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瓦尔代之辩|不要在“摇摇欲坠世界”中丧失理智(下)

卢基扬诺夫 巴拉巴诺夫 博尔达切夫 利索沃里克 舒申索夫 季莫菲耶夫
2020-06-17 13:37
外交学人 >
字号

【编者按】

2020年,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发布题为《不要在“摇摇欲坠世界”中丧失理智》(《Не одичать в “осыпающемся мире”》)的报告。“摇摇欲坠世界”出自“瓦尔代”两年前发布的题为《摇摇欲坠世界中的生活》的报告。在今年的报告中,作者指出,两年前报告中提出的“国际制度危机导致无政府状态加剧——每个国家都将依靠自己去解决生存问题”的判断,正被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所印证。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世界已积累的大量问题的催化剂,但世界果真“摇摇欲坠”了吗?人类将退回到不是由理性而是由本能所主导的激烈斗争?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外交学人”与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合作推出“瓦尔代之辩”系列,刊出报告全文及系列专家深度评论。此次刊出的是瓦尔代2020年度报告的下篇。

【报告全文】

四、安全网

时下,新冠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大肆传播,我们暂且很难描述这一超乎寻常的局面会给经济造成哪些影响与后果。普遍的共识是:这些影响与后果将是巨变的。这场疫情的特殊性在于:它使全球的主要经济活动被迫停滞。如果说史上那些重大危机与灾难给经济造成的是环环相扣的连锁式影响的话,那么这场疫情则令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在一瞬间轰然摇摇欲坠。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重组。问题不仅仅在于以中美为代表的最大主体之间经济矛盾的尖锐化已然不可避免。疫情所带来的风险层出不穷,全球与地区的增值链也随之在发生着变化。

疫情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因贸易保护主义而付出的代价也越发突显。疫情期间,药品和医疗设备在贸易壁垒的掣肘下更加显得至关重要。在这场灾难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不但没有叫停相关的制裁与限制措施,美国甚至还叫嚣要采取进一步的制裁与保护主义措施。事态如此发展,这同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内的世界主流经济学家的期许背道而驰;这些主流经济学家期盼各国能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思想与精神上达到高度统一,从而让发展“人力资本”成为疫后世界经济的重心。

当然,事态如此发展,也是我们所始料未及的。然而,我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报告与简报中曾再三预警过各国在贸易领域冲突激化以及全球多边协同机制弱化的风险。新冠疫情传播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给多边机制与国际协作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与震荡,割裂了国家与地区间的交通往来和经贸联系。

我们在一系列报告中论述了加强现有多边协同机制和创建全新多边协同机制的必要性问题。尤其是在去年,“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提出所谓的“安全网”理念[注3],亦即在危机来临之前未雨绸缪地构建国家间去风险化措施的协调预防机制,这里首先指的是超前构建世界最主要经济体政府财政支持性激励措施的协调体系。2020年这场空前疫灾恰恰强调了构建这种协调体系的重要性。假如运用这种提前部署好的模式来应对疫情,那么必定会更加有效地稳定市场预期,进而维持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全球经济在今天所呈现的这副局面是各国政府仓促采取应对措施的结果,这些不成体系的零散措施无法有效扶持和提振市场。在今年3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与会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讨论各项议题,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在相互劝诫:在实施本国经济自救措施的过程中尽可能不损害到他国的利益。仅此而已。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只会愈加恶化。世界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急需一种建立在明确规则之上的透明且有效的机制,用以在经济急剧下滑时兑现经济增长的激励与协调政策,摒弃少数几大经济体匆忙制定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无效救市机制。

与此同时,我们去年还曾提出:“仅在本国内部落实政府财政支持性激励与协调举措,这将极大地制约本可用于全球范围内激励经济的资源。因而,预先构建能够保障全球金融安全体系协同去风险化的应对机制迫在眉睫,这一机制也应当能够动用各方面储备与资源来刺激全球经济、保障其增速”[注4]。

我们还谈到[注5]:引入地区开发银行和一体化联合体等区域性机构的力量,可以极大提高财政支持性激励协同举措的实施效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已提出的抵御经济危机举措的框架下,特别指出与区域性金融机构企业协同行动的重要性。我们也曾强调过[注6]同欧盟、东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性一体化机构协同实施去风险化措施的必要性。以某个特定地区为导向的机构,更易关注到该地区范围内的经济走向及其发展态势——这些机构在各相关地区的经济政策国家间协调方面颇富经验。

除此之外,充分调动区域性协同合作机制也同等重要;这些区域性协同合作机制都是在地区一体化协议以及具备地区开发银行融资能力的开发机构的框架下应运而生的。不言而喻,在当前世界各国全面封锁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间组织的资源与能力都会大打折扣。然而,世界各国终将逐步解禁开放,到那时,区域性机构必将在稳定局势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邻国间彼此关联着的不仅是瞬息万变的市场,更要一起面对共同存在的问题,携手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各国更加明智的选择。

我们在2019年曾经这样认为:依靠区域主体的加入,建立去风险化应对机制完全可以成为更大范围内搭建全新全球经济体系倡议的一部分。为此,我们提出要在二十国集团发挥协调作用的条件下建立崭新的区域一体化协议与机构合作方式。这种崭新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区域二十国集团”(R20),它联合并团结着由二十国集团国家[注7]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地区一体化联盟与机构。只有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才能在纵向增进与全球多边组织合作的同时,横向地协调各区域性机构的行为与活动。例如,区域性金融机制完全可以密切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区域性开发银行可同世界银行紧密协作,而区域性一体化联盟则可加紧与世贸组织的合作等等。

我们可以初步认定:在世界经济的疫后新常态下,地理分布与距离因素在各国对外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将会降低,而数字技术与远程交流的应用范围无疑将大为扩展。倘若不消除网络安全、瘟疫流行和人为灾害等全球性威胁,并进而将世界经济提升至富有成效的全新水平,那么国际管理与施政体系的变革也就无从谈起。最好是能采取必要措施,来巩固并加强世界卫生组织或国际移民组织等这类全球性机构的工作效力。

建立更加平衡且包容的世界经济体系,应是当前经济颓势带给我们的最主要的经验教训。这一体系应当囊括各方预先商定的去风险化协同举措实施机制,也应当能够充分调动并利用其同区域性集团与开发机构合作的巨大潜力。

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当这场席卷全球的瘟疫逐渐消退后,世界经济局势的发展将令所有人猝不及防——此前值得人们去探讨的那些议题全都会失去其现实意义,而此前人们商定的任何一项举措也都无法应对疫后问题大规模显现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五、特殊责任与道德律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血腥的战争。二战的爆发是多重因素与条件推进演变的必然结果,但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上半段发生的那场经济危机则是二战爆发最主要的一根导火索,我们把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危机称作“大萧条”。如今我们时常会看到:人们在评述经济预期时,总把即将显现的疫后经济形势与“大萧条”这一概念相提并论——到处充斥着极为悲观消极的预测。任何历史事件的重演都有其先决条件,绝不存在偶然历史图景的再现。即便如此,诡谲多变的时局中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资源正在急剧缩减,资源在未来将会掌控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手中并受其支配。

经历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自由主义盛行的全球化时代,人们对产能过剩这一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认为这是经济的常态。的确,当今世界的资源分配实际上并不均衡;然而从整体上来看,资源总量足够丰沛,尽管人们获得资源的规则与办法各不相同,但在急需时总能享受到资源。积欠债务已成为各国极其普遍的做法——由于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循环流通且并不囿于某种特定的生产潜力,所以各国重筹资本和资金再融通的能力极大提升。

当然,并非任何一国都拥有足够强大的政治威力并能利用政治手段来填补任意大小的财政亏空。然而,即便是那些经历过财政破产的国家,通常也未能在破产之后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经济行为的性质,继续我行我素地积欠债务。全世界位列“第一梯队”的国家,能够利用政治手段毫不费力地高筑起财政金字塔,不断吸纳新的盟友,为自己这座金字塔注入资源。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对自身永久吸纳资源的能力也深信不疑,尽管它们并不确定,这个“永久”会有多久!

无论世界经济在疫后会朝哪个方向演进,资源过剩的时代终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幅图景:各国用于自身发展的资源陷入紧缺,竞相争夺资源在所难免。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社会经济方面愈加严苛的挑战与威胁,人类社会缺乏哪怕是维护最基本的正义与公平的保障机制,缺少公认的国际准则与规则体系——在此条件下,各类风险在人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将快速叠加。一旦事态朝着最为不利的方向发展,那么以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为核心的“国际政治达尔文主义”必将回归,这一在史上反复得以验证的国际关系理论将再次在现实中获得印证。

75年前,距今最近的那场世界大战终于偃旗息鼓。决不允许二战规模的灾难再次上演——从二战的硝烟散去后直至今日,这一直都是国际政治的律令与信条。人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得益于1945年在几大战胜国倡导下构建起的各国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这一体系顾及到如何在国际事务主要参与国之间均衡分配力量这项重要因素。

二战结束后,各方在20世纪前半段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世界秩序,其基本要素在冷战结束后沿用至今。现如今,我们正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规则体系摇摇欲坠。尽管如此,世界各国依然紧密关联,全球局势急剧恶化,资源陷入紧缺困境——面对这些挑战,各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遵守国际安全准则,不去碰触彼此的底线。无论国际关系体系如何发展,“力量对比”与“意识形态对峙”始终应是其基本范畴的内容,这两点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因此而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专门利用力量优势、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别国——这种行为是绝不可取的。美国及其盟友一而再、再而三地企图在冷战后建立单极世界,却屡试屡败——这一事实再好不过地证明了上述行为的荒谬性。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令人们对未来忧心忡忡,却也让我们由此而探讨全球道德责任的新形态问题——应如何在脱离国家特权和大国间力量对峙的前提下构建全球道德责任的新形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资源僧多粥少,各国在争夺资源时又在客观上存在力量对比,我们务必要减少因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各种威胁;与此同时,还应在国际政治中杜绝那些强国与弱国均无法接受的局面出现。

我们拿这场疫情来比对历史上的黑死病,以点及面地考察上述问题。与14世纪中叶“黑死病”时期迥然不同,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建立应对全球流行病与自然灾害的统一战线。就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当下,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积极推进大量工作以建立最广泛的抗疫战线,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但面对无比强大的新冠病毒,世卫组织所能提供的资源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世卫组织针对2020年至2021年的计划预算规模仅为48.404亿美元,而自从美国拒绝向该组织缴纳会费后,其计划预算规模还将在此基础上明显缩减。

世卫组织是国际医疗信息的中心,同时也是国际医疗社群的主心骨,其地位不可动摇;但即便如此,世卫组织依旧缺少能在各地坚决且积极有效地贯彻必要政策的方法与手段。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力求让各国达成一致,将切实有效的权力转交给世卫组织或在其基础上建立的其他组织,共同抗击新冠病毒这类全球性疫情以及比其更加恶劣的多种疾病。世界性的全球流行病预防机构能够保障每一个人享受到医疗救助,尽管只能在医疗领域实现公平公正,但医疗救助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的迫切问题。世界性的全球流行病预防机构所建立起的这种全球道德机制,可以维护并巩固联合国构建的全球力量制衡机制。

新冠疫灾消逝之后,世界将呈现冲突加剧、暗流涌动的新局面。今年秋季,多国首脑计划将在美国纽约聚首,共同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庆典,重温联合国为维护地球和平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衷心期盼届时疫情消退,各国首脑皆能成行)。届时,在各项隆重的周年庆典活动的框架下,还将举办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领导人的会晤活动。举办此次最高级别首脑峰会的倡议由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并立即得到英国、中国、美国和法国元首的大力支持。

回溯75年前,来自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的代表正式向世人宣告:将始终不渝地维护世界和平,让世界大战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类永远摆脱战争的困扰。昔时今日,此时此刻,在潜藏的冲突急剧升级的大背景下,防止世界大战再次发生——这一任务的紧迫性丝毫没有减弱;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与疫病所带来的威胁。

过去几十年来,世界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尽管联合国的各项活动与工作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瑕疵,而且联合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其作为协调国际关系的世界性组织,依然有能力完成自身的主要使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联合国能够经受住冷战后时期极其严酷的考验绝非偶然。当和平的梦想即将化为泡影时,行之有效的抉择将荡然无存,人们甚至连选择的余地也不会有。所以,我们目前要做的选择很简单:要么选择联合国这一制度,它过去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维持和平,而且无论如何,它也是目前国际关系中最高程度的合作形式;要么退回到不是由理性而是由本能所主导的激烈斗争中。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就享有特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全世界负有特殊责任,这可以使得第二种场景不会变为现实。

(全文完)

注释:

[注3] Лисоволик Я. Регионализм в глобальном управлении: новыеподходы. Доклад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Июнь 2019. URL: https://ru.valdaiclub.com/a/reports/regionalizm-globalizatsiya/

[注4] Anton Bespalov, Andrei Bystritskiy, YaroslavLissovolik. Regional Trade Blocs as Supporting Structures in Global Governance,2019. G20 Insights. URL: https://www.g20-insights.org/policy_briefs/regional-trade-blocksas-supporting-structures-in-global-governance/

[注5]Ibid.

[注6]Ibid.

[注7] Лисоволик Я. Регионализм в глобальном управлении: новыеподходы. Доклад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Июнь 2019. URL: https://ru.valdaiclub.com/a/reports/regionalizm-globalizatsiya/

本报告由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授权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翻译发表,首发于“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编辑时略有删节。报告全文将发表在《俄罗斯研究》杂志2020年第4期。作者:瓦尔代俱乐部学术主任卢基扬诺夫(Fyodor Lukyanov),瓦尔代俱乐部项目主任:巴拉巴诺夫(Oleg Barabanov)、博尔达切夫(Timofey Bordachev)、利索沃里克(Yaroslav Lisovolik)、舒申索夫(Andrey Sushentsov)、季莫菲耶夫(Ivan Timofeev)。翻译:曲文轶、万青松、张严峻、何勰。校对:万青松。

    责任编辑:朱郑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