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未感受过自己被好好爱着” | 你有“被爱”的能力吗?

2020-06-18 07: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Jojo

编辑 / KY主创们

前几天,我们收到一份留言:

“KY君,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我好像是一个感觉不到被爱的人。

我男朋友觉得他很爱我,我朋友们也都说他对我很好,但我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感受到、或者说相信这件事。我不停地想要他‘证明自己的爱’、对他的态度也很冷淡,因为我总是觉得他明天有可能就不再爱我了,对我不好了。

我知道我男朋友对我很失望,我每每看到那些恩恩爱爱的情侣,内心其实也是羡慕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无法感受到被爱,也无法相信被爱。我这算不算是一种心理上的残疾啊?”

今天的文章,献给和这位粉丝一样,明明身边有爱、却感受不到的人。

01.

哪些人明明身边有爱,

但就是感受不到“被爱”?

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感受到爱,本身是一种“爱的共情”。我们通过对方的表现,唤起自身关于爱人的记忆和感受,从而感受到自己是被对方爱着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好好地爱过人,ta就难以感受到身边围绕的爱意。

在后文中,我们会更加详细地谈到“爱的共情”。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被爱的能力和人格的关系。哪些人格特质会妨碍人们感受到“被爱”呢?

1. 自恋人格倾向较强的人(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自恋的人格倾向会阻碍人们感受到被爱。

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关系中的关注点,始终在于对方能否增加他们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因此,ta们在关系中一直在计算自己的得失。当一个人处在这样自我关注和利益导向的心理状态中时,ta没有能力感受、共情到对方真实、深刻的爱。

也是因此,自恋程度较高的人往往很难建立起深层且稳定的关系。Ta们可能经常陷入对不同对象的“痴迷”中(特别是当与对方在一起令ta“面上有光”时),又很快会因为觉得对方光环消失而感到失去激情,“没感觉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ta们往往会被伴侣的成就吸引,却在倾听对方分享获得成就的艰难过程时感到无聊。

2. 被害人格倾向较强的人(paranoid personality)

有时,人们感受不到被爱,是因为自身有着“担心被害”的倾向。

因为总是害怕对方会伤害自己,ta们时刻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是否在哪一点上亏待了自己,甚至背叛了自己。在这种过度恐惧、想要自保的心理状态下,ta们无法感受和接受到对方真实的好意。

在那些伴侣表达爱意的时刻,ta们所面对的却是一个被自己的“投射滤镜”扭曲了的现实。

比如:当收到了来自对方的惊喜礼物时,ta想到的不是“ta为我准备惊喜,好体贴”、或是“ta看到可爱的东西会想到我,我好幸福”,而是“ta怎么突然送礼物?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你感受不到被爱,本质是因为你不具备爱人的能力。

在爱这件事上,我们都是以己度人的。

当我们自身不具备爱人的能力时,我们无法以持续的、稳定的、深层的、真实的状态去爱他人。这是因为,此时,我们无法“通过共情想象出”对方真实的状态,因而也就无法感受到被爱。

举例来说,如果你从未为了成全伴侣而做出过妥协,那么,在伴侣因为爱你而委屈自己时,你也只会觉得“这根本没什么”,而无法体会到对方这一举动中所表达出的爱意——你察觉不到ta忐忑不安的心情、感受不到ta做出决定的挣扎、也意识不到ta为了爱你而做出的所有努力。

而事实上,没有人会觉得爱很简单,也没有人天生就是会爱人的。从某种程度来说,面对爱时,我们都会感到手足无措。

这是一种通过共情到对方爱意、来感受自己被爱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爱的共情”。

(面对他人的爱意,你是擅长感受还是手足无措?看看下面的【今日测试】为你解答。)

02.

为什么有些人缺乏“爱的共情”?

心理学家Winnicott认为,当一个人自己没有拥有过某种感受时,ta也没办法接收到来自他人的相应的感受。就像关于爱的“接收开关”没有被打开,此时,无论身边有多少爱意环绕着,ta都缺少一种情绪上的真实感,而没有办法真切地感到“被爱”。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人看似在关系中是不易被打动的“高手赢家”,但事实上,ta内心深处是痛苦的,因为ta总会沉浸在一种“身边没有人爱我”的情绪中。就像一位哮喘病人,即使身边充满了空气,也依然感到无法呼吸。

*为什么我缺少“爱的能力”?

Winnicott提供了一种看似悖论的解释:要想获得爱的能力,需要先学会“客观的厌恶(恨)”。

“客观的厌恶”,指的是那些来源可被理解、表达方式合理的厌恶。

婴儿时期,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母亲造成很多伤害,比如:怀孕及生产时身体受损、私人生活受到限制等。这些时候,母亲也会对(令自己受到伤害的)小孩产生相应的厌恶。

当一位母亲难以调节自身情绪,她就可能在一些不恰当的时刻、以“不客观”的方式对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厌恶。

比如说,冷嘲热讽地嘱咐孩子(“你走到哪都只有被人欺负的份,还不好好注意安全?”);或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逼ta做不喜欢的事情(“听说这种菜对身体好,不喜欢也必须吃”)。

这些时候,她无法意识到,自己“以爱为名”,却已经在表达内心的厌恶了。

而一位“足够好”的母亲,则可以在被这份“厌恶”影响的时刻,不去“付诸行动(act out)”。她能够忍耐住冲动,将心中的厌恶变得“客观”,比如:在孩子做错事时,再告诫ta这种行为不被接受(“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不喜欢你这么说。”)。

*为什么说没有被客观地厌恶过,会令我们无法感受到被爱?

当母亲无法处理自身情绪时,孩子所感受到的爱,总是包含着厌恶所带来的攻击与伤害。或者说,ta感受到的,是一团团爱恨交杂的、四处发散的“爱”。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对爱与被爱都产生恐惧——既不敢放松地体会身边的爱,也没有机会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成年以后,ta依然对爱这种情感感到困惑。

而一位能够提供“客观厌恶”的母亲,则能够令孩子在被讨厌时也感到安全。Ta能够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厌恶是合理的,它可以被预测、也可以被理解——

“我作出某种行为时,母亲会厌恶我,但其它时候,她仍是爱我的。”也是因此,ta能够产生一种安全感——“只要我不这样做,我就不会被讨厌/母亲的讨厌只针对我的某个行为,而不会蔓延到其它领域。”

更重要的是,在被客观厌恶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初步习得“母亲和我是两个人,并不总是一样的”这一事实。

以此为基础,ta们开始建立起独立个体的身份,并获得了发展出完整情感能力的先决条件。成长的过程中,ta们逐渐学会:这样的感受叫作厌恶,而相对应的,另一些感受则叫作喜欢。

可以说,通过学习和感受什么是厌恶/恨,ta们学会了什么是喜欢/爱。

在成年后,这些孩子敢于接受厌恶,也敢于接受喜爱。Ta们像是装备了一个功能良好的“爱的开关”,能够对自己所收到的爱抱有真实感和信任感。在过程中,ta们也学会以一种更成熟、互惠的方式去爱别人。

简而言之,养育者自身的情绪处理能力不够好,就可能导致长大后我们对“被爱”感到惶恐不安。

03.

成年以后,如何培养自己“被爱”的能力?

所幸,即使小时候没有获得过“客观的厌恶”,在长大成年以后,我们依然能够培养起“被爱”的能力。正如前面所讲,爱与被爱,本身就是同一种能力的正反两面。想获得“被爱”的能力,我们就要培养出自己“爱”的能力。

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努力:

1. 制造对伴侣的真实兴趣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伴侣抱有一种不够真实(genuine)的兴趣。

什么意思呢?在把对方当作“伴侣”来看待时,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范式的相处模式——我们默认自己已经充分地知道ta是哪种人,然后,就按照心中的这个形象与对方相处。此时,伴侣更像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这种僵化的状态下,我们不再对对方感到好奇、也不愿意再花心思去探索对方。

这些时候,我们会出于自身兴趣而行动。比如说:有些人会赠送价值昂贵、对方却不感兴趣的礼物给伴侣。即使ta们是真诚地想要表达爱意,对方也无法感同身受。Ta们陷入了一种形式化的爱——只能以自己认定的、或是社会规范的形式来表达爱意,而忽视对方真正的喜好和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可能在生活中碰到一些人——我们也知道ta对自己很好,但就是感觉哪里不对。这同样是因为,对方对我们的兴趣不够真实,因此,ta所给予的好,也是不够“真实”的。

而分析学家Kernberg认为,“爱的能力”中核心的一部分,是对所爱之人产生真实的兴趣。这意味着:对于对方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个人经历、理想目标等方面都要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并能够以此丰富自己的生命经验。

Ta今天做了些什么?心情如何?Ta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梦想生活是一副什么图景?那些难熬的时刻,ta都是怎样度过的?只有当我们对对方抱有真实的兴趣,我们才可能以对方需要的、并能够深化双方感情的方式表达爱意。

因此,你可以尝试与伴侣沟通,每周抽出半个小时作为聊天专用时间。你要试着放下自己的需求,好好地探索面前这个人。在过程中,你会逐渐增加对于伴侣和这段关系的真实认知。不仅如此,你还很可能因为你们之间的联结而自然产生一种深层的感恩心(gratitude),使感情变得更加牢固而持久。

2. 提升对于负面反馈的忍耐力

对于那些童年时期没有被好好爱护过的人们来说,ta们很难意识到、或者说接受的一件事,是厌恶本身是亲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Ta们难以理解,伴侣讨厌ta的某些行为,并不代表着伴侣在其它时候不爱ta了。

而越是拒绝感受“被讨厌”,我们就越无法拥有被客观厌恶的重要体验。只有当我们确认了对方具有客观去厌恶的能力,我们才可能从内心相信,对方给予的爱也是真实而可靠的。

因此,长大以后,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将成长过程中那些爱恨交杂、四处发散、令人困惑的情感抽丝剥缕,重新理解为清晰而可靠的情感。也就是说,我们要重新经历这个过程,培养起自己分辨情感的能力、并练习接受“喜爱与厌恶可能出自同一人”这一事实。

对负面感受的探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你们要一起去探索,这些负面反馈是从何而来?“我”感受到了哪些情绪?“我”为什么产生这些情绪?只有当这些负面的反馈被识别、被理解,它们才有机会变成“客观的厌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忍耐负面反馈的能力是极为必要的,它是探索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忍耐力。

在下一次收到伴侣的负面反馈时,先提醒自己不要立刻反击。你可以试着通过box breathing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平息焦虑和怒火。操作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在吸气时数4秒,憋气4秒,接着呼气时也数4秒,再憋气4秒,并重复这一过程就可以了。

你也可以与伴侣沟通自己面临的困境,邀请ta一起帮助你理解、确认,虽然ta对你的某个行为不满,但ta依然很爱你。

随着你积累起类似经历、对负面反馈的忍耐力增强,你有更多机会去感受“被讨厌”。而只有当你体验了它,你才会发现,它其实并没那么可怕。此时,你才能够逐渐相信身边一直存在的爱意,打开心中那个“爱的开关”。

Someone to care, someone to share, lonely hours and moments of despair,

To be loved, to be loved,

Oh what a feeling to be loved.

Some wish to be a king or a queen, some wish for fortune and fame,

But to be, truly, truly, truly loved is

More than all of these things.

Oh what a feeling to be loved.

——Jackie Wilson (To be loved)

愿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持久、深刻、而真实的爱与联结。

References:

Kernberg, O. F.(2011). Limitations to the capacity to lov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92(6), 1501-1515.

Winnicott, D. W.(1947). 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 London: Tavistock.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