刺进行治疗,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打制、磨制的技术,可以制出更精细的石器。砭石主要被用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刺激身体的某个部位以消除病痛。

(图片来源:人民政协网)

它是一种原始的外科工具

医学史家把它看成

我国针术的萌芽

由于石头再磨也不可能磨得太尖锐,后来又出现了骨针、竹针、陶针等。当我们的先人进入青铜时代后,又出现了金属针具,最早的金属针是青铜针。

(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骨针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在天水伏羲庙

至今还有着点艾灸纸人祛病的习俗

寄托了人们祈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天水及周边民众都自发集会在伏羲庙,祭祀“人宗爷”,祈求幸福安详,希望在来年交上好运气。传说正月十六日的凌晨,庙里的柏树会发出轰鸣之声,这是“人宗爷”派喜神来到人间消灾灭祸,解除人间百病来了。人们在喜神树上悬挂上大红灯笼,作为标志,供祭祀的人们奉祀。朝拜伏羲的人群,纷纷在喜神树前跪拜叩首、焚香化纸、灸病,期盼幸福安康,这就是天水独具特色的“迎喜神”“烧纸人灸百病”的民俗。人们信奉心诚则灵,从不考究是否灵验、是否真能祛除疾病。祭祀活动结束后,古柏树干上,都贴满无数的小纸人,风起时,哗啦啦作响。

(网络配图)

灸纸人的习俗

融合反映了原始信仰

古老巫医治病和传统仪礼

也是伏羲“制九针”保留在今天的孑遗

可以说“灸纸人治病”,既是民俗,也是远久历史的活态保存。正是这种民俗的代代传承,远古先民与自然做斗争的宝贵历史记忆才得以留存。

(图片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自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医疗活动

早在远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产劳动的同时

开始了原始的医疗保健活动

从砭石到骨针,再到青铜针

这是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

从口尝药物到对药物性能的全面认识

这是生产实践的结果

而这些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先人智慧

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资料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大河网 光明日报等

▌来源:新天水客户端

原标题:《伏羲·绩 | 尝百草、制九针,他打造了“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