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鲍勃·迪伦新歌中援引了哪些文学作品

闫力元
2020-06-19 16:1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鲍勃·迪伦

刚刚度过79岁生日的美国歌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6月19日发表了他的新专辑Rough And Rowdy Ways,这是他时隔八年第一次发布原创专辑,也是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张专辑。其中最早(美国当地时间3月27日午夜)发布的新歌Murder Most Foul更是长达17分钟,是他时长最长的一首歌。歌中提到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歌曲,可以视作对二十世纪历史、文化事件的一次回顾和重返,外媒称之为“史诗级的散文诗”。也有论者认为,疫情期间,鲍勃·迪伦意图借助这首歌曲安抚各国人民的心灵。

鲍勃·迪伦新专辑封面

除了引用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歌曲、电影之外,歌词中也提到了一些文学作品。这是鲍勃·迪伦歌词创作中惯用的手法,通过援引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或人物,传达丰富的意蕴,诸如此前的作品Desolation Row中,便大量援引了作家和文学作品。那么,这次在新歌Murder Most Foul中,鲍勃·迪伦又为文学爱好者们埋下了哪些彩蛋呢?

《哈姆雷特》

Murder Most Foul

歌曲的题目便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Murder most foul, as in the best it is, But this most foul, strange, and unnatural”(“杀人是重大的罪恶;可是这一件谋杀的惨案,更是骇人听闻而逆天害理的罪行”)。

《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贪图王位,谋杀了哈姆雷特的父亲,并娶了他的母亲乔特鲁德,还骗哈姆雷特说他的父亲是意外去世。歌词中的这一段出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哈姆雷特的父亲通过鬼魂向哈姆雷特告知自己的冤情,鬼魂要哈姆雷特为他报复那“杀身的仇恨”。

新歌Murder Most Foul的宣传海报

鲍勃·迪伦将这一句用作歌曲的题目,是暗示震动美国的肯尼迪被刺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的12:30,当时肯尼迪与其夫人乘坐敞蓬轿车到达迪利广场(Dealey Plaza)时,遭到枪击身亡。随后,枪手奥斯瓦尔德又被酒店老板杰克·鲁比枪杀(迪伦的歌词中也提到了这两个杀手,“What is the truth, and where did it go? Ask Oswald and Ruby; they oughta know”)。此后,陆续有其他关键证人死亡,使得这一案件更加扑朔迷离。这一事件是歌曲前半部分的主线,一开头就提到:“It was a dark day in Dallas, November '63”(1963年11月22日,黑暗笼罩着达拉斯),他将这起谋杀事件称之为“it's murder most foul”。

《飘》

Frankly, Miss Scarlett, I don't give a damn

这一著名对白出自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小说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内战前后,描绘了那一时期美国南方人的精神状态和习俗,以及美国南方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关系。故事的主线是斯嘉丽和瑞德之间纠缠的爱情故事,瑞德对斯嘉丽一见钟情,然而斯嘉丽直到故事结尾才发现了自己对瑞德的爱。当斯嘉丽回到塔拉庄园,想要挽回瑞德的爱情时,瑞德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他说:“我的爱已经磨光了”,“我不想拿我的心作第三次冒险了”。一味付出的爱情,使他浑身伤痕,失去了感知爱的欲望,失去了对爱情的希望。于是他疲惫地说:“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亲爱的,我不在乎。)这是瑞德在全书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飘》反映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人的生活,其中对于南方的黑人奴隶制也有所涉及,塑造了一位慈爱的黑人奶妈。近日由于黑人弗洛伊德被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引发的系列骚乱,《飘》改编的经典电影《乱世佳人》遭美国流媒体HBO MAX暂时下架,一度引起热议。但除此之外,这部小说确实是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小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描绘了动人的爱情。鲍勃·迪伦这里略作修改,但很明显能够看出出处。前后几句意思晦涩,这一句的引用含义不明。

《麦克白》

Play"Stella by Starlight" for Lady Macbeth

“lady Macbeth”应该出自《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一角。《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写麦克白在夫人的怂恿下,刺杀国王邓肯,取而代之,并且一步步害死了更多的人,最终众叛亲离,被邓肯之子成功复仇的故事。“Stella by Starlight”则是一首爵士乐作品,著名的爵士乐手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曾演奏过。

麦克白夫人已经成为莎剧中最为著名的形象之一,她展现了欲望和邪念对于人行为的操纵,以及对人精神的摧毁。麦克白夫人与魔鬼交易,用邪恶和疯狂取代懦弱和仁慈,但她最终经受不住恶念和恶行给她精神带来的沉重压力,发疯自杀。作恶的人最终为罪恶所压垮,这也是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情节。麦克白夫人的形象预见了破坏一切道德的虚无主义观念的恶果,人最终不可能肆无忌惮地作恶。

《麦克白》也是一个有关谋杀的故事,鲍勃·迪伦在此处援引该剧,点出麦克白夫人,与整首歌的立意是吻合的。

《威尼斯商人》

Play"Merchant of Venice", play "Merchants of Death"

《威尼斯商人》也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安东尼奥为了借钱给好友巴萨尼奥,帮助他求婚,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了高利贷,但由于意外海难,他无法还款,夏洛克趁机要他身上的一磅肉来代替,意图害他性命。另一面,巴萨尼奥求婚成功,他的未婚妻鲍西娅在法庭上动用计谋,让夏洛克害人不成反害己,没能成功害死安东尼奥,反而因为企图谋害威尼斯市民获罪。

传统观点认为,这部戏剧批判了犹太人夏洛克的利己主义观念,将夏洛克看作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因此也将这部戏剧看作恶人有恶报,好人皆大欢喜的喜剧。但随着社会意识的改变,论者也发现故事中蕴含着对于反犹主义的潜在批判。夏洛克的吝啬和复仇心理,不仅仅是他个人私德有亏,与整个时代仇犹的心理也不无关系。因此他的身上也带有一定的悲剧性,现在通常将《威尼斯商人》视作一部悲喜剧杰作。

其中夏洛克关于犹太人处境的一段独白,向来被视作经典:“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新歌后半段歌词

鲍勃·迪伦在歌曲的后半段,歌词均以“play”开头,提到了数十首美国上世纪的歌曲、电影,可以看做鲍勃·迪伦为歌迷精心准备的一份歌单。

《看不见的人》

Shoot him while he runs, boy, shoot him while you can

See if you can shoot the invisible man

这里的“The invisible man”疑似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创作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黑人,努力在美国社会中寻找自身定位的故事。所谓“看不见的人”指的是不被社会所认可所重视的人,可以视作那一时代黑人的普遍命运,为了让自己“被看见”,他尝试过做“老实的黑人”,勤恳地工作,也曾加入“兄弟会”,参与政治运动,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他最终选择宁愿做一个地下人。

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黑人运动如火如荼,肯尼迪总统在任期间,也是黑人运动的高峰期,他去世前三个月,马丁·路德·金刚刚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前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鲍勃·迪伦在此处引用这首歌含义不明。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