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1300个普速铁路车站6月20日起实施电子客票

杨丽君/央视新闻
2020-06-17 14:46
10%公司 >
字号

央视新闻6月17日消息,6月20日,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覆盖1300多个普速铁路车站。届时,更多旅客群众将享受电子客票“一证通行”带来的便利,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实施电子客票是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的重要举措。电子客票于2018年11月在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点,2019年7月扩大上海至南京、成都至重庆、广州至珠海(湛江西)、昆明至大理至丽江4条高铁城际铁路试点,2019年四季度后在全国高铁和城际线路大面积推进实施,并于2020年4月29日实现了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电子客票全覆盖。自海南环岛高铁试点以来,至今年5月底,全国铁路已累计发售电子客票超过8.72亿张。电子客票的推广经历了春运暑运、小长假、黄金周客流高峰等各时期、各线路、各地域、各场景的应用考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旅客体验良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为在普速铁路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负责人表示,电子客票能够给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购票方面,旅客可通过互联网、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和代售点等各个渠道购买车票,购票流程和购票证件均没有变化。购买电子客票后,旅客可通过互联网退票和改签,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操作。出行方面,进出站检票凭证,由过去的“身份证件+车票”,简化为持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实名制核验、检票、验票更加便捷,闸机检票速度提高3倍左右,检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缩短至1.3秒/人,极大提升了进出站效率,节约了旅客出行的时间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防范丢失车票、购买假票等风险。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客票自助退改签、无接触进出站、网上办理返岗务工团体票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该负责人介绍,普速铁路旅客运输是铁路客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客出行的重要选择,目前普速铁路年旅客发送量约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后,铁路部门即着手普速铁路实施电子客票的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已具备实施推广条件。

6月20日,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预计覆盖京广、京沪、京九、陇海等普速铁路路网干线和运输繁忙线路,共涉及1300多个车站。此次推广实施后,全国铁路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将覆盖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

该负责人提示,实行电子客票后,旅客出行在购票、进站乘车、退改签等环节将发生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在购票环节,旅客通过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下同)购票时,可自行打印或下载“行程信息提示”;旅客通过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购票时,将收到铁路部门提供的“行程信息提示”。“行程信息提示”仅作为乘车提示信息,不作为乘车凭证。

在进出站环节,旅客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可自动识读证件时,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自助闸机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旅客持户口本等不可自动识读证件时,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人工通道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手续。

在乘车环节,旅客须按购票信息显示的车厢号和座位号就坐。遇列车工作人员查验车票时,旅客应出示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旅客如需退票、改签,使用电子支付方式购票且未领取报销凭证的,可直接在铁路12306网站办理;如已领取报销凭证或使用现金购买电子客票,也可先行在网上办理退票,于180天内到任一车站完成退款等相关手续,一并交回报销凭证。

旅客如需报销凭证,可于开车前或乘车日期之日起30日内,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售票窗口(含自动售取票机、代售点窗口)打印;超过30日的,旅客可联系铁路12306客服中心办理。为了更加方便办理行程变更手续,铁路部门建议购买电子客票的旅客尽量使用电子支付,如需报销,尽量在行程结束后领取报销凭证。

铁路部门提示,有关电子客票实施的详细信息,旅客朋友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相关车站公告查询。铁路部门欢迎旅客多提建设性意见建议,将不断改善电子客票使用体验,努力为广大旅客创造更加便捷美好的旅行生活。

(原题为《“一证通行”真方便!全国1300个普速铁路车站6月20日起实施电子客票》)

    责任编辑:姚俊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