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新的焦虑时代回望韦伯丨马克斯•韦伯逝世100周年纪念

2020-06-15 07: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100年前的今天,马克斯·韦伯逝世。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这位被誉为现代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德国著名学者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引起了广泛的学术争论。其对于现代社会根本特征的探索,对种种困局和迷思的突破尝试,在当下的新的焦虑时代里,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理解等各个方面冲突不断、旗帜众多的喧哗与骚动中,依然充分给予我们投身于日常生活之现实,探索、思考并践行有实质伦理内涵的生活之道的意义。

传记预告

最新传记:

《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中文版将于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工作室出版

年仅13岁,他就开始研读马基雅维利和路德的著作;29岁的时候,他已经当上了教授;他时而是满怀激情的民族主义者,时而似乎又作为社会的观光客过着美国式的人生:马克斯·韦伯(1864~1920)不仅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德国精神领域中最捉摸不定、最充满矛盾的伟大人物中的一位。

他患有那个时代典型的“神经病”,着了魔一样地工作,却几乎没有完成一部著作;就连他的代表作《经济与社会》(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也是在他去世后才出版的。作为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法学家的韦伯,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文章影响着全世界、好几代学者和政治家,但是哪些事物影响了他、又有什么激励着他呢?作为人的马克斯·韦伯至今也仍然是一个谜。

《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于2014年出版,作者于尔根·考伯是德国最著名的学术记者之一,努力地令人信服地对韦伯孜孜不倦、时常走向筋疲力尽边缘的人生作出阐释,同时也勾勒了现代社会第一个伟大阶段的令人着迷的时代图景。中文版将于今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工作室出版。

作者简介

于尔根·考伯(Jürgen Kaube),生于1962年,曾在比勒费尔德大学(Universität Bielefeld)攻读社会学专业,1999年起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编辑,从2008年起负责该报的社会科学版块,2012年成为副刊的副主编。同年,他被《媒体杂志》(Medium Magazin)授予科学领域年度记者奖。自2015年1月以来,尤尔根·考伯成为《法兰克福汇报》的联合出版人并获得路德维希 – 伯尔勒奖(Ludwig-Börne-Preis)。

传记关注点

在他的新书中,于尔根·考伯视韦伯为那个“英雄的现代”的代表人物,见证着身处时代的巨大变迁,记录着德国从农业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现代的发展,并试图用概念去把握它。多年来,研究者们纷纷与一位民族自由主义的韦伯跨时空开展政治论辩,或对这位患“神经病”的韦伯抱以同情;相较这种写作激情,考伯的这部传记则显得冷静而疏离,客观地审视韦伯平生的困扰和韦伯试图解答的问题。不管是写到韦伯探究资本主义源起的命题,还是他政治色彩浓厚的支配社会学,抑或写到他和玛丽安妮的婚姻及后来的性欲问题,考伯都力图保持一种外部视角,甚至将这段人生置于另一个社会学大家、传主的同乡晚辈尼克拉斯·卢曼的组织社会学和爱情社会学的视野里。

考伯敏感地捕捉到韦伯著作和人生中隐藏的种种矛盾。正是这位倾向于“暴饮暴食”并把自己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的韦伯在力证“禁欲主义”对历史的塑造力量。韦伯于1900年前后从罗马的档案馆的原始资料里孜孜不倦地研究着清教徒的生活方式,尽管他自己的生活无往不在悔恨、忏悔和渴望救赎之间的拉扯中,而活得更像是一个天主教徒。

考伯也不单纯将韦伯视为政治人物,而认为“民族主义是韦伯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的一种文人气质。”而从1914年韦伯关于战争的言论开始考伯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一种代价,即知识分子成了社会学的牺牲品,学术被降格成了一种职业立场,科学本身被看成一种对诸如解决“社会问题”所作的贡献。

尽管这部著作2014年时出版于传主诞生150周年之际,于尔根·考伯却没有拜倒在大师的脚下。考伯摒弃了后世惯于赋予韦伯的一切英雄主义的描述,而是像韦伯自己所信奉的“客观”和“清醒”的学术信条那样,客观而清醒地观察他的人生,这种祛魅也未尝不是一种优雅的做法。

目录

导 言 为什么马克斯•韦伯应当引起我们的兴趣

第一章 市民阶级家庭背景

第二章 童年和少年——一部家庭小说

第三章 柏林、自由主义和学术文化

第四章 在印第安人、极端基督徒和大兵中间——韦伯的大学时代

第五章 无限贸易公司和罗马地产交易市场——一位初露才华的学者

第六章 失意的港湾和激情的浪潮——马克斯•韦伯结婚成家

第七章 农业工人、股票投机商和“缺乏政治意识的小市民”

第八章 “世界上神经最紧张的人”——马克斯•韦伯的情感纠葛和精神崩溃

第九章 由禁欲主义走向世界主宰——罗马与新教主义论断的诞生

第十章 易洛魁人的国家、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裁缝和歌德情书的客观性

第十一章 既心灵相通又立场相反的人——佐姆巴特和西美尔

第十二章 有志者,成英雄——新教伦理

第十三章 越过大西洋的社会旅行家——马克斯•韦伯在美国

第十四章 绅士、罗特医生和种族问题

第十五章 世界级村庄和它的社交精神生活——海德堡的圈内人

第十六章 阿尔弗雷德、卡夫卡与国家机器

第十七章 天下人都在谈论性爱问题

第十八章 艾尔泽与生活乱七八糟的人

第十九章 音乐女神社会学、米娜和乐曲的小停顿

第二十章 一个情绪容易激动的人?——登台演讲、对簿公堂、学者争执

第二十一章 统治的时代、维恩-斯特凡修道院和作为军队组织的社会民主党

第二十二章 俄国、社会主义和有组织的社会

第二十三章 价值之神——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第二十四章 因为什么而死与为了什么而死——马克斯•韦伯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五章 世界观的大卖场——“以学术为业”

第二十六章 思想意识的大剧场——“以政治为业”

第二十七章 迟到的青年时代和血腥的假面舞会——马克斯•韦伯与苏维埃共和国

第二十八章 终结

经典人物是如何产生的?高尚的虚无主义者、他的影响和问题

注释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图片来源

新书试读

导 言

为什么马克斯•韦伯应当引起我们的兴趣

(摘自《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伊曼努尔•康德曾说,人是“两个世界的市民”。康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我们人是自由自在的,同时也是身不由己的。在一个世界中,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在另一个世界中,我们的行为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诸如:不同的社会条件、各种欲望和自然的天赋秉性等。不过,两种世界的市民也可以是历史意义上的。比方说,在人们作为青少年的那个世界,未来似乎是属于“市民阶级”的,而在人们作为成年人走进的那个世界,“市民阶级”所面临的是他们误认为的自我毁灭。倘若有人认为“市民阶级”是历史上的伟大事物,那么,他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强大和懦弱来描述它。此外,假如人们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那个社会自我定义为民族国家以及自认为是基督教文化,而且20年之后,这个民族国家所面对的各种社会力量对它无所顾忌,基督教文化也仅成了一种微弱的回忆,这时便产生了人们感觉自己是两个世界市民的又一种可能。或者,我们以某种私人的日常生活为例:某人结婚成家的那一刻,不是这桩婚姻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而是婚姻把业已存在的家庭继续传承下去。今天,我们或许会把这种情形称为“人为包办的婚姻”。夫妻的忠诚相守乃是天经地义;若是有人公然违反这一原则,那么她就会像艾菲•布利斯特(德国作家冯塔纳的同名小说中因婚外遇而命运坎坷的年轻女主人翁)和爱玛•包法利(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同名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小说刚发表时,因内容和描写敏感而被指责为淫秽之作)一样有要求载入文学史册的权利。于是,若干年后,这位在如此状况下结婚成家的人不仅走进了一个出轨行为随时可能发生以及某些人甚至将充分享受性爱的需求上升到宣言和纲领高度的世界,而且也走进了一个他将自己的婚姻继续维持下去或是使之破裂的世界。

Max_Weber_by_PingChoots(rampages.us)

身为法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马克斯•韦伯就是这样一个“两个世界的市民”。他生活在1864年至1920年间,是他那代人中知识最为渊博的学者,而且是新教主义、普鲁士和家境地位非同寻常的市民阶级精英中的翘楚。在他生命结束的时候,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已经时过境迁,沧桑巨变。而且,他还给后世留下了数量无比巨大的著作文献,特别是他未完成的手稿、数十篇科学论文、未发表的文章、公开的讲演以及写作计划等。很多人认为,他是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缔造者之一。但是,他在与他人共同创建了社会学学会之后,自己很快又退了出来。在许多人看来,“理性”、“价值中立”和“去魔法化的世界”等词语与他博古通今的科学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和声名显赫的政治思想家。他希望在民主制度的顶端出现一个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并且默默地企盼着在现代社会的夜晚“古老神明的复归”。这两种描述都符合韦伯本人的情况。他生活在民族国家和它的危机的时代,与此同时,他还生活在历史主义的学者群体、各种美学先锋派思潮、工业初创时代和政治极端主义的世界里。

马克斯•韦伯生于1864年。这一年,路德维希二世登基成为巴伐利亚国王;雅克•奥芬巴赫在巴黎上演了他的轻歌剧《美丽的海伦》;在卡尔•马克思的领导下,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美国的南北战争鏖战正酣,联盟国一方成功地进行了军事史上的第一次潜艇攻击;“消耗战”一词首度出现;儒勒•凡尔纳发表了他的《地心历险记》;教宗庇护九世在他的《忧虑之至》(Quanta Cura)通谕中,对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加以挞伐,并以《谬误纲要》(Syllabus Errorum)作为补充附件,将言论自由、泛神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和冷漠无情皆称为无端的谬论邪说;在日本,正在推行的明治维新想要重新恢复昔日的天皇制度,结束武士阶级的统治,并最终使日本西方化。

1920年马克斯•韦伯去世。这一年,《凡尔赛和约》开始生效;一个月后,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慕尼黑的王宫啤酒馆成立;在所谓的“卡普政变”中,民族主义保守派势力企图推翻柏林的帝国政府;罗伯特•维恩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影院上映;第一部由安德烈•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创作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在巴黎出版发行;最早的几家私人电台开始广播;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表了他的关于性欲和性压抑的论文《超越快乐原则》;新世纪第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比利时的安德卫普举行;皮特•蒙德里安首次采用他终生未放弃的几何形体派风格作画;葛丽泰•嘉宝刚刚涉足电影界;列宁发表了《赶上和超越资本主义》的演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3版)

〔德〕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著

〔美〕斯蒂芬·卡尔伯格(Stephen Kalberg) 英译

苏国勋 覃方明 赵立玮 秦明瑞 译

上述这些并非刻意列出的与马克斯•韦伯生平年代相关的事件,形象地展示了韦伯所生活时代的特点。这个时代无可争议的特点是:世界还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今天不仅将其称为“全球化”,而且还错误地认为,这些都是全新的事物。工业资本主义正经历它发展的高峰期,电报、没有风帆的蒸汽轮船和电的使用等技术发明扩展了人们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很快,地图上只剩下了南极和北极地区两个“空白点”。影响巨大的意识形态——自然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在形成,技术的乌托邦思想纷纷登场,同时代的人亲身经历了美利坚合众国和苏维埃政权的兴起。与群众民主、划分为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教会的世俗化一道,资本主义表现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一种翻天覆地的力量。与此同时,各种五花八门的社会实验方法和文人墨客的所谓“项目方略”也试图另辟蹊径,逃避世界。一些未知其名和各自为政的帮派势力推动社会变革的车轮不断前进,从而在许多人那里唤起了采用暴力手段重新驾驭历史的欲望。

在马克斯•韦伯出生和去世的这段时间里,德国——韦伯对德国社会做了大量的深入思考——对这些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化起到了特殊的作用。韦伯出生之时,大约3700万人生活在这块若干年后名曰德意志帝国的土地上,其中三分之二居住在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镇里,居住在10万人以下城市中的老百姓甚至不到200万。当他去世之时,德国尽管在世界大战中遭受了人口损失,并且被西班牙流感夺走了许多生命,以及东部和西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波兰和法国,但是人口却增加到了6200万。其中,有1500多万人生活在大城市,仅有三分之一生活在不足2000人的村镇中。1864年,若以美元计算,德国全国的工业产值是4.92亿美元(英国为11.2亿美元),到了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发表的1905年,德国工业产值达到了24.8亿美元(英国为28.5亿美元)。通过比较即可发现,这些年中德国的发展何其之快,并且后来居上,成了一马当先的工业革命国家。在韦伯出生之年,普鲁士20岁至24岁的年轻人上大学的比例是0.5%,在他去世之年,这个数字翻了四倍:1864年的大学生人数约为7000人,韦伯入学时,人数不到18000人,当他去世时,人数已达63000人。

除此之外,在1864年至1920年间,德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法律变革。以自由主义议员占多数的普鲁士议会从1859年起同国王的内阁发生了一场关于普鲁士宪法的冲突,双方中的哪一方拥有预算权和对军队的拨款权乃是争议的焦点。这场危机期间,1862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的奥托•冯•俾斯麦从此便将这项权力牢牢抓在手中;虽然普鲁士原本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但是,不少人都将俾斯麦看成那个年代真正的一国之君。在他的领导下,“北德意志邦联”于1867年建立,在巴登、巴伐利亚、黑森和符腾堡邦国加盟之后,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宣告成立。1900年,《民法典》颁布生效。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之后,德国的一些地方出现了苏维埃共和国,在柏林建立了议会民主制。第二年,国民议会的议员们在安静悠闲的小城魏玛通过了新宪法。

《宗教社会学》

为了弄懂这个沧桑巨变的时代,马克斯•韦伯的生平和著述有着解惑释疑的启发性意义,因为他几乎对所有这些事件和变化过程都做过分析研究。正如他参与过对德国工业化问题的探讨一样,他也参加过对俾斯麦所推行政策后果的论辩。韦伯就德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进行过广泛思考,并且从新教主义立场出发,积极致力于对“社会问题”的探究。他认真思考了股票交易所是否仅利于金融投机或是对现代货币经济亦有作用的问题,投身于普鲁士国家和天主教会之间的“文化斗争”之中(最后站到了新教主义一边)。对外,他要求德国奉行一种帝国主义的策略;对内,他则要求实行自由主义的政治。他不仅对社会主义的兴起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对俄国革命、“情爱主义运动”、争取妇女权利的斗争、人种理论和大众媒体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同时代的学者中,马克斯•韦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自己——我们必须这样说——以无比巨大的热忱和旺盛的精力对他所生活时代的那个社会进行分析阐述。在此期间,他全面了解研究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系列文化范畴。他出生在一个民族自由主义气氛浓厚的家庭,大学期间在各种学生社团里磨练自己。他不但是一个咄咄逼人的沙文主义者,而且对“典型的德国东西”既爱又恨。他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工作干劲一头扎进对各种资料的研究当中,撰写调查报告的工作量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他与那个时代的每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学术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均有交往过节。由于性欲问题的折磨和劳累过度,他患上了1900年前后属于那个时代通病的所有类型的“神经疾病”。而且,作为一名康复病人,他变成了一个长年累月在欧洲各地到处休养并且远涉重洋赴美国云游的旅行者。虽然他对“文学家”不屑一顾,但很早就开始关注那个时代的文坛先锋派,并与我行我素的文学艺术流派有着各种交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像许多人一样成了担起魏玛共和国未来希望的人物。他不仅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讨论,而且还参加了巴黎凡尔赛和约的谈判。

韦伯是他那个时代最名闻遐迩的德国社会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在身前只出版过两本著作和他的博士论文及教授资格论文的作者。他的主要著作《经济与社会》在他去世后才印刷出版(因此有人怀疑他并非将此书列为主要的著作计划)。几乎他谈论过的所有事物,都受到人们的赞赏或质疑:他的著作《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自问世以来在学者中引发的争论从未间断过。就勤奋工作、治学风格和爱做脚注而言,马克斯•韦伯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学者,并且是一个“愤怒的居民”——对他的同时代人一贯脾气火爆,吵架成癖,居高临下。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等

讲述马克斯•韦伯的生平和思想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因为,这里所述及的不单单是一个起伏跌宕、非同寻常的人物生平,而且,所论及的思想也是韦伯用来对那些依然缠绕着我们的问题做出回答的思想。“在现代,特别是在当前的最新时代中,似乎有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感觉以及一种无以摆脱的急迫感贯穿其间,像是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即将来临一般。” 这是韦伯的同事格奥尔格•西美尔于1900年正当他和韦伯所生活的两个时代交替之际所写的一句话。其时,很多人认为,19世纪最后三分之一世纪时的现状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了。回首观之,这种感觉不仅表现为一种沉闷压抑和可以得到解释的感觉,而且还表现为一种即将变为现实的预言:等待着西美尔及其同时代人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的两次毁灭。“英雄的现代”——海因茨•迪特•基特施泰纳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值此之时,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都认为,一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偏离了人间正道,误入了穷途末路。于是,他们摩拳擦掌,意欲通过英勇的抗争将其彻底改变。这正是西美尔所述及的人们这一感觉的非同寻常之处:当一个持续变革和不断更新的时代结束之时,在许多人那里产生的不是要去弄懂这个陌生时代的内心需求,而是怀抱着一种希望: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即某种可以揭示所有这些变革意义的伟大事物还未正式出现。

对此,马克斯•韦伯曾经在对威廉二世国王的政策进行评论时,将这种同样的感觉做了另外一番描述:“人们的感觉像是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里,对前方道岔的选择正确与否,心存疑虑,忐忑不安。” 谁若是坐在这样一列火车里,那么对他来说,前方道岔的选择和懂得择路而行的重要性就成了一个首要的任务。面对无法理解的历史进程,许多人在思想上意志消沉,心灰意冷。而正是在这个时代,韦伯不随波逐流,始终力图不放弃自己的思考:如何对社会生活进行描述,而不受某种意识形态或是轻率的时代诊断结论的左右?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再去重复韦伯对他所处时代的危机经验所做的那些回答。但是,倘若通过一部学术性的人物传记能够就一些关于韦伯的著述及其生平的问题,亦即关于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对社会进行描述的问题获得某些启发性的东西,那么,这部传记就算达到了它的目的。

延伸阅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3版)

〔德〕马克斯·韦伯 著

〔美〕斯蒂芬·卡尔伯格 英译

苏国勋 覃方明 赵立玮 秦明瑞 译

本书作者通过对大量经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是研究,而且包括本书的方法论都为当代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思路,并开辟了多线研究途径。有三点原因值得人们去阅读这一经典:第一,探讨了西方有关现代资本主义起源以及遗产的持续争论。第二,帮助读者很好的理解今日世界经济,尤其是俄罗斯、东欧、亚洲和南美的发展。第三,深入探索了影响当代美国以及欧洲工作生活和工厂场所的文化动力。

学术资讯

由欧洲大学学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举办的马克斯·韦伯项目第14届学术研讨大会“焦虑的时代?”(A Time for Anxiety? 14th Max Weber Fellows’ June Conference)将于6月18日至19日线上举行。

信息来源:议题详情和报名方式可见https://www.eui.eu/ProgrammesAndFellowships/MaxWeberProgramme/Conferences/June-Conference-2020

原标题:《在新的焦虑时代回望韦伯丨马克斯•韦伯逝世100周年纪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